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纤维-PTFE板橡胶组合隔震支座水平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06:41

  本文关键词:纤维-PTFE板橡胶组合隔震支座水平性能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纤维-PTFE板橡胶组合隔震支座 试验 滞回曲线 水平刚度 阻尼比


【摘要】:纤维-PTFE板橡胶组合隔震支座是用纤维布或PTFE板作为加强层来束缚橡胶层的横向变形的,由于加强层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将引起支座力学性能的变化。为研究支座的水平力学性能,设计4组隔震支座进行水平剪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复加载过程中,支座的力学性能稳定,各支座的水平刚度受加强层影响不大,各支座等效阻尼比随着纤维布层数的增多而增加;特别是在较大剪切变形下,纤维-PTFE板橡胶组合隔震支座具有较大的等效阻尼比,表现出良好的耗能性能。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纤维-PTFE板橡胶组合隔震支座 试验 滞回曲线 水平刚度 阻尼比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J08B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8428)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Z121106002512059)
【分类号】:TU352.12
【正文快照】: 引言隔震技术是指利用设置在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的隔震装置来吸收地震能量,延长振动周期,降低上部结构地震反应[1]。目前,隔震技术应用日趋广泛,常见的一种隔震装置是叠层钢板橡胶支座,但它自重大,造价高,一般多用于会议大厦、医院等大型重要建筑,而村镇房屋一般以中低层居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襄云;周福霖;曹京源;金建敏;冼巧玲;;纤维橡胶隔震结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及仿真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长根;日本建筑结构耗能减震研究和应用的若干新进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2 吴勇;张玲;;使用PKPM软件对框架结构隔震支座以上部分的设计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3 王继红;唐兴荣;;隔震器研究及应用的现状与发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徐忠根,谢军龙,周福霖;多层建筑隔震改造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3期

5 祁皑;层间隔震技术评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6期

6 程华群;刘伟庆;王曙光;;高层隔震建筑设计中隔震支座受拉问题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4期

7 张超;房贞政;;独塔自锚式悬索桥纵向设置黏滞阻尼器参数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2期

8 王铁成;徐明贵;严昕;李冰;李向真;;平扭耦联隔震体系隔震支座阻尼分布影响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1期

9 曹琮;曹枚根;张雪松;靳永勤;;330kV临江变电站主控楼的隔震设计与应用[J];电力建设;2011年04期

10 孙传智;乔燕;刘其新;;基础隔震在高烈度地区的应用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苗峰;石磊;郭子华;;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纵向隔震研究[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2 刘慧军;李慧民;薛武平;谭菲雪;钟兴润;谭啸;;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抗震隔震能力分析[A];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2009年

3 江胜华;侯建国;何英明;姚运生;;纤维橡胶支座的力学性能研究[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4 吴垠龙;;映秀幼儿园基础隔震结构设计[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5 韩家军;杨华;任思泽;佟建国;;隔震技术在高烈度地区应用技术经济分析[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亚亚;SMA半主动隔震支座的研制及其减震效果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王迪;应用SMA复合支座的层间隔震结构体系及其地震响应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魏锟;一种新型橡胶支座的力学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疏伟;新型摩擦滑移隔震支座的设计、优化及其体系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5 李黎;村镇住宅叠层橡胶支座基础隔震标准化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董启暖;El-Centro地震波作用下的金属滑移隔震支座系统减震性能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7 汪质文;金属隔震支座抗倾覆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魏民;隔震结构中阻尼对隔震效果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1年

9 吴邦照;基础隔震结构的性能分析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黄小健;层间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健;周云;;摩擦摆隔震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回顾与前瞻(Ⅰ)——摩擦摆隔震支座的类型与性能[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0年03期

2 范雁;张季超;许勇;;广东科学中心E区隔震支座监测预警指标研究与应用[J];工程力学;2010年S1期

3 张季超;李霆;李宏胜;陈大宾;李鹏程;;新型大直径隔震支座性能检测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0年08期

4 王可怡;陈大宾;郭曼丽;范雁;;隔震支座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变形与服役监测[J];建筑结构;2010年08期

5 邓雪松;龚健;周云;;双凹摩擦摆隔震支座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6 龚健;邓雪松;周云;;摩擦摆隔震支座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7 邓雪松;龚健;周云;;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年01期

8 王可怡;姬蕾;范雁;陈大宾;;广东科学中心隔震支座施工变形及健康监测[J];施工技术;2011年14期

9 贾国华;乔晓娟;;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力学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1期

10 吴海恩;;浅谈建筑隔震支座施工质量控制[J];建筑;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雁;张季超;许勇;;广东科学中心E区隔震支座监测预警指标研究与应用[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2 杜永峰;朱前坤;李慧;;微分求积法在隔震支座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3 党育;杜永峰;李慧;;隔震支座连接处的设计[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4年

4 隋杰英;刘文锋;张扬扬;;一种新型滚轴隔震支座研究[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5 刘军生;商钰;司春灿;刘文琪;;隔震支座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项目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维玉;赵拓;李鹏飞;;桩顶设置隔震支座数值仿真分析[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3年

7 蔡炎城;薛素铎;李雄彦;;复合隔震支座在网壳结构隔震控制中的应用研究[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卜龙瑰;黄嘉;朱忠义;牟在根;;隔震支座参数的选取对隔震设计的影响[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聂肃非;李黎;;桥梁隔震支座水平屈服力相关性试验研究[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10 邹宏德;蓝宗建;;设置FPS隔震支座的巨型框架减振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陶信山;七部委办公大楼落成[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世树;三维基础隔震系统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涣玺;大跨结构三维复合隔震支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彭和平;设置抗拔型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3 李鹏飞;桩顶设置隔震支座模型试验设计及数值仿真[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2年

4 郭风建;纤维—聚四氟乙烯板橡胶组合隔震支座力学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5 汪质文;金属隔震支座抗倾覆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吕志勇;不同隔震支座的隔震效应分析对比[D];安徽建筑大学;2013年

7 邱远华;金属滑移隔震支座在多层框架结构中的减震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罗锋;金属滑移隔震支座结构的减震性能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9 疏伟;新型摩擦滑移隔震支座的设计、优化及其体系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10 张家云;三维复合隔震支座及其在网壳结构中的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92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92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7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