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可拓评价方法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4 16:37

  本文关键词:基于可拓评价方法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绿色建筑评价 效益费用指标 可拓评价 关联函数


【摘要】:在资源紧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背景下,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能耗建筑规模日益增加。如果缺少有效的控制管理,在未来生活质量日渐提升,居民对建筑环境、居住环境要求日益攀高,建筑业将更加严峻的挑战,甚至影响国家稳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的认识误区以及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不足之处,同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具有效益费用经济指标参与、主客观结合进行综合赋权、基于可拓评价方法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以期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到绿色建筑的建设中,也能指引我国绿色建筑市场健康发展。首先,本文通过国内外典型的5种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介绍和比较,发现良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普遍特点:评价对象的建筑类型覆盖面广;以定量的性能指标为主;权重体系设定具有客观性;数学评价模型具备综合性。其次,为了消除人们误以为绿色建筑难以收回投资的想法,以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增量效益成本理论为基础,择取了适宜的效益费用经济评价参数加入现行《绿标》的指标体系,以优化并完善指标体系。然后,由于需要避免主观赋权存在主观随意性的风险、客观赋权忽视人的需求以致结果不符实际的可能,以保证结果尽可能合乎国情为前提,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简单关联函数法,提出了具有均衡性的主客观结合综合赋权法。接着,本文基于可拓评价法的基本原理,结合现行《绿标》的评价思路,设置指标体系经典域与节域,从而构建基于可拓评价方法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以得到建筑的实际绿色程度、不同建筑间内在指标的绿色水平差异,使得未来建设各方能通过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来改进规划设计。最后,对某实际绿色公共建筑三星级案例进行设计评价,通过增量费用与效益的计算判定该项目经济可行,并得到了经济指标实测值;同时,运用绿色建筑多级可拓评价模型,与原结果相符,验证了本文构建的评价体系是可行的、且具有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01.5;F426.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湖;;建设部出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J];建筑工人;2006年09期

2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定工作启动[J];城市规划通讯;2007年23期

3 ;规范绿色建筑评价 积极促进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J];中国住宅设施;2008年09期

4 ;广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J];商品混凝土;2009年04期

5 徐庆成;;广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J];广西城镇建设;2009年03期

6 宋凌;;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J];建设科技;2009年06期

7 宋凌;古春晓;刘瑞芳;;绿色创“星”——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题[J];建设科技;2009年14期

8 古春晓;刘瑞芳;;“星”标志——新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大力推进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J];建设科技;2009年14期

9 ;关于2009年度第一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名单的公告[J];暖通空调;2009年11期

10 ;2009年度首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名单出炉[J];施工技术;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绿色建筑评价新标准将于近日实行[A];防水工程与材料《会讯》第4期(总135)[C];2013年

2 王yN;王随林;王清勤;宋晓新;张旭;罗雪莹;;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A];庆祝北京制冷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斌;魏兵;骆雯;;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4 王建林;高玮;;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综述[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十辑)[C];2009年

5 崔景立;张海宇;常松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给排水若干条文探讨[A];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胡春燕;陈先梅;华勇;;绿色建筑与测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读后感[A];2014年全国建工建材检测实验室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4年

7 ;自2014年起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A];全国第十五届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和;2009年度首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名单出炉[N];中华建筑报;2009年

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主任 宋凌;宋凌:绿色建筑评价制度需完善细则[N];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

3 方佩岚;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开始启动[N];建筑时报;2007年

4 朱剑红;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启动[N];人民日报;2007年

5 刘玉峰邋温艺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定工作启动[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7年

6 张佳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定工作启动[N];中国建设报;2007年

7 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张峰;推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促进绿色建筑又好又快发展[N];中国建设报;2008年

8 李静华;首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出炉[N];中国信息报;2008年

9 朱颖心;照搬国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不“绿色”[N];中华建筑报;2009年

10 吕建;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框架体系[N];中国建设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杰;基于公建节能的中国与英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比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2 韩春琳;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3 林亚星;BIM在绿色建筑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王权;中韩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5 兰晶晶;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评价与优化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6 张翔;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绿色建筑评价系统比较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7 蔡坤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地域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8 韩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节水标准细化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9 艾懿君;英国BREEAM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10 黄杰;基于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构建地域适宜性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40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40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d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