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面参数对顺层岩质边坡地震动力破坏过程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层面参数对顺层岩质边坡地震动力破坏过程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顺层岩质边坡 非贯通层面 地震 FLAC/PFCD耦合计算 动力稳定性
【摘要】:建立3组含有非完全贯通层面和正交次级节理的顺层岩质边坡数值模型,运用FLAC/PFC2D耦合计算方法进行了地震动力破坏过程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证明:非贯通层面部分在水平地震动力作用下,同时存在张拉和剪切两种破坏模式。非贯通层面部分的强度和层面贯通率对顺层边坡地震动力稳定性的影响十分明显,控制着边坡产生破坏的临界地震动力输入幅值以及产生破坏后边坡的破坏范围大小。贯通层面部分的抗剪强度(即贯通层面的摩擦角)对边坡地震动力稳定性和破坏范围的影响很小,只有在顺层边坡内部所有岩层层面均完全贯通的前提下才能转变为边坡稳定性主控因素。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K12B09)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0引言顺层岩质边坡是最早被学者们所研究的一类潜在危险边坡,目前对其地震动力破坏机理的研究主要以块体滑动模式为主。块体滑动模式认为,由于层面的出露,使得顺层岩质边坡的层面成为潜在的破坏面,在地震动力作用过程中,层状岩体可以沿某一层面产生剪切破坏和滑动位移[1-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殷跃平;;汶川八级地震滑坡特征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1期
2 殷跃平;;汶川八级地震滑坡高速远程特征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2期
3 李海波;肖克强;刘亚群;;地震荷载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安全系数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12期
4 祁生文;;考虑结构面退化的岩质边坡地震永久位移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5 何铮;徐卫亚;石崇;李明卫;赵谊;;顺层岩质高边坡地震变形破坏机制三维数值反演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海林;黄润秋;郑颖人;唐晓松;;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安全评价的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2 许江波;郑颖人;叶海林;冯夏庭;;埋入式抗滑桩支护地震边坡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3 许江波;郑颖人;叶海林;;土质及软岩边坡地震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4 陈晓利;冉洪流;祁生文;;1976年龙陵地震诱发滑坡的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8年02期
5 陈晓利;冉洪流;祁生文;;1976年龙陵地震诱发滑坡的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6 金爱兵;孙金海;高永涛;;边坡动力响应主导频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模拟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陈晓利;周本刚;冉洪流;王明明;;汶川地震中擂鼓镇地区的滑坡崩塌规律及预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6期
8 崔英明;刘家敏;;强震区桥台滑移变位特性及趋势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9 史石荣;陈林杰;余超;;基于强度折减法的高烈度地震区边坡稳定性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郑颖人;叶海林;黄润秋;李安洪;许江波;;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探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强;吴事贵;苏玉杰;;映秀至卧龙公路沿线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2 郑颖人;叶海林;黄润秋;唐晓松;;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探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3 许冲;戴福初;徐锡伟;;汶川地震滑坡灾害研究综述[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4 许冲;戴福初;姚鑫;赵洲;肖建章;;基于GIS与确定性系数分析方法的汶川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5 崔芳鹏;胡瑞林;殷跃平;许强;张明;;纵横波时差耦合作用的斜坡崩滑效应离散元分析——以北川唐家山滑坡为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6 崔芳鹏;胡瑞林;殷跃平;许强;张明;;地震动力作用触发的斜坡崩滑高差效应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7 张年学;李晓;李守定;赫建明;;地震极震区岩体滑坡滑动面振动破坏形成与稳定性评价的探讨[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泰丽;周爱国;冯小铭;田福金;;“5·12”汶川地震地质灾害链生规律浅析——以安县为例[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瑛;成余粮;李长顺;廖维;罗明;;汶川地震灾区地震前后地质灾害发育对比研究[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亮;魏昌利;莫家伟;李鸿雁;钟金先;;汶川地震灾区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分区与地质灾害分布研究[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华;秦岭山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2 陈涛;山区机场高填方地基变形及稳定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王树丰;汶川地震滑坡微型桩防治工程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李秀珍;潜在滑波的早期稳定性快速判识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徐光兴;地震作用下边坡工程动力响应与永久位移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闫亮;龙门山活动构造与汶川地震地表破裂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赵体;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临界加速度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田小甫;太原晋阳大佛边坡岩体风化分级及地震稳定性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刘晓;汶川地震区斜坡动力反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10 王涛;汶川地震重灾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晶晶;地震力和地下水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D];西华大学;2011年
2 张克利;基于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的三维边坡稳定性与破坏模式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曹鹤;云南省盈江地区地震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张森;顺层岩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和稳定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刘积魁;云冈石窟9、10窟三维稳定性分析与地震动力响应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6 李松;震后公路边坡崩塌灾害分类与形成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崔坤燕;堆积体路基修筑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8 徐江;茂县羊坪滑坡“5·12”地震触发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张健楠;沟道内堰塞体溃决形成泥石流的机理及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侯艳玲;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恩子坪1~#滑坡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培风;水塔的竖向与水平地震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2年03期
2 陈玲玲,陈敏中,钱胜国;岩质陡高边坡地震动力稳定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年01期
3 钱培风;竖向地震力[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3年02期
4 姜云;尹金平;;华蓥山溪口滑坡—碎屑流[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2年02期
5 王思敬,张菊明;边坡岩体滑动稳定的动力学分析[J];地质科学;1982年02期
6 王思敬;薛守义;;岩体边坡楔形体动力学分析[J];地质科学;1992年02期
7 殷跃平;;汶川八级地震地质灾害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4期
8 许强;黄润秋;;5.12汶川大地震诱发大型崩滑灾害动力特征初探[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6期
9 黄润秋;裴向军;李天斌;;汶川地震触发大光包巨型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6期
10 殷跃平;;汶川八级地震滑坡特征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圣国;叶永;杨俊晓;;顺层岩质边坡临界坡长求解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6年S2期
2 程圣国;方坤河;罗先启;刘德富;;基于岩体刚度的顺层岩质滑坡破坏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06年S2期
3 何忠明;卢敦华;;基于拉格朗日差分法的顺层岩质边坡弱面注浆效应分析[J];勘察科学技术;2008年01期
4 刘春波;敖建辉;;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4期
5 李文森;;确定顺层岩质边坡范围的上下限值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27期
6 冯君;周德培;江南;杨涛;;顺层岩质边坡顺层滑动岩体范围分析[J];山地学报;2007年03期
7 牛双建;东兆星;李顺波;杨大方;;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综合分析[J];四川建筑;2008年05期
8 张天友;;论岩质顺层边坡的稳定性与放坡坡率的关系[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9 欧阳吉;郑爽英;张继春;郭学彬;肖正学;宋小林;;爆破作用对软弱夹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试验研究[J];爆破;2009年01期
10 罗刚;胡卸文;张耀;;平面滑动型岩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贾俊;黄润秋;巨能攀;赵建军;李果;;强震作用下陡倾顺层岩质边坡失稳机制研究[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崔芳鹏;胡瑞林;殷跃平;许强;张明;;地震动力作用触发的斜坡崩滑高差效应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程圣国;叶永;杨俊晓;;顺层岩质边坡临界坡长求解研究[A];第二届湖北省力学学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水林;李春光;雷远见;葛修润;;顺层岩质边坡稳定分析与渗流影响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茜;地震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李俊;湖南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及处治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强;基于位移信息的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2 张森;顺层岩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和稳定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朱冬;地震力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孙文;顺层岩质边坡抗震技术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5 高乐;地震耦合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6 王运超;降雨条件下顺层岩质边坡致灾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贾俊;强震作用下陡倾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响应分析及失稳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于龙;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地震响应与变形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9 蒋先贵;绵竹市文家沟滑坡过程三维离散元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姚平;竹城公路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及工程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61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61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