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钢-玄武岩纤维复合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7 23:20

  本文关键词:钢-玄武岩纤维复合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钢-玄武岩纤维复合筋 混凝土框架结构 时程分析 二次刚度 非线性响应


【摘要】:钢-纤维复合筋是一种耐腐蚀、具有稳定二次刚度等特性的新型结构材料。开展了钢-玄武岩纤维复合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研究工作,由复合筋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出发,利用修正Gauss-Radau积分法推导了杆件单元柔度矩阵,并用于框架结构非线性时程响应分析。参考现行规范设计了一个8度区的普通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和一个对比钢-玄武岩纤维复合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比较了两个结构在相同地震输入下结构自振周期变化率、非线性时程响应和杆端出铰时间和位置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多遇和罕遇地震动输入下,配置钢-玄武岩纤维复合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最大弹塑性位移与层间转角等指标比普通钢筋的框架结构有所减小;在罕遇水准的地面运动输入下结构自振周期变化率小于RC框架结构,结构刚度退化和损伤程度更小;杆端出铰时间相对更晚、数量更少且更易形成梁铰塑性耗能机制。钢-玄武岩纤维复合筋可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通过合理配置钢筋与玄武岩纤维的比例能够有效控制框架结构的塑性变形、减小结构残余位移,从而减小重力二阶效应对柱的不利影响,改善结构在大震下的性能,确保大震不倒的安全性能目标。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077)
【分类号】:TU377;TU311.3
【正文快照】: 普通钢筋混凝土应用于水工、海港、化工等恶劣环境时的钢筋锈蚀问题非常严重,而纤维塑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筋与普通钢筋相比具有抗腐蚀性能好、抗拉强度高等特点。采用FRP筋取代钢筋用于混凝土结构是解决钢筋锈蚀的有效方法之一,但FRP筋为脆性材料且弹性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滔,黄宗明;基于有限单元柔度法的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04年02期

2 吴刚;罗云标;吴智深;胡显奇;张敏;;钢-连续纤维复合筋(SFCB)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3 高芳清,金建明,高淑英;基于模态分析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恒;周锡元;阎维明;;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的一些新进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2 杜晓燕;刘岿;张洋;;桥梁损伤检测中曲率模态分析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3 张爱丽;汲生伟;李座振;;柔度曲率差在拱桥拱肋损伤识别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6期

4 陈娟;陈滔;黄宗明;;钢筋混凝土L形柱分析时平截面假定的适用范围[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1期

5 陈滔;陈娟;黄宗明;;不同加载路径对钢筋混凝土L形柱抗震性能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3期

6 任权 ,李洪升 ,郭杏林;基于应变模态变化率的压力管道无损检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7 郭杏林,陈建林;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结构损伤探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罗跃纲;;设备与结构故障智能诊断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王利恒;周锡元;阎维明;涂鸣;;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地震研究;2006年01期

10 黄宗明;王玉芳;陈名弟;杨溥;;梁柱纤维模型在异形截面构件分析中的适用范围[J];重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智深;汪昕;吴刚;;面向重大工程应用FRP若干核心研究问题[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书明;何亮;程关兵;;基于模态分析的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模型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潘维霖;;浅析基于动力特性和神经网络的桥梁结构损伤检测[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陆熙;霍达;;应用曲率模态理论识别实桥模型损伤的研究[A];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第四届获奖工程专栏[C];2005年

5 吴金志;张毅刚;;建筑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的研究与进展[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贾永峰;周骥;;模态理论在空间网格结构无损探伤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白玲;;基于曲率模态法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的敏感参数研究[A];铁道科学技术新进展——铁道科学研究院五十五周年论文集[C];2005年

8 郝建兵;吴刚;吴智深;;基于震后残余位移的结构可修复性研究[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恩平;空间网格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2 狄生奎;基于动力参数的损伤识别及嵌入SMA的钢筋砼结构自监测与自修复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磊;高温高压下金刚石生长的声发射实时动态检测与长大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丁北斗;基于环境激励网架结构的模态分析与损伤识别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曾森;基于精细化数值模拟的悬索桥施工阶段结构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徐典;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与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韩风霞;钢筋混凝土细长柱结构精细化分析模型及动力二阶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阎玉芹;塔式起重机钢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与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王新岐;斜拉桥破损诊断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蒋济同;海洋平台的模态参数识别与损伤诊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胜;基于曲率模态理论研究桥梁损伤诊断的有限元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苗;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爱丽;模态曲率差值法在拱肋健康监测和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4 冯坤;空间钢结构损伤诊断方法研究及噪声敏感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赵虎;基于动力参数的高速铁路桥梁多层次损伤识别与性能评定[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张刚;基于振型小波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佟显能;基于信息融合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8 项莉莉;配筋砌块砌体矩形截面剪力墙滞回性能数值仿真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刘福林;网壳结构的重频模态和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10 幸静;采用转角信息重构的梁式结构损伤识别[D];重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乾;吕志涛;;钢筋混凝土框架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新法[J];东南大学学报;1992年05期

2 郑百林,李伟,张伟伟,贺鹏飞;增强混凝土中FRP包覆筋研究 Ⅱ:力学性能测试[J];复合材料学报;2004年03期

3 叶列平;Asad U Q;马千里;陆新征;;高强钢筋对框架结构抗震破坏机制和性能控制的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年01期

4 吴刚;罗云标;吴智深;胡显奇;张敏;;钢-连续纤维复合筋(SFCB)单向拉伸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9年01期

5 罗云标;吴刚;吴智深;张敏;胡显奇;;钢-连续纤维复合筋(SFCB)增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初探[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9年01期

6 罗云标;吴刚;吴智深;胡显奇;田野;;钢-连续纤维复合筋(SFCB)的生产制备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9年01期

7 薛伟辰,周氐,吕志涛;混凝土杆系结构滞回全过程分析[J];工程力学;1996年03期

8 黄宗明,陈滔;基于有限单元柔度法和刚度法的非线性梁柱单元比较研究[J];工程力学;2003年05期

9 刘毅,魏巍,王志军,白绍良;采用截面分层及弧长法的钢筋混凝土杆系结构非线性分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10 陈滔,黄宗明;钢筋混凝土框架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研究进展[J];世界地震工程;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建斌;陈原;王安妮;卢毅;王得文;;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综合因素老化试验方法的研究[J];华北电力技术;2012年08期

2 冯勋欣,冯兵,张静萍;随机短纤维复合材料微结构力学分析[J];机械工程材料;2000年01期

3 Wilm F.Unckenbol ,张彦儒;新型纤维复合悬臂座椅支承梁的开发[J];国外机车车辆工艺;2004年05期

4 钟飞;黄丰;张春雷;朱波;;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损伤检测[J];广东电力;2011年12期

5 庞士顺;桂和怀;黄成云;;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施工工艺[J];电力建设;2010年05期

6 吴云兴;纤维复合技术的新里程碑[J];国外机车车辆工艺;1997年02期

7 ;新产品信息[J];制冷技术;1989年01期

8 张五洲;周泽;孟宪彬;余海明;王红辉;;浅谈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设计与制造[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14年02期

9 陈剑雄;碳纤维复合建材的开发与研究[J];中国搪瓷;2001年04期

10 刘博;许佳;杨威;张宇鹏;;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工频参数测量及分析[J];电工技术;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强;;对《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有关纤维复合材的个别条款的探讨[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泰基;马玉荣;齐利民;;金纳米粒子-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结构的合成及其生物传感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罗云标;吴刚;吴智深;王燕华;王焰;;钢-连续纤维复合筋(SFCB)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研究[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勋;谢世杰;刘冠;;制造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关键技术探讨[A];2012年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云南省分册)[C];2012年

5 李卫;朴东学;齐笑冰;李慧玉;;铜基碳纤维复合铸造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A];第二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1993年

6 朱平;王小兵;;多毡层玻璃纤维复合针刺毡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环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秋美;;Viloft纤维复合双罗纹针织物舒适性研究[A];2005现代服装纺织高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黄穗欢;;关于纤维复合材加固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应用的探讨[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高翔;朱波;;碳纤维复合芯铝绞线导线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吴元和;高明霞;刘永锋;潘洪革;;硫/碳纤维复合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领山;碳纤维复合芯导线项目开工[N];邯郸日报;2008年

2 记者胡涛;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技术再突破[N];华北电力报;2009年

3 记者 郑惠华 通讯员 陈雪辉 冯广信;硅谷公司“碳纤维复合芯导线项目”通过国家“863计划”专家组评审[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4 王洪辉;远东碳纤维复合导线通过国家节能产品认证[N];国家电网报;2010年

5 通讯员 张兮 蔡会学 孙继权 记者 梁梦勋;霸州碳纤维复合芯导线 项目填补国内空白[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张兮 蔡会学 孙继权;霸州市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生产项目填补国内技术空白[N];廊坊日报;2010年

7 记者 白雪峰 通讯员 白雪梅;我省首条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在阳泉投运[N];山西日报;2011年

8 记者 张剑雯;我省首条碳纤维复合芯输电线路在阳泉投运[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9 陈骞;新疆首条220千伏碳纤维复合导线投运[N];国家电网报;2011年

10 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杨其明 刘奎;专家研讨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产业化与应用[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昆华;大变形制备Ag/Ni纤维复合电接触材料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微微;“球—棒”状短碳纤维复合增强体设计及其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谢云飞;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综合性能的试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2 薛友祥;陶瓷纤维复合微滤膜制备及性能表征[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陶进;ACCC导线碳纤维复合芯棒声发射检测[D];南昌航空大学;2013年

4 黄杨生;构树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5 张娜;低热导率硅酸铝纤维复合隔热材料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漏卫娟;纤维复合Cu-Ag合金组织与导电性能的关系[D];浙江大学;2006年

7 胡松喜;连续式蒸汽爆破对PBS/植物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魏晗兴;碳纤维复合材料导线芯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尤洁;碳纳米管接枝碳纤维复合增强体的制备[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54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54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0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