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爆源因素对岩体开挖爆破振动频谱特性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17:33

  本文关键词:爆源因素对岩体开挖爆破振动频谱特性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爆破 振动 爆源因素 频谱特性 动力有限元


【摘要】:为了更好地控制爆破振动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推导了三角形爆炸荷载的频域表达式及球状药包、长柱状药包爆炸诱发振动的频域解析解,并采用基于爆炸荷载等效模拟的动力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单孔爆破诱发振动的主频衰减规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爆源因素对岩体开挖爆破振动频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爆源因素对爆破振动频谱构成及主频衰减规律具有一定的影响。爆破荷载上升时间主要影响爆破振动的频谱范围;爆破荷载持续时间、装药量及装药结构等因素主要影响爆破振动频谱的高低频成分比例及主频衰减速度。
【作者单位】: 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爆破 振动 爆源因素 频谱特性 动力有限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902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1CB710603)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KSF2014062/YT)
【分类号】:TU751.9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爆破振动是岩体爆破开挖过程中的主要负面效应。爆破振动波为非平稳随机信号,含有丰富的频率成分,且其频谱特性受爆源、岩体介质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不同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对建(构)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振动影响是不相同的。当爆破振动的优势频率接近建(构)筑物的自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永庆;魏晓林;夏柏如;陈庆寿;;爆破振动频率预测研究[J];爆破;2007年04期

2 高富强;侯爱军;杨小林;杨军;;基于量纲理论的爆破振动频率分析[J];爆破;2010年03期

3 林大超,施惠基,白春华,张奇;爆炸地震效应的时频分析[J];爆炸与冲击;2003年01期

4 杨建华;卢文波;陈明;周创兵;;岩石爆破开挖诱发振动的等效模拟方法[J];爆炸与冲击;2012年02期

5 李洪涛;杨兴国;舒大强;卢文波;高星吉;;不同爆源形式的爆破地震能量分布特征[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卢文波;周创兵;陈明;金李;严鹏;;开挖卸荷的瞬态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11期

7 李宁;爆破荷载的数值模拟与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4年04期

8 夏祥,李俊如,李海波,刘亚群,周青春;爆破荷载作用下岩体振动特征的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先锋;况龙川;孔凡林;杜清超;;爆破震动安全判据评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2 马行东;李海波;冯海鹏;;动参数对三维洞室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3 荣耀;许锡宾;赵明阶;黄红元;;锚杆对应力波传播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4 张宁;李术才;徐帮树;薛翊国;张霄;;侧压力系数对海底隧道爆破效应影响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5 苏国韶;张小飞;符兴义;陈光强;;爆炸荷载作用下岩体振动特性的DE-FLAC~(3D)数值模拟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6 谷拴成;;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岩体可爆性分级的探讨[J];爆破;1991年04期

7 吴腾芳,王凯;微差爆破技术研究现状[J];爆破;1997年01期

8 王修勇;爆破裂缝扩展速度的研究[J];爆破;1997年03期

9 张世雄,朱瑞康,吴纯佑;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料开采爆破试验[J];爆破;1997年04期

10 丁长兴;管道熄爆效应和管道聚能效应的物理实质─—管道效应研究(一)[J];爆破;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峰;吕进国;;基于HHT方法的微震信号时频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陈健;白春华;曾一鑫;王仲琦;李建平;;装药结构对爆炸地震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宋浦;王晓鸣;顾晓辉;袁宝慧;赵向军;史云鹏;;混凝土中爆炸端面振动加速度的简化算法[A];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龙源;晏俊伟;徐全军;高振儒;娄建武;周春华;;爆破振动信号小波分析和分形机理研究[A];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永强;张杰;;岩体可爆性分级数学模型及其应用[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6 王晓刚;郭东明;;空气柱间隔装药结构的现场试验研究[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7 魏海霞;陈士海;王海亮;;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建筑结构速度响应的现场测试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宋浦;梁安定;董怡君;;混凝土中的爆炸应力波[A];第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尤大鑫;黄成群;刘厥森;;洞库爆破围岩分类[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10 张继春;郑爽英;郭学彬;刘泉;曾林;;毛家湾隧道掘进爆破对邻近引水洞安全的影响分析[A];第八届全路工程爆破学术会议铁道工程爆破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海霞;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建筑结构的动力响应及安全判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付天光;逐孔起爆技术应用基础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杨溢;爆破荷载对蠕动边坡的累积效应及稳定性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徐光兴;地震作用下边坡工程动力响应与永久位移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忠建;半胶结低强度围岩浅埋煤层开采覆岩运动及水害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6 汪恩华;提高深层地震勘探分辨率方法理论及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7 叶海旺;土岩爆破智能化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凌同华;爆破震动效应及其灾害的主动控制[D];中南大学;2004年

9 索永录;综放开采坚硬顶煤预先爆破弱化技术基础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10 周传波;深孔爆破一次成井模拟优化与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恒将;考虑动载的巷道顶板离层及控制的FLAC3D模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马诺诺;露天矿爆破振动强度物理量分析及其时频特征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李楠楠;准预裂爆破技术研究与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李旺兴;煤体爆破作用数值模拟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高亮;浅埋及软弱破碎围岩条件下大跨度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孟小伟;浅埋隧道下穿密集民房爆破减震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冯林;爆破振动智能预测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吕林;图像处理技术在岩体块度分析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姚鹏;炸药与岩石的匹配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赵岩;大断面隧道施工过程荷载释放规律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源,娄建武,徐全军;小波分析在结构物对爆破振动响应的能量分析法中的应用[J];爆破器材;2001年03期

2 林大超,张奇,白春华;近地表爆炸地震的地面竖向振动速度的随机特性[J];爆炸与冲击;2000年03期

3 曾德斌,林大超,熊祖钊,白春华;单自由度系统的爆炸地震演变响应[J];爆炸与冲击;2002年01期

4 凌同华,李夕兵;地下工程爆破振动信号能量分布特征的小波包分析[J];爆炸与冲击;2004年01期

5 中国生;徐国元;熊正明;;基于小波变换的爆破地震信号能量分析法的应用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6年03期

6 刘红岩;秦四清;杨军;;爆炸荷载下岩石破坏的数值流形方法模拟[J];爆炸与冲击;2007年01期

7 卢文波,陶振宇;预裂爆破中炮孔压力变化历程的理论分析[J];爆炸与冲击;1994年02期

8 张继春,彭琼芳;岩体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的现场试验与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9 黄文华,徐全军,沈蔚,温蓉,季茂荣;小波变换在判断爆破地震危害中的应用[J];工程爆破;2001年01期

10 汪旭光,于亚伦;关于爆破震动安全判据的几个问题[J];工程爆破;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兵;张青松;;爆破振动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分析[J];治淮;2012年08期

2 张志毅;杨年华;卢文波;赵根;施富强;;中国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的新进展[J];爆破;2013年02期

3 杨凯;吕淑然;董华兴;;地下采矿爆破振动对地面环境影响的监测与分析[J];金属矿山;2013年10期

4 徐荷芳;;某露天磷矿爆破振动的影响分析[J];价值工程;2014年15期

5 杨年华,林世雄;爆破振动测试技术探讨[J];爆破;2000年03期

6 高富强;侯爱军;杨小林;杨军;;基于量纲理论的爆破振动持续时间分析[J];金属矿山;2010年09期

7 杨珊;陈建宏;郭宏斌;罗正;;基于回归分析的隧道爆破振动传播规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10期

8 彭威;江兴国;史晓鹏;孙慧峰;;周油坊铁矿爆破振动测试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2年01期

9 周浩仓;;爆破持续时间对爆破振动的影响探讨[J];采矿技术;2013年05期

10 施富强;汪平;柴俭;王坚;严军;陈明富;;爆破振动影响安全评价定量分析研究与应用[J];工程爆破;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富强;周斌;;爆破振动影响安全评价定量分析研究[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2 葛克水;;爆破振动的计算方法初探[A];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杨年华;张乐;;基于单孔爆破振动波的叠加仿真预报模型[A];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2011全国爆破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4 张志毅;杨年华;卢文波;赵根;施富强;;中国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的新进展[A];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刘勇;郭增强;张彦兵;;近距离爆破振动分析[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6 张志毅;杨年华;刘世波;;深孔台阶控制爆破振动实测与研究[A];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马建兴;马强;;马家塔煤矿爆破振动对周边铁路线影响的研究[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马建兴;马强;;爆破振动技术的研究[A];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C];2012年

9 毕卫国;马宗锋;;爆破振动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安全评价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煤炭学会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关学军;董义乾;邢国赞;董凤霖;;矿石码头山体爆破振动有害效应的防治[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中国生;基于小波变换爆破振动分析的应用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史秀志;爆破振动信号时频分析与爆破振动特征参量和危害预测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唐海;地形地貌对爆破振动波影响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建军;深井开采爆破振动危害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杨军伟;爆破振动信号特征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3 杨志强;深井爆破振动衰减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冯林;爆破振动智能预测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永刚;基于小波与小波包变换爆破振动分析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杨磊;水下爆破振动信号的小波包分析方法[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7 孙艳军;煤矿斜井掘进爆破振动监测分析与爆破振动控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8 高同伟;建筑结构对隧道爆破的振动响应特性[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9 周铎;爆破振动对古建筑物的影响以及古建筑物的防震措施[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10 付晓强;露天矿山爆破振动信号分析与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325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325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5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