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填充墙的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分析
本文关键词:带填充墙的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分析
【摘要】: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造价低、适用性强及抗震性好等特点,因此在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一般采用填充墙进行框架空间的分割。对于填充墙的认识,多数人仍停留在过去阶段,认为它在框架结构中只充当围护和阻隔作用。甚至在结构设计中常将其忽略,基本不考虑填充墙对框架的影响。从历次地震灾害调查中发现,填充墙能有效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但这种有效性是基于填充墙布置合理之上的。当布置不当时,填充墙非但不能加强结构的抗震性能,反而会加重主体结构的破坏,甚至出现严重倒塌现象,如“5.12”汶川大地震中,很多房屋的破坏均是因填充墙布置不合理所致。鉴于此,考虑有填充墙作用时,不能单纯将其折算为荷载,还应按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力求结构能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设防目标。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在前人提出的各种填充墙模型基础上,本文填充墙采用了对角斜撑来模拟,将各个参数代入各个国外学者们提出的公式进行计算,并把计算后的数据作了对比,最终确定了斜撑的有效宽度。其次,以某学校学生公寓楼为例,使用SAP2000建立模型,并考虑了填充墙在水平方向与竖向的不同布置的两种情况,通过模态分析得到各模型的自振周期和周期折减系数,论证填充墙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并将分析后的结果与规范对比。再者,通过弹性时程分析论述了填充墙在多遇地震下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证明在罕遇地震下填充墙的不合理布置能引起结构的楼层位移及内力的极大变化,特别是沿水平向不合理布置还能引起结构产生扭转,这种扭转对结构非常不利。最后,利用反应谱法分析了当底层为薄弱层时,且只改变第二层填充墙的厚度来验证底层及其它层的位移及内力变化,并且就填充墙的厚度问题给出了一点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352.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花;高桂珍;;浅析建筑填充墙墙体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J];民营科技;2009年01期
2 刘考军;;建筑填充墙墙体裂缝问题的若干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4期
3 徐健;;填充墙墙体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J];民营科技;2012年06期
4 胡昆江;胡河洋;;框架结构填充墙开裂的防治[J];建筑工人;2002年09期
5 张小平;;填充墙体装饰粉刷工程防开裂措施的探索[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6期
6 张小平;;填充墙体装饰粉刷工程防开裂措施的探索[J];科技资讯;2007年01期
7 许明;;浅析填充墙裂缝的形成及控制[J];山西建筑;2007年35期
8 肖纪霞;马金龙;;浅谈填充墙产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措施[J];技术与市场;2008年12期
9 龙涛;;论填充墙体裂缝[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9期
10 冯茂彬;;浅谈如何避免框架结构填充墙的开裂[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兰;赵悦;;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08年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8年
2 孙建国;李锋;李文斌;;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永清;;论砌体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4)[C];2009年
4 杜宏代;马友利;;砌体填充墙裂缝成因分析及相应措施[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艳丽;贾连光;张曰果;钟全;;脉动风载作用下填充墙钢框架舒适度分析[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4年
6 楚楠;贾连光;;填充墙在钢框架结构中的安全性应用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十)——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4届(ISSF-2014)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刘利花;;浅谈建筑结构中填充墙裂缝的控制[A];2013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薛宗明;;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填充墙开裂控制[A];全国第九次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9 邹昀;张鹏飞;;带填充墙的钢框架受力性能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10 贾明明;吕大刚;于晓辉;何晓云;;砌体填充墙RC框架基于FEAP的微观有限元分析[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会兴;填充墙裂缝产生的机理分析和防止措施[N];中华建筑报;2006年
2 戴美云;框架填充外墙渗漏的防治[N];建筑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晓洁;柔性连接新型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黄群贤;新型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与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3 郭庆生;带填充墙钢交错桁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4 金焕;填充墙RC框架结构地震破坏机理及关键抗震措施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4年
5 岳增国;框架砌体填充墙干缩机理及裂缝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磊巍;围护墙多功能减震结构框架—填充墙相互作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姜安民;加气混凝土填充墙斜砌法裂缝控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红红;考虑填充墙与框架结构共同作用时的抗震性能[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林韦;辽宁某乳业综合楼抗震优化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5 朱震宇;砌体墙抗震性能分析模型及其工程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6 刘艳丽;考虑填充墙影响的高层钢结构住宅舒适性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4年
7 颜江华;带填充墙木框架抗震性能及加固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楚楠;钢框架结构带竖缝填充墙体抗震性能应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9 李成;基于ANSYS的新型框架整体填充墙受力性能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10 张娜娜;填充墙类型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40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40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