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性能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性能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钢筋混凝土梁 抗冲击行为 裂缝形式 裂缝发展 惯性效应 抗冲击承载力 剪力分布
【摘要】:在前期无腹筋梁抗冲击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冲击性能,利用落锤试验机对一组简支配箍钢筋混凝土梁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冲击锤重、冲击速度和冲击能量及二次冲击下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冲击行为。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各试件在冲击过程中裂缝的发生、发展直至破坏的全过程。与静力荷载下对比试件及冲击下无腹筋梁裂缝形态明显不同,在冲击荷载下本研究中配箍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分布出现随冲击能量的提高向冲击点局部集中的明显趋势,在较高能量下梁在冲击点附近发生剪切破坏。详细分析了冲击力、支座反力和位移时程曲线以及冲击力-位移曲线和支座反力-位移曲线的特征。为了分析冲击过程中梁的惯性力分布特点,采用大量程加速度计对冲击过程中沿梁长度方向不同位置的加速度响应进行了测量,由于惯性力的影响,梁的剪力分布发生明显改变。通过分析惯性力对梁的冲击响应的影响,对梁的抗冲击承载力的代表值进行了讨论。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大学建筑安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90715033)以及培育项目(91015007)
【分类号】:TU375.1
【正文快照】: 引言钢筋混凝土梁作为混凝土结构最基本的构件之一,在人为灾害(如恐怖袭击)和自然灾害作用下均可能承受冲击荷载的作用。认识和把握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冲击等强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性能是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针对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冲击行为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皋;混凝土大坝抗震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Ⅱ)[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5年01期
2 张宝超;潘景龙;姜洪斌;;FRP约束混凝土快速荷载下的强度计算[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8期
3 张宝超,潘景龙,姜洪斌;FRP约束混凝土快速荷载下的强度计算[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8期
4 闫东明;林皋;;混凝土动态拉伸试验及其数据分析方法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闫东明;林皋;徐平;赵凤遥;;混凝土双轴动态试验及其数据处理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6 孟益平;巫绪涛;汪忠明;杨伯源;;超声法研究混凝土动态损伤实验[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张育宁;方秦;刘小斌;候晓峰;;高强高掺量钢纤维混凝土动力性能的SHPB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6年07期
8 祁佳睿;苏幼坡;刘煜;倪国崴;;考虑应变速率影响的混凝土动态特性的研究[J];混凝土;2010年02期
9 石妍;;混凝土动荷载的试验方法与特性研究综述[J];红水河;2009年01期
10 周晓青;郝洪;李忠献;;地下建筑遭受恐怖爆炸袭击的数值模拟[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嘉;钢纤维混凝土劈拉强度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艾士刚;基于细观结构的液体橡胶基混凝土破坏机理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曹吉星;钢纤维混凝土的动态本构模型及其有限元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立闻;活性粉末混凝土高温后动力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李敏;材料的率相关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罗景润;PBX的损伤、断裂及本构关系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1年
7 吕培印;混凝土单轴、双轴动态强度和变形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8 晏启祥;有横缝高拱坝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D];四川大学;2002年
9 肖诗云;混凝土率型本构模型及其在拱坝动力分析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10 罗章;中应变率下钢纤维混凝土的本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峰;顾祥林;匡昕昕;印小晶;;高应变率下建筑钢筋的本构模型[J];建筑材料学报;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炜;测量钢筋混凝土梁实际工况的一种新方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2 张媛媛,郭东,令狐可,李浩;动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3 崔国海,马利伟;钢筋混凝土梁开裂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安徽建筑;2003年04期
4 王锋;浅谈现浇钢筋混凝土梁的起拱[J];安徽建筑;2003年04期
5 邓苗毅,徐建国,赵斌;钢筋混凝土梁结构状况的系统识别方法[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赵志洲,孙维丰;钢筋混凝土梁健康状况快速动态测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裴勇;梁高对钢筋混凝土梁抗剪强度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5年13期
8 郑慧洁;关于钢筋混凝土梁、板裂缝的原因及措施[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潘勇斌;浅析如何优化钢筋混凝土梁高取值[J];山西建筑;2005年08期
10 匡亚川,欧进萍;内置纤维胶液管钢筋混凝土梁裂缝自愈合行为试验和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祖东;师忠杰;;钢筋混凝土梁的研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炎圣;陆新征;江见鲸;;钢筋混凝土梁落锤实验有限元模拟与分析[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邱兆国;梁力;张凤鹏;;含多类损伤钢筋混凝土梁安全性评价方法及载荷影响研究[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3年
4 任晓丹;;基于损伤理论的钢筋混凝土梁剪切破坏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冯淑芳;陈灿寿;王明洋;;低速冲击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多阶段离散模型研究[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谢靖中;李国强;江欢成;王国俭;;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均质材料本构等效[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7 刘军;王克信;郁时炼;彭维斌;;钢板—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梁对比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8 阎西康;陈晓;陈培;;海水腐蚀下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9 马淑娜;刘新宇;马林建;张晓;;常规武器在土中二次爆炸后对钢筋混凝土梁的动力响应分析[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刘卫东;郑七振;;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加固对比试验研究[A];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与钢筋混凝土打交道的女学者[N];黑龙江日报;2004年
2 朱宏;浅析钢筋混凝土梁裂缝成因及处理方法[N];晋中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亚平;钢筋混凝土梁损伤诊断的振动模态分析方法[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刘永光;混凝土等效断裂韧度的计算模式与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的诊断方法[D];天津大学;2007年
3 刘平;配置HRB500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及理论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4 万海涛;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抗震性能试验及其基于变形性能的参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于磊;大尺寸钢筋混凝土梁受剪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徐福泉;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静载性能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1年
7 孟一;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8 范国玺;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动态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梁金福;CFRP板条嵌入式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梁抗弯试验与理论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10 蒋元平;CFRP加固RC梁变形性能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伟业;局部无粘结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盛利;爆炸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动力响应数值模拟[D];湖南大学;2007年
3 王红亚;钢筋混凝土梁的火灾及加固修复试验及理论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4 黄兴龙;自动元胞机在钢筋混凝土梁冲击仿真试验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李可;高铁用细晶粒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的数值分析及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崔晓明;外粘钢钢筋混凝土梁极限状态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高鑫;钢筋混凝土梁的火灾及加固修复试验及有限元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8 柳世涛;受腐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崔满;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杨福林;钢筋混凝土梁钢筋和砼之间粘结强度与承载力关系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67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67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