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自复位 振动台试验 抗震性能
【摘要】:为研究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设计了一个比例为1/2的两层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过放松结构与基础间的约束和梁柱间的约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摇摆,通过预应力使结构复位,实现自复位效果。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试验中模型结构在各级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和节点局部反应,描述了模型结构的破坏位置及过程,分析了模型结构的自复位能力。试验研究表明: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自复位能力;结构在大震作用下有较好的延性和变形能力,震后基本无残余变形。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5126112037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子课题(2011BAJ09B01-03)
【分类号】:TU375.4;TU317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可恢复功能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减震控制结构,引起了工程师和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它不仅能在地震发生时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有助于震后修复,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是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个理想的新方向[1]。研究[2]表明,结构的摇摆(rocking)可以降低地震作用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卢文胜;苏宁粉;丁鲲;吕西林;周颖;;立面收进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3期
2 周颖;吕西林;卢文胜;;不同结构的振动台试验模型等效设计方法[J];结构工程师;2006年04期
3 周颖;吕西林;;摇摆结构及自复位结构研究综述[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9期
4 吕西林;陈云;毛苑君;;结构抗震设计的新概念——可恢复功能结构[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文晖;王健;余萍;;混凝土框架-钢柱阀厅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6期
2 周颖;于健;吕西林;卢文胜;;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2期
3 邓振丹;姜忻良;韩阳;韩宁;;新天津图书馆模型振动台试验设计[J];工程力学;2012年S1期
4 李宗森;余萍;胡孝平;;相似理论在混凝土结构振动台模型设计中的应用[J];国外建材科技;2008年01期
5 王燕华;程文p<;陈忠范;;浅谈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J];工业建筑;2008年07期
6 何晴光;杜永峰;;框架-摇摆消能桁架减震体系抗震性能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3年01期
7 梁仁杰;吴京;王春林;;P-Δ效应下滞回特征对结构抗倒塌能力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8 吕西林;陈云;蒋欢军;;新型可更换连梁研究进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年01期
9 张爱林;张艳霞;刘学春;;震后可恢复功能的预应力钢结构体系研究展望[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10 张风亮;赵鸿铁;薛建阳;谢启芳;隋鑓;罗峥;;基于摇摆柱原理的古建筑木结构柱架抗侧分析及试验验证[J];工业建筑;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宏男;田利;张鹏;;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多维多点振动台试验模型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2 邓振丹;姜忻良;韩阳;韩宁;;新天津图书馆模型振动台试验设计[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3 段昕智;徐艳;李建中;;斜拉桥桥塔振动台试验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2年
4 徐佳琦;吕西林;;基于能量的框架-摇摆墙结构与框架-剪力墙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对比[A];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海峰;地下结构地震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2 田利;输电塔—线体系多维多点地震输入的试验研究与响应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范书立;混凝土重力坝的动力模型破坏试验及可靠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夏训成;火电厂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张皓;材料应变率效应对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江义;基于能量平衡的建筑结构非线性静力方法及分灾设计谱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刘迪;轻型消能摇摆结构体系抗震性能评估与动力可靠度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8 刘璐;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结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张风亮;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加固及其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继明;浅海重力式海洋平台抗震性能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余萍;悬吊质量体系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夏玲琼;基于神经网络的电液伺服地震模拟振动台的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邓振丹;复杂钢框架—支撑体系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及有限元模拟[D];天津大学;2012年
5 王光洁;海南农村民居的抗震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6 王建涌;大岗山拱坝动力模型破坏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伟钊;煤气化高层厂房振动台模型试验设计及有限元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李宗森;火电厂煤仓间预应力砼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邸庆霜;基于数值模拟的结构动力模型试验相似理论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08年
10 江宏;振动台模型试验相似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邹昀,吕西林,卢文胜,钱江;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整体结构振动台试验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4期
2 周颖;吕西林;卢文胜;陈林之;黄志华;;双塔连体高层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5期
3 周颖,卢文胜,吕西林;模拟地震振动台模型实用设计方法[J];结构工程师;2003年03期
4 邹昀;吕西林;钱江;;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曲哲;摇摆墙—框架结构抗震损伤机制控制及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耀清;姚谦峰;;CFRP加固RC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及损伤机理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蒋欢军;李培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最大地震位移形状曲线[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姜忻良;徐炳伟;焦莹;;大型土-桩-复杂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10期
4 苏娟,李洪泉;钢砼模型在双向水平地震力下的振动台试验[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张广华,张智宇,杨溢,庙延钢;昆明市南窑火毁建筑物的控制爆破拆除[J];工程爆破;2000年04期
6 焦双健,冯启民,付长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破坏的计算机模拟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2期
7 邱玉深;抗震设防地区怎样选用框架结构所用钢筋[J];建筑工人;2003年11期
8 孙秀云;蒋星卫;;框架结构节点施工应重视的几个问题和保证质量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05期
9 沈朝虎;电厂通信楼控制爆破拆除[J];爆破;2004年04期
10 张书新;消除钢筋相撞的措施[J];建筑技术;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绍革;齐娟;;两个模型振动台试验的对比[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2 于文;葛学礼;朱立新;李东彬;徐福泉;晋娟茹;;村镇两层空斗砖墙房屋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3 毛苑君;吕西林;卢文胜;康利平;;上海中心大厦结构模型振动台抗震试验[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4 齐娟;程绍革;;浅谈振动台试验中欠配重模型设计方法[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5 顾祥林;张誉;;横墙纵框多层大开间住宅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6 裘宗濂;来晋关;宝志雯;;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A];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7 乔磊;袁昶;章建平;翟恩地;;液化引起的边坡土中埋设管线破坏的振动台试验和FLAC数值模拟(英文)[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松本树典;jK爪芳德;福村和之;黄麒境;堀越研一;;振动台试验对砂土地基中桩基础模型的动力反应研究(英文)[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黄春霞;张鸿儒;陈国兴;隋志龙;;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机理的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月涛;姜忻良;徐炳伟;;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振动台模型试验[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冯海波邋通讯员 文小菲 朱玉尊;六百米高广州电视新塔在此经历地震模拟试验[N];广东科技报;2007年
2 记者 李婧邋实习生 张晓莺;西塔能抗千年一遇地震[N];广州日报;2007年
3 李婧 张晓莺 骆昌威 黎湛均;广州地标西塔2010年交付使用[N];中华建筑报;2007年
4 凌学敏;新型墙材且用且说[N];中国化工报;2000年
5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主任教授 郑曙e,
本文编号:11384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38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