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干湿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水分分布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7 03:16

  本文关键词:干湿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水分分布数值模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分传输 有限差分法 遗传算法 水分分布


【摘要】:在混凝土结构服役过程中,水分在混凝土中的储存和传输对其耐久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干湿过程中水分在混凝土中的分布进行了试验和模拟。利用扩散方程,分别对湿润和干燥过程赋予不同的扩散系数,建立水分传输模型。其中,回归系数根据有限差分法和遗传算法,利用湿润和干燥试验中的数据推算出来,并验证了此方法的可靠性。最后对干湿条件下的混凝土内部水分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能预测出不同湿度条件下混凝土内部水分分布情况。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2AA0509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413,51320105013)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在混凝土结构服役过程中,水分在混凝土中的储存和传输对其耐久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混凝土是一种内部结构复杂的多孔材料[1],构成混凝土的硬化水泥石、骨料以及两者之间的界面过渡区(ITZ)均含有各种孔隙,这些孔隙可能会成为水分储存和传输的空间。水分在混凝土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春秋;李克非;;干湿交替下表层混凝土中水分传输:理论、试验和模拟[J];硅酸盐学报;2010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春秋;干湿交替下表层混凝土中水分与离子传输过程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锋,冷发光,冯乃谦,李伟文;高性能混凝土骨料数量效应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年02期

2 赵文兰;汤寄予;;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3 乔宏霞;何忠茂;刘翠兰;;SO_4~(2-)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4 华建民;高育欣;;温度作用对混凝土墙体早期开裂的影响分析与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5 何娟;;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6 霍世金;尚建丽;;机制砂配制C60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7 张文武;王振龙;何兆益;;混凝土碱集料反应预防措施的再认识[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8 姬永生;司维;袁迎曙;刘先观;柏霞;;混凝土孔隙水饱和度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9 姬永生;董亚男;袁迎曙;吴晓峰;柏霞;;混凝土孔隙水饱和度的机理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10 李柱凯;刘云;;高钛渣复合微粉的应用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巴恒静;苏安双;;环向约束条件下高强混凝土早期开裂[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缪昌文;刘加平;刘建忠;;外加剂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蒋正武;孙振平;王培铭;;水泥浆体中早期内部相对湿度分布的研究[A];新型建筑材料技术与发展——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新型建筑材料论文集[C];2003年

4 蒋正武;孙振平;王培铭;;水泥浆体中早期内部相对湿度分布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谢燕;吴笑梅;樊粤明;赖小强;赖标来;;混凝土早期温度应力发展及抗裂性能评价[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6 徐德龙;;论水泥工业的科技进步[A];2005年水泥技术大会暨第七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柯科杰;黄仕阶;庄建坤;李桂青;黄耀明;李晓忠;;KJ-JS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性能与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与工程应用[A];2007年全国混凝土外加剂新技术、新产品(转让)交流会会议交流资料[C];2007年

8 蒋元海;张裕民;柳刚;祁建华;张铂;;建筑砂浆应用技术的探讨[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功洲;王玲;;煤矿特殊凿井井壁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柯科杰;李桂青;黄仕阶;庄建坤;柯蕾;黄耀明;;聚羧酸KJ-JS高性能减水剂配制C20~C100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与应用[A];2007'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俊强;石灰石粉作混凝土掺合料的性能研究及机理分析[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0年

2 李建新;高温重构对钢渣组成、结构与性能影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黎鹏平;胶凝材料组成与钢筋混凝土氯离子腐蚀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郭远臣;再生骨料/水泥复合材料干缩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婷婷;基于集料功能设计的水泥石界面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姜从盛;轻质高强混凝土脆性机理与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田q;水泥基电磁防护吸波多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润清;多因素影响下低温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琼;跨断层隧道地震反应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10 石建光;再生骨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林;塑性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指标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陈高锋;钢丝网约束混凝土轴压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赵亮平;高温中纤维矿渣微粉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孟丽峰;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强度影响因素及其固化Pb~(2+)的形态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5 赵畅;海洋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彭超;单向荷载、冻融循环及龄期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强;水性环氧树脂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8 张建波;混凝土孔隙分形特征表征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0年

9 王伟芳;箱梁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研究及应用[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10 任燕;青藏高原地区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变形性能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正武,孙振平,王培铭;高性能混凝土自身相对湿度变化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3年08期

2 李春秋;李克非;陈肇元;;Numerical Analysis of Moisture Influential Depth in Concret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urability Design[J];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年S1期

3 范宏;赵铁军;徐红波;;码头混凝土中的氯离子侵入研究[J];水运工程;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董务民;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水分分布的数学模型[J];力学进展;1986年02期

2 邵富群;刘晓欢;;层析成像法监测粮仓粮食水分分布的仿真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巩效禹;土壤剖面水分分布的数学模型[J];水利水电技术;1989年01期

4 张立新,张虎元,冯珂,王银梅,张咸恭;水泥黄土反复冻融条件下的强度衰减机理[J];冰川冻土;1993年01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s,

本文编号:1150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50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4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