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上海城市多尺度时空地理信息大数据库研究和应用

发布时间:2017-11-10 22:09

  本文关键词:上海城市多尺度时空地理信息大数据库研究和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地理数据库 自动缩编 符号化方法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空间地理信息应用越来越广、作用越来越大。对于政府管理与领导决策来说,科学布局、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国土空间、有效推进重大工程建设、保护资源、应急救援、城市管理等诸多方面都离不开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在描述地理分布、空间区位、趋势分析等方面生成的地图具有文字无法比拟的优势,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和可视性,已成为政府科学管理和决策重要工具。扼要分析了地理数据库的概念和当前社会对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据此研究了以地理要素符号化表达为核心地理数据库的构建和维护方法,通过地理信息语义表达等技术解决了多环境、多层次、多级别的地理信息在线应用等实际问题,极大地拓宽了地理信息的应用深度和广度。
【作者单位】: 上海市测绘院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分类号】:TU984;P208
【正文快照】: 0引言上海城市多尺度时空地理信息大数据的建设是在国家推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上海智慧城市3年行动计划大背景下开展建设的,其主要目标就是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理数据库,从而满足地理信息网络化服务的需求,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用数据库 管理空间数据早在本世纪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余德贵;吴群;;基于碳排放约束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研究及其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8期

2 金忠民;;上海节约集约土地资源的生态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荣钦;陈志刚;黄贤金;钟太洋;揣小伟;赖力;张墨逸;;南京大学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2012年12期

2 余光英;员开奇;;基于土地发展潜力的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3 向芸芸;蒙吉军;;基于生态效益的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优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10期

4 王佳宁;;合理应用混合用地,适应城市发展需求[J];上海城市规划;2011年06期

5 刘旭辉;;城市生态规划综述及上海的实践[J];上海城市规划;2012年03期

6 杨柳;;生态适宜度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上海南桥新城总体规划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2年06期

7 赵荣钦;黄贤金;钟太洋;揣小伟;;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碳效应评估及低碳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17期

8 Zhao Shuqin;;Optimization and Control in the Low-carbon Reclamation of Damaged Land in Mine Areas[J];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4年04期

9 曾好;董利民;;基于低碳背景下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14期

10 石忆邵;吴婕;;资源紧约束背景下上海城乡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J];上海城市规划;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超荣;屠李;;基于城市生态空间维护的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分析与优化[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生态规划)[C];2012年

2 黄珏;;转型要求下上海工业用地规划与管理的创新思考[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3 张超荣;屠李;黄闯;吴亚伟;代晓辉;李星银;;“生态规划”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以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总体规划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园区规划)[C];2013年

4 陈银蓉;梅昀;黎孔清;;土地利用变化、利用管理与城市碳排放研究进展与展望[A];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广为;中国碳排放强度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动态效应建模[D];天津大学;2012年

2 王建英;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桂波;基于碳排放效应的关中地区土地利用结构效率评价及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2 张超荣;基于城市生态空间维护的土地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琳;运城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4 吴仕海;重庆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低碳优化调控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5 袁丽霞;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周浩;低碳理念下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7 向毓;基于碳排放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8 曲艺;基于生态用地约束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李阳;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CO_2排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易舟;基于能源消费的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碳足迹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陈笑筑;;毕节地区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数据转换与指标分解方法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2 倪绍祥;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土地资源管理[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6期

3 刘兆顺;李淑杰;;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以重庆万州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7期

4 顾朝林;谭纵波;刘宛;于涛方;韩青;刘合林;戴亦欣;刘志林;郑思齐;;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3期

5 王世忠;刘卫东;曹振宇;;基于NSGA-Ⅱ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研究——以舟山市定海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0年02期

6 邓祥征;韩健智;战金艳;赵永宏;;农田碳汇管理策略及其效果评价(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9年05期

7 居玲华;石培基;;基于Markov和GM(1,1)模型的土地利用结构预测[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9年02期

8 李颖;黄贤金;甄峰;;江苏省区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S2期

9 彭建超;徐春鹏;吴群;余德贵;陈健;;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分异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2期

10 汤洁;毛子龙;王晨野;徐小明;韩维峥;;基于碳平衡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J];资源科学;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纳,周星,刘丽芬,吴剑锋;关于美中基础地理信息产品及其分发模式的思考[J];北京测绘;2003年04期

2 ;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近期成立[J];地理信息世界;2004年02期

3 本刊编辑部;;《地理信息世界》丰富多彩[J];地理信息世界;2005年06期

4 王延亮;储晓雷;;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模式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年02期

5 陈建军;;地理信息物联网时代[J];国土资源导刊;2010年02期

6 花存宏;蒋志欣;;浙江省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策略[J];浙江国土资源;2010年02期

7 ;《地理信息世界》征稿启事[J];地理信息世界;2010年02期

8 陈建军;;互联网时代地理信息为何保密[J];国土资源导刊;2010年06期

9 ;关于开展《地理信息世界》2008~2010年度优秀论文评审活动的通知[J];地理信息世界;2010年03期

10 ;2010地理信息世界总目次[J];地理信息世界;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献;田震;肖京国;贾建军;李改肖;;面向水下应用的海洋地理信息制图表示研究[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齐清文;;地理信息科学方法论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罗名海;;武汉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践[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4 申健;生力杰;平安;张霞;;基于地理信息的电信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第十六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张红卫;陈怀亮;张弘;刘爱华;;基于地理信息的河南省风能资源时空分布及利用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甘泉;刘建川;;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2分会场-测绘服务灾害与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建利;;激光雷达快速获取地理信息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文江敏;;互联网上地理信息发布现状简析[A];全国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研讨交流会专辑[C];2003年

9 何建邦;蒋景瞳;;我国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回顾与思考[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宁镇亚;;浅谈地理信息的安全保护问题[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卿邋张秋义;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确定今年工作要点[N];中国测绘报;2008年

2 记者 王瑜婷;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N];中国测绘报;2010年

3 郑一 张德科;潍坊扎实开展地理信息市场整治工作[N];中国测绘报;2010年

4 记者 曾革楠;全国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回头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5 记者 王军国;河北省开展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回头看”行动[N];中国测绘报;2011年

6 朱小玲;广西部署地理信息市场 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N];中国测绘报;2011年

7 记者 唐广生;广西建立地理信息市场监管长效工作机制[N];广西日报;2011年

8 国家测绘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 徐永清 乔朝飞;地理信息地理国情监测的主体[N];中国测绘报;2011年

9 杨彬镛 陈一青;丽水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挂牌[N];中国测绘报;2011年

10 本报评论员;夯实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基石[N];中国测绘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成燕辉;符合共享和一致性原则的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刘嵘;集群式网格地理信息服务注册中心的构建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3 田文文;基于自发地理信息的空间数据变化发现与更新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王红;基础地理信息地形数据库信息量度量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吴升;分布式GIS组件平台的研究与实践[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1年

6 王兴玲;基于XML的地理信息Web服务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7 李勤超;基于本体的地理信息语义转换模型与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8 邢汉发;面向更新的网络化空间标报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茹兰;基于地理本体的地理信息语义表达与查询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吴多朋;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层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连伟;地理信息交换共享系统研究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阳;政府网站地理信息发布技术研究与实践[D];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07年

5 江晖;数字南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6 柳贺;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框架建设与应用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7 陈静;青岛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设计与实践[D];清华大学;2009年

8 刘俊洋;北京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理论与实践[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9 岳志兰;基于地理信息本体的语义转换[D];山东大学;2012年

10 马琳贺;自发地理信息对旅游者感知与行为的表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68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68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9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