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旅游小镇空间结构概述及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6 07:23

  本文关键词: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旅游小镇空间结构概述及案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小镇 空间句法 空间结构


【摘要】:旅游小镇的空间形态,是其长期历史发展积淀和现代旅游产业相互作用的外在表征。本文以空间句法的视角,提出类型空间的概念,对案例旅游小镇进行空间结构的量化研究,结合旅游小镇本身存在的景观以及公共设施等的空间分布特点,利用空间句法相关变量来描述旅游小镇的空间结构,为旅游小镇的空间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香港中营都市与建筑设计中心;北京大学城市与设计学院;
【分类号】:TU984.113
【正文快照】: 1“空间的社会逻辑”和“类型空间”的概念Hiller(1984)提出,空间是一种复杂的离散系统,整体看起来所有要素都在随机性地移动,但遵循着某些内在的本地的规则,即社会逻辑,使得空间系统在貌似无章可循的外表下潜藏着一定的结构和规律,在表现形式和运转模式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2 陶伟;陈红叶;林杰勇;;句法视角下广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及认知研究[J];地理学报;2013年02期

3 陈可石;周菁;姜文锦;;从四川汶川水磨镇重建实践中解读城市设计[J];建筑学报;2011年04期

4 田逢军;沙润;;城市旅游地意象空间分析——以南昌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8年07期

5 陶伟;程明洋;;地方性空间与旅游发展中的地方性研究:从空间与空间句法谈起[J];旅游学刊;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克山;阎伍玖;;偏远农村地区背包旅游安全问题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2期

2 吴立;刘红叶;;黄山市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与优化[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1期

3 邱根宝,任黎秀;入境游客对黄山旅游的体验效果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4 叶小青;;浙南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以浙江遂昌县长濂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5 徐菁;沙润;靳诚;;旅游体验失真的内在形成机理及对旅游业管理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6 殷红卫;黄震方;;中国大学城的旅游开发初探——以南京仙林大学城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7 庄秀琴;;江苏省洪泽湖区发展湿地观光农业的可行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8 杨晓峰;汪威;张立群;;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9 黄俊生;张明举;杨波;;“木桶理论”与振兴西部旅游业[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10 黄辉;;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环境容量计算——以南麂列岛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咏梅;连小平;;基于AHP的城市边缘区旅游地评价研究——以厦门市同安区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薛丹;;浅析江苏省江岸、海岸旅游资源开发——以泰州、南通为例[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邱小樱;陈云飞;卢凤萍;宋立;;运河长江交汇处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宁镇扬旅游区域发展研究之一[A];2007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吴小天;;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浙江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5 杨玉义;项品辉;徐光良;严力蛟;;依托风景名胜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宁波市东吴镇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为例[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6 杨龙;;尊重科学规律,避开旅游开发的“误区”——以贵州省为例[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7 张薇;钟晟;;山岳型遗产地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黄山为例[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徐福英;刘涛;马波;;基于城乡统筹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文磊;周忠发;;全域体验开发模式 区域旅游开发的新途径[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秋娈;沈和江;路紫;;研究设计: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开发的空间结构与运行模式[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波;云南旅游地质景观类型与区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王芳;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蒋志杰;中小尺度游憩地理环境认知与空间行为的交互作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肖随丽;北京城郊山地森林景区游憩承载力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亚欣;当代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周永博;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意象结构性评价与信息化传播[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彭京宜;三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李如生;风景名胜区保护性开发的机制与评价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平;中国旅游人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优;广西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红波;基于点轴理论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庞会敏;辽宁中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王晓艳;旅游开发与村庄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赵倩;曲阜市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空间分异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钱树伟;世界遗产地旅游者空间感应测度[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沈旭炜;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感知对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李雪瑞;旅游资源整合评价分类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朱炯翟;云南省镇雄县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杨蕾蕾;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分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瑛;张若冰;梁浩;;从长期的城市设计实践过程中解读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2006年09期

2 卢济威;于奕;;现代城市设计方法概论[J];城市规划;2009年02期

3 唐燕;吴唯佳;;城市设计制度建设的争议与悖论[J];城市规划;2009年02期

4 罗江帆;;从设计空间到设计机制——由城市设计实施评价看城市设计运行机制改革[J];城市规划;2009年11期

5 冯健;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与意象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2005年02期

6 顾朝林,宋国臣;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J];地理学报;2001年01期

7 吴必虎,唐俊雅,黄安民,赵荣,邱扶东,方芳;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7年02期

8 仝德;冯长春;邓金杰;;城中村空间形态的演化特征及原因——以深圳特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1年03期

9 朱自煊;;对我国当前城市设计的几点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S1期

10 朱庆,王静文,李渊;城市空间意象的句法表达方法探讨[J];华中建筑;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峰;空间句法与皖南村落巷道空间系统研究——以安徽南屏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3年11期

2 靳东生;;关于“空间句法”一文的讨论[J];新建筑;1985年01期

3 余滢;;空间研究的新范式——评《空间句法与城市规划》[J];建筑与文化;2007年01期

4 劳拉·沃恩育,张婷;课程介绍[J];世界建筑;2005年11期

5 项琳斐;玛尔格特城镇中心,玛尔格特,英国[J];世界建筑;2005年11期

6 张婷;大象和城堡地区,伦敦,英国[J];世界建筑;2005年11期

7 ;哥斯尼尔斯市城市——犯罪模式研究[J];城市建筑;2005年07期

8 Alfred Sommer;;“空间句法”在城市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城市环境设计;2009年11期

9 戴晓玲;理性的城市设计新策略[J];城市建筑;2005年04期

10 项琳斐;英国国家卫生部医院病房设计,英国[J];世界建筑;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吉康;郑新奇;孙国庆;张军;;空间句法中城市交通轴线地图提取方法改进[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唐宇;陈荦;钟志农;景宁;;空间句法数据模型研究及其在空间信息栅格中的实现[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3年

3 郑新奇;苏艳军;杨光;王淑晴;;城市道路网络复杂性的研究方法——空间句法与复杂网络模型的集成分析[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4 余伟平;;空间句法在城市形态分析中的应用[A];华东地区第十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邓凌云;黄军林;陈健;;基于空间句法的长沙商业中心演变研究[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6 夏海山;吴一强;;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轨道交通对地下商业布局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胜男;;空间句法在城市犯罪分析与空间防控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何子张;邱国潮;杨哲;;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厦门城市形态发展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9 宋珂;华建伟;徐朱;韩涛;;基于GIS和空间可达性的城市地价分布研究[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邵润青;;嘉兴城市中心区位与集成度分布的相关性[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李剑英;CBD东扩规划方案评审结果揭晓[N];北京商报;2009年

2 记者 刁萃;北京CBD欲建全球首个“绿色”商务区[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鹏;空间句法理论与传统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对比解读—承德避暑山庄空间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王刚;街道的句法[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苑思楠;城市街道网络空间形态定量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4 徐冰;基于多层级网络结构特征的规划设计结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李聪颖;城市慢行交通规划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石磊;高速铁路客运枢纽空间建构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黄瓴;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任娟;基于环境容量的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及其评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萌;中国一般城市空间句法轴线地图绘制方法的改进及应用[D];郑州大学;2013年

2 丘华恩;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水岸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段兴平;基于空间句法的昆明老城区空间演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茸;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句法浅析及其对当代地域性重构的意义[D];清华大学;2012年

5 栗艳芳;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洛阳城市形态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6 程思;基于空间句法的昆明呈贡大学城商业设施布局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7 陈思瑜;基于空间句法的长沙古城空间形态演变与动因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宝铮;基于空间句法的长沙市中心城区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王征;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10 应蕾;基于空间可达性分析的个人旅游终端服务设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47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47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6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