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碱矿渣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15:28

  本文关键词:碱矿渣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碱矿渣混凝土 抗渗性 抗压强度 扫描电子显微镜 孔结构


【摘要】:抗渗性是混凝土重要的耐久性指标之一。通过对比研究了不同配制参数的碱矿渣混凝土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抗渗性能,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氮吸附对两种水泥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碱矿渣混凝土水化产物主要为低Ca/Si比的C-S-H凝胶,结构密实,抗渗性能优于普通硅酸盐混凝土;碱矿渣混凝土的抗渗性和强度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降低,碱当量在3%~4%、水玻璃模数在1~1.5、矿渣细度在350~460 m2/kg范围内变化对碱矿渣混凝土的抗渗性和强度影响不大。
【作者单位】: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关键词】碱矿渣混凝土 抗渗性 抗压强度 扫描电子显微镜 孔结构
【基金】:重庆市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K201314)资助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Experimental Study on Impermeability of Alkali Activated Slag ConcreteCHENG Zhen-yun(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College,Department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Chongqing 402160,China)1引言普通硅酸盐水泥生产工艺复杂,能耗、污染较大。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道胜;王爱国;胡普华;;地质聚合物的研究与应用发展前景[J];材料导报;2009年07期

2 蒲心诚;甘昌成;何桂;白光;吴礼贤;陈明珠;;碱矿渣混凝土耐久性研究[J];混凝土;1991年05期

3 何娟;杨长辉;;碱-矿渣水泥浆体的碳化过程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吴其胜;碱矿渣水泥的研究与发展[J];中国建材科技;1999年01期

5 代新祥,文梓芸;土聚水泥的应用及研究现状[J];水泥;2001年10期

6 陈建华,焦宝祥,奚新国;碱胶凝材料[J];新型建筑材料;199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绍建;刘家祥;王克俭;;粉煤灰基矿物聚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微观结构[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吕晓姝,贺凤伟;碱矿渣水泥的理论基础[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3 殷海荣;武丽华;陈福;马亮;亓丰源;;纳米高岭土的研究与应用[J];材料导报;2006年S1期

4 施惠生;吴敏;;土聚水泥的聚合反应与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07年08期

5 胡普华;王爱国;孙道胜;;煤系高岭土制备土聚水泥的正交优化设计[J];材料导报;2008年11期

6 饶绍建;王克俭;;高温短期养护对低钙粉煤灰地质聚合物性能的影响[J];材料导报;2011年S1期

7 高飞;碱矿渣胶凝材料的研究与发展[J];丹东纺专学报;2004年01期

8 黎路超;;利用偏高岭土和粉煤灰制备土聚水泥的实验研究[J];大众科技;2010年11期

9 袁玲,施惠生,汪正兰;土聚水泥研究与发展现状[J];房材与应用;2002年02期

10 沈卫国,周明凯,吴少鹏;胶凝材料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房材与应用;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那琼;张熠;;利用粉煤灰制备高性能矿物聚合物材料[A];2009年金属矿产资源高效选冶加工利用和节能减排技术及设备学术研讨与技术成果推广交流暨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硕;彭小芹;贺芳;黄滔;;地聚合物胶凝材料的性能研究[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庆合;孟云芳;刘冬梅;;煤矸石复合混合材混凝土抗渗性能的研究[A];2008中国水力发电论文集[C];2008年

4 蒲心诚;杨长辉;;高强碱矿渣(JK)流态混凝土研究[A];高强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5 孟云芳;刘冬梅;孙庆合;;煤矸石掺合料混凝土抗渗性能的研究[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培刚;C_f/铝硅酸盐聚合物及其转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姚爱玲;以矿渣为主要组分的道路基层与面层专用水泥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何娟;碱矿渣水泥石碳化行为及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彭志刚;水硬高炉矿渣MTC固井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5 殷素红;碱激发碳酸盐矿胶凝-灌浆材料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6 张兰芳;碱激发复合渣体(AAW)混凝土的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7 张召述;用工业废渣制备CBC复合材料基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8 杨智光;固井封固理论与应用技术[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9 姜奉华;碱激发矿渣微粉胶凝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10 孔祥文;有机聚合物改性含钛高炉渣免烧免蒸砖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霖;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陶敏龙;利用工业废渣制备低温陶瓷透水材料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张霓;玻璃混凝土力学与耐久性能的试验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4 刘骅;无机聚合物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向春林;无机聚合物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晓飞;地质聚合物聚合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沈宝镜;碱激发矿渣水泥抗海水侵蚀性能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亚超;有机树脂增韧碱激发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慧鑫;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地聚物缩合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黄彩菊;纤维对地聚合物抗压强度的影响及机理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履谦;宋申华;;新型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J];材料导报;2005年02期

2 胡普华;王爱国;孙道胜;;煤系高岭土制备土聚水泥的正交优化设计[J];材料导报;2008年11期

3 张书政,龚克成;地聚合物[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4 张云升,孙伟,林玮,郑克仁,沙建芳,刘斯凤;用环境扫描电镜原位定量研究K-PS型地聚合物水泥的水化过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5 马鸿文,杨静,任玉峰,凌发科;矿物聚合材料: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地学前缘;2002年04期

6 袁玲,施惠生,汪正兰;土聚水泥研究与发展现状[J];房材与应用;2002年02期

7 孙家瑛,诸培南,吴初航;矿渣在碱性溶液激发下的水化机理探讨[J];硅酸盐通报;1988年06期

8 蒲心诚;甘昌成;吴礼贤;陈剑雄;;碱矿渣(JK)混凝土的性能[J];硅酸盐通报;1989年05期

9 钟白茜,杨南如;水玻璃—矿渣水泥的水化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1994年01期

10 王玉江,李和平,任和平;土聚水泥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贤荣,,梅祥;三阶段管抗渗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抗渗性能的工艺措施[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5年02期

2 王海亮,董梦臣,叶成杰,邢世海;大掺量粉煤灰砼抗渗性能的研究[J];散装水泥;2005年05期

3 劳干烽;张恒旭;董梦臣;;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抗渗性能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3年28期

4 刘军,刘淑英,陈集阳,李春;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抗渗性能检测方法的探讨[J];河南建材;2005年04期

5 侯春花;;改善防水砼抗渗性能方法分析[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贲勇;;自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9年06期

7 雷震宇;田野;;防水堵漏材料抗渗性能试验研究[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9年S1期

8 庞文台;申向东;;复合水泥土抗渗性能的实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2年06期

9 肖勇毅;自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探讨[J];福建建筑;1998年02期

10 郝建英,雍岐龙,赵希英,贺孝先,贺映滨,燕魁,李宪军,付厚杨;无机胶粘岩土的抗渗性能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叶德平;朱瑾;;DoublexTM高抗裂、高抗渗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作用机理及其应用[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雷震宇;田野;;防水堵漏材料抗渗性能试验研究[A];重大隧道、地铁及地下工程的防水排水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川;于姝婷;熊秋燕;剧锦三;;派酶固化剂对水泥土抗渗性能影响[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傅军;新型墙体抗裂抗渗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芳;溶液气压法测试混凝土的抗渗性能[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高贯鹏;高温后PVA-SHCC的力学性能与抗渗性能试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3 林宇栋;纤维对混凝土韧性与抗渗性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郑刚;水泥土抗渗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22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22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9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