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传统风景园林的地域特色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3 10:13
本文关键词:温州传统风景园林的地域特色调查与研究
【摘要】:温州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山水城市,建城至今近1700年,依然保留着山水斗城的空间格局以及“江、屿、山、河、城”浑然一体的独特风貌。温州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温州传统风景园林的建设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温州传统风景园林以温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地理环境为基础,在继承传统江南园林的理景艺术的同时,又形成其别具一格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本文以温州传统风景园林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归纳古今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旨在梳理和总结温州传统风景园林的发展脉络和地域特色,挖掘温州传统风景园林深厚的人文内涵,主要形成如下结论:(1)整体梳理了温州传统风景园林发展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脉络。温州传统风景园林起源于六朝,发展于隋唐,宋元时期达到繁荣的景象,而明清时期造园技术趋于精湛。而以人工山池为主体的构景方式和以自然山水为主体的构景方式始终贯穿于园林发展的整个过程,相互贯通,形成温州具有地域特色的风景园林。(2)根据不同的选址环境和构景方式,将温州传统风景园林分为三大类型:山野风景、城郊园林、城镇园林。结合实例分析得出一下结论:山野风景以天然山水为骨架,融人文入自然,构筑修身养性的山水园林;城郊园林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协调人工与自然,形成人文宣教的风景园林;城镇园林以精湛的人工理法,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营造诗情画意的城市山林。(3)基于温州传统风景园林的发展脉络和园林遗存的基础上,从园林形式、空间布局、园林建筑、植物景观、山水理景、人文内涵六个方面分析温州传统风景园林的地域特色。得出温州传统风景园林,以山野风景和城郊园林为主,以人文之美入天然山水,寓教于景,使景物“因人成胜概”,从而形成清、远、朴的特点。当代在看待江南传统风景园林中,存在着“苏州园林”、“文人园林”的定式思维,忽略了其丰富多彩的形式。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进一步丰富江南传统风景园林的内容,并对加快温州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温州 传统 风景园林 地域特色 历史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1
- 1.1 选题的来源与意义10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10-11
- 1.3 研究现状与评述11-17
- 1.3.1 温州传统风景园林相关研究11-15
- 1.3.2 全国范围内的传统风景园林相关研究15-17
- 1.3.3 关于前人研究成果的评述17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7-19
- 1.4.1 研究思路17-18
- 1.4.2 研究方法18-19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19-21
- 1.5.1 研究内容19-20
- 1.5.2 技术路线20-21
- 2 温州传统风景园林发展环境及发展概况21-55
- 2.1 温州传统风景园林发展环境21-27
- 2.1.1 自然环境21-23
- 2.1.2 社会环境23-24
- 2.1.3 人文环境24-27
- 2.1.4 小结27
- 2.2 温州传统风景园林发展概述27-55
- 2.2.1 六朝——风景园林的起源28-32
- 2.2.2 隋唐——风景园林的发展32-35
- 2.2.3 宋元——风景园林的繁荣35-45
- 2.2.4 明清——风景园林的成熟45-54
- 2.2.5 小结54-55
- 3 温州传统风景园林调研成果55-103
- 3.1 调研概况与成果分析55-56
- 3.2 温州传统风景园林类型总述56-58
- 3.3 景观类型一:山野风景58-76
- 3.3.1 风景寺观60-67
- 3.3.2 山林书院67-71
- 3.3.3 山居别业71-73
- 3.3.4 山野风景的理景特征73-76
- 3.4 景观类型二:城郊园林76-86
- 3.4.1 邑郊游览地77-80
- 3.4.2 邑郊别墅80
- 3.4.3 邑郊寺观80-82
- 3.4.4 村落园林82-84
- 3.4.5 城郊园林理景特征84-86
- 3.5 景观类型三:城镇园林86-102
- 3.5.1 山水斗城86-89
- 3.5.2 城市私园89-93
- 3.5.3 城市书院93-96
- 3.5.4 城市寺观96-99
- 3.5.5 公共园林99-101
- 3.5.6 城镇园林理景特征101-102
- 3.6 小结102-103
- 4 温州传统风景园林景观实例分析103-127
- 4.1 会文书院103-106
- 4.1.1 历史渊源103-104
- 4.1.2 景观概况104-105
- 4.1.3 理景艺术105-106
- 4.2 观音洞106-110
- 4.2.1 历史渊源106-108
- 4.2.2 景观概况108
- 4.2.3 理景艺术108-110
- 4.3 江心屿110-114
- 4.3.1 历史渊源110
- 4.3.2 景观概况110-113
- 4.3.3 理景艺术113-114
- 4.4 岩头村114-118
- 4.4.1 历史渊源114-115
- 4.4.2 景观概况115-116
- 4.4.3 理景艺术116-118
- 4.5 如园118-123
- 4.5.1 历史渊源118-119
- 4.5.2 景观概况119-121
- 4.5.3 理景艺术121-123
- 4.6 玉海楼123-127
- 4.6.1 历史渊源123
- 4.6.2 景观概况123-125
- 4.6.3 理景艺术125-127
- 5 温州传统风景园林的地域特色127-153
- 5.1 因借自然的园林风格127
- 5.2 内外交融的空间布局127-131
- 5.2.1 外向布局的空间形式128-130
- 5.2.2 内外兼顾的空间形式130-131
- 5.3 真山真水的山水理景131-135
- 5.3.1 揽山之幽奇132-133
- 5.3.2 得水之灵动133-135
- 5.4 位于文化圈边界的建筑风格135-146
- 5.4.1 建筑特色鲜明135-136
- 5.4.2 建筑类型丰富136-146
- 5.5 繁花杂木的种植设计146-150
- 5.5.1 花木繁多,,落英缤纷147-148
- 5.5.2 四季变化,花祭盛事148-150
- 5.6 注重教化的人文内涵150-151
- 5.6.1 自然的怡情化育150
- 5.6.2 人文的礼乐教化150-151
- 5.7 小结151-153
- 6 结语153-155
- 6.1 结论153
- 6.2 余论153-155
- 参考文献155-159
- 图表目录159-164
- 附录164-173
- 附录一:《静宜阁记》、《半山赋》164-165
- 附录二:《阳湖别墅前记》、《阳湖别墅后记》165-166
- 附录三:《玉介园记略》166-167
- 附录四:《花史》卷首及所载花木名录167-168
- 附录五:历史遗迹现场调研一览表168-173
- 个人简介173-174
- 导师简介174-175
- 致谢175
本文编号:1135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35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