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异用行为分析与精细化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9 05:13
本文关键词: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异用行为分析与精细化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精细化城市设计 异用行为 城市轨道交通 站点影响域
【摘要】:我国的城市发展模式正经历着巨大转型——由快速“版图扩张”逐步向强调内涵的“存量优化”方向转变。在这一新常态下,密切关注城市空间尤其是城市已建成空间中不断涌现的新要素、新动态,进行合理挖掘潜能、并优化完善,已成为城市迈向更高品质,实现更优职能的重要且必由的发展路径。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运量大、时间准、速度快的公共交通方式,正在国内多个城市大力发展,其站点在植入原有城市空间后,引发一系列新行为、新现象,也形成了这一城市空间特有的“行为-空间”匹配关系。但是,在部分轨交站点城市空间这些新行为(综合接驳行为)缺乏必要的空间支持,行为质量不高。而且不可避免的影响原有行为,产生一系列更为复杂的使用现象。因此,对这一类空间中的“行为-空间”匹配关系研究至关重要。首先从精细化城市设计的视角,以步行距离为标准定义出一类特殊的城市空间——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影响域内综合接驳行为的一种特殊状态——“异用”,即行为与空间不匹配。研究相关异用行为的发生机制和时空规律。最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基于影响域“行为-空间”匹配的精细化城市设计策略体系。并利用设计策略对轨道交通牛角沱站点影响域进行示例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1)“背景研究”。现今的城市空间日趋复杂、多元,城市设计走向精细化成为必然。“行为-空间/时间”的匹配研究,是精细化城市设计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作为一种典型的复杂城市空间,其行为类型多、关联强、影响大。因此,对其进行“行为-空间/时间”相关研究,优化空间、调整行为是有相当必要的。(2)“基础研究”。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内的行为基于“行为-空间/时间”匹配与否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异用行为”与“非异用行为”。由于轨道交通站点的植入性,异用行为在影响域空间中发生频率较其他城市空间较高。结合相关文献,对站点影响域行为需求、空间要素与时间要素进行梳理,并在不同层级上,进行关联匹配。(3)“现象研究”。经过对重庆轨道交通线网数十个站点预调研,得出影响域内发生频率较高的异用行为类型。并对其中三个代表性站点的异用行为深入调研分析,得出影响域内异用行为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分布的一般性规律,为精细化城市设计策略的提供依据。(4)“策略研究”。建立多层级的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策略体系。宏观层级上,通过调整系统要素来引导群体性行为,“自上而下”的控制“行为-空间”匹配关系。微观层级上,通过异用行为发现行为节点,通过最小行为空间的组合,“自下而上”的优化“行为-空间”匹配关系。最终,将优化结果在微观模拟仿真平台进行检验。(5)“设计示例”。对重庆轨道交通牛角沱站点影响域进行基于异用行为的精细化城市设计示例。通过“异用行为调研”、““行为-空间”匹配”、“异用价值判断”、“优化策略选用”、“模拟仿真检验”五步,找到城市空间症结,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系统措施和空间措施。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两个层级对牛角沱站点影响域进行针对性的改造优化。总体来说,本文重点研究了轨道交通站点植入城市空间后的新行为、新现象。归纳了影响域内异用行为发生机制和行为规律。提出了对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空间的精细化城市设计策略。并用牛角沱站点影响域案例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精细化城市设计 异用行为 城市轨道交通 站点影响域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1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15
- 1 绪论15-33
- 1.1 研究缘起15-18
- 1.1.1 空间、时间与行为15-17
- 1.1.2 城市设计及其发展17
- 1.1.3 课题来源与基本思路17-18
- 1.2 基本概念辨析18-23
- 1.2.1 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18-20
- 1.2.2 异用行为与非异用行为20-21
- 1.2.3 精细化城市设计21-23
- 1.3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23-24
- 1.3.1 研究对象23
- 1.3.2 研究目的23
- 1.3.3 研究意义23-24
- 1.4 研究综述24-30
- 1.4.1 有关“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研究综述24-26
- 1.4.2 有关“行为”及“异用行为”研究综述26-29
- 1.4.3 有关“精细化城市设计”研究综述29-30
- 1.5 研究方法30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30-33
- 2 站点影响域内的异用行为33-47
- 2.1 站点影响域内的行为33-38
- 2.1.1 站点影响域内的行为概述33-35
- 2.1.2 站点影响域内的行为类型35-37
- 2.1.3 站点影响域内异用行为与非异用行为37-38
- 2.2 站点影响域内异用行为的成因38-40
- 2.2.1 心理层面38-39
- 2.2.2 空间层面39
- 2.2.3 管理层面39-40
- 2.3 站点影响域内异用行为的调研方法40-41
- 2.3.1 传统调研方法40
- 2.3.2 异用行为调研方法40-41
- 2.4 站点影响域内异用行为的评价41-45
- 2.4.1 站点影响域内异用行为的导向42
- 2.4.2 站点影响域内异用行为的评价42-45
- 2.5 小结45-47
- 3 站点影响域内“行为-空间”匹配47-71
- 3.1 行为、空间、时间47-48
- 3.1.1 行为、空间、时间概念47
- 3.1.2“行为-空间/时间”关系47-48
- 3.2 站点影响域内异用行为的行为需求与空间/时间要素48-60
- 3.2.1 站点影响域的行为需求48-51
- 3.2.2 站点影响域的空间要素51-60
- 3.2.3 站点影响域的时间要素60
- 3.3 站点影响域内异用行为-空间/时间匹配60-70
- 3.3.1 异用行为与系统要素的关联61-63
- 3.3.2 异用行为与空间要素的匹配63-66
- 3.3.3 异用行为与设施要素的匹配66-69
- 3.3.4 异用行为与时间要素的匹配69-70
- 3.4 小结70-71
- 4 站点影响域内异用行为类型及特征71-87
- 4.1 站点影响域内常见异用行为类型71-76
- 4.1.1 综合接驳行为异用72-75
- 4.1.2 综合接驳相关行为异用75-76
- 4.2 站点影响域异用行为特征调研76-78
- 4.2.1 站点影响域内异用行为调研样本选择76-78
- 4.2.2 站点影响域内异用行为的调研设计78
- 4.3 站点影响域内异用行为的空间特征78-82
- 4.3.1 站点影响域内异用行为的分布特征80
- 4.3.2 站点影响域内异用行为的集中度80-82
- 4.4 站点影响域内异用行为的时间特征82-85
- 4.4.1 站点影响域内异用行为的时间分布82-83
- 4.4.2 站点影响域内异用行为的发生频率83-84
- 4.4.3 站点影响域内异用行为的持续时长84-85
- 4.5 小结85-87
- 5 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策略体系87-115
- 5.1 城市设计基本框架87-89
- 5.1.1 策略体系构建方法88
- 5.1.2 宏观城市设计理论88
- 5.1.3 精细化策略补充88-89
- 5.2 基本原则89-90
- 5.2.1 以人为本89
- 5.2.2 公平公正89-90
- 5.2.3 丰富多样90
- 5.3 系统策略与群体行为90-96
- 5.3.1 城市设计的土地使用策略92-93
- 5.3.2 城市设计的交通体系策略93-94
- 5.3.3 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优化94-95
- 5.3.4 城市设计的景观体系优化95-96
- 5.4 个体行为与空间策略96-108
- 5.4.1 最小行为单元96-105
- 5.4.2 行为组合与影响105-107
- 5.4.3 行为的弹性设计107-108
- 5.5 影响域内行为微观模拟仿真108-113
- 5.5.1 模拟与仿真平台的选择108-110
- 5.5.2 模拟仿真功能块介绍110-111
- 5.5.3 优化结果的模拟仿真方法111-113
- 5.6 小结113-115
- 6 应用:牛角沱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示例115-139
- 6.1 项目背景115-117
- 6.2 基础调研117-122
- 6.2.1 影响域划定117-118
- 6.2.2 空间基础分析118-120
- 6.2.3 行为基础分析120-122
- 6.3“行为-空间”匹配分析122-127
- 6.3.1 异用行为的界定122-123
- 6.3.2 异用行为的分布123-126
- 6.3.3 异用行为的价值判断126-127
- 6.4 城市设计优化127-136
- 6.4.1 影响域城市设计导则127-129
- 6.4.2 影响域系统优化129-134
- 6.4.3 影响域空间优化134-136
- 6.5 行为仿真模拟检验136-138
- 6.6 小结138-139
- 7 结语139-141
- 7.1 研究创新点139
- 7.2 主要成果及后续展望139-141
- 致谢141-143
- 参考文献143-147
- 附录147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147
- B.牛角沱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部分图纸1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世梁;温敏霞;崔保山;富伟;杨敏;;道路影响域的界定及其空间分异规律——以纵向岭谷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4期
2 王云;关磊;孔亚平;;环长白山旅游公路对周围环境的道路影响域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10期
3 何沛祥,孙昌玲;一种自适应影响域半径无网格Galerkin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4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雁宇;基于行人微观仿真的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适应性评价及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梁曼;湖泊生态影响域测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马可;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异用行为分析与精细化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4 王旭昊;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空间分异”分析及相关城市设计应用[D];重庆大学;2016年
5 孙金柱;环长白山旅游公路对狍(Capreolus pygargus)的影响域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11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11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