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新型冷成型钢承重组合墙体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0 01:23

  本文关键词:新型冷成型钢承重组合墙体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型冷成型钢承重组合墙体 抗剪性能 试验研究 数值模拟 简化计算


【摘要】:冷成型钢结构住宅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具有轻质高强,环保节能,施工速度快等优势,在欧美、澳洲和日本等地区已广泛应用于低层住宅。我国对冷成型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晚,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将传统的低层冷成型钢结构体系扩展为多层体系更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本课题组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层轻钢建筑的新型冷成型钢结构承重组合墙体结构。本文采用足尺试验和数值模拟对其抗剪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抗剪承载力提出简化计算方法,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对12片足尺墙体试件进行了有竖向力的水平单调加载和有竖向力的水平低周往复加载,考察覆板材料、立柱截面、螺钉边距、覆板厚度等因素对其抗剪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到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承载能力、位移、抗剪强度和延性等参数,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墙体破坏源于螺钉连接失效,最终由于失效螺钉过多导致墙体破坏; (2)覆双层石膏板墙体试件极限承载力比覆单层石膏板试件提高55.96%;(3)位于底层的玻镁板由12mmm增加到15mm,墙体试件极限承载力提高22.77%;(4)立柱截面和墙板单元拼接处螺钉边距对组合墙体抗剪承载力影响很小; (5)玻镁板与石膏板共同作为覆板材料,比只采用石膏板作为覆板材料,墙体承载力有明显提高,但延性会下降。2、利用OpenSeeS对组合墙体试件进行抗剪性能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可知:本文建模方法可以准确得到新型冷成型钢承重组合墙体的极限承载力,最大误差在10%以内,并且Pinching4材料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自攻螺钉连接复杂的滞回特性,利用OpenSeeS模拟得到的滞回曲线具有明显的“捏缩效应”,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模型正确性得到试验充分验证的基础上,对立柱间距、螺钉间距等因素进行了变参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立柱间距由600mm变为400mm对组合墙体抗剪性能没有明显影响;(2)墙体抗剪承载力主要与墙板四周螺钉的间距有关,而与墙板中部立柱上螺钉间距的关系很小。3、通过分析此新型冷成型钢组合墙体抵抗水平剪力的传递机理和破坏模式,对组合墙体进行合理简化,采用整体分析方法和类比螺栓偏心受剪(弹性分析方法和极限强度分析方法)这两种方法推导出组合墙体抗剪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其中,整体分析方法结合本试验中试件破坏现象和数值模拟结果,做出了合理改进,即认为边柱螺钉参与承担水平剪力,忽略墙板中间立柱上螺钉的作用,简化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比值在0.88—1.11之间;弹性分析方法和极限强度分析方法借鉴螺栓群偏心受剪的计算方法,将组合墙体视为受到水平偏心剪力的螺钉群进行分析,其中,弹性分析方法计算结果偏小,最大误差为21%;极限强度分析方法计算结果偏高,最大误差为19%。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39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勇强,李海英;高强砖组合墙体抗侧力研究[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周绪红;石宇;周天华;狄谨;;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组合墙体受剪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6年03期

3 阿肯江·托呼提;秦拥军;亓国庆;;木柱梁-土坯组合墙体非线性数值计算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4 陈科;;低层轻钢住宅组合墙体研究现状与展望[J];安徽建筑;2008年02期

5 ;加拿大木业协会 木骨架组合墙体受青睐[J];住宅产业;2009年12期

6 陆孟略;;多层砖混建筑组合墙体设计[J];住宅科技;1989年08期

7 邬瑞锋,阿肯江,沈全锋,奚肖凤,张毅斌,李庆刚,薛宏伟;组合墙体轴心受压极限承载力[J];建筑结构;2000年10期

8 吴佐民;;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的应用展望[J];住宅产业;2006年05期

9 吴佐民;;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的应用展望[J];住宅产业;2007年05期

10 刘锡军;姚雪建;孔德伟;杨芳;;考虑节点转角的组合墙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兆华;陈忠范;陆盛菊;刘宏欣;;组合墙体的弯曲承载能力[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2 郑勇强;梁建国;沈蒲生;;高强砖组合墙体低周反复荷载试验[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3 刘晶波;李杰;徐宏艳;胡永生;;组合墙体中M形截面柱的承载力试验研究[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张望喜;梁建国;;高强页岩砖组合墙体抗侧承载力计算初探[A];现代砌体结构——2000年全国砌体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田玉滨;唐岱新;;组合墙体的承载力计算方法[A];现代砌体结构——2000年全国砌体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赵根田;赵雅丽;张晓宇;;冷弯薄壁C形钢组合墙体的抗震性能[A];第四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7 冯雅;;木骨架组合墙体的节能与热工设计[A];全国建筑节能技术与设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黄幼华;张望喜;;带钢筋混凝土翼缘组合墙体抗侧承载力试验[A];现代砌体结构——2000年全国砌体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边超;程睿;金声;蓝宇;董莉;;大开洞冷弯薄壁型钢组合墙体抗剪性能及承载力计算方法[A];钢结构工程研究(十)——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4届(ISSF-2014)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0 王倩;李念平;曾德军;龙激波;;竹材组合墙体构件热湿耦合迁移特性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超;超轻钢住宅构筑健康生活[N];建筑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宇;水平地震作用下多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的抗震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丽婷;核电站结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体面内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2 于强;冷成型钢组合墙体受剪与轴压力学性能数值模拟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3 许阳;新型冷成型钢承重组合墙体抗剪性能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4 梁丰菊;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组合墙体抗侧移刚度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于正宁;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组合墙体的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严小霞;轻钢龙骨组合墙体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宁建中;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组合墙体抗侧性能分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于莹;新型轻钢组合墙体受压承载力研究[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10年

9 赵雅丽;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组合墙体抗震性能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10 汪f3;冷弯薄壁型钢组合墙体抗剪承载力有限元模型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64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64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3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