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深基坑工程桩锚支护数值分析
本文关键词:某深基坑工程桩锚支护数值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深基坑 桩锚支护 土压力 侧向变形 数值分析
【摘要】:依托唐山某深基坑工程,考虑桩锚土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有限差分数值分析软件FLAC3D模拟分析了土压力、桩身位移和弯矩随开挖进程的变化规律,以及锚杆倾角和桩嵌固深度对坑壁土体侧向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开挖结束后,桩身最大水平位移和桩身正弯矩最大值均出现在0.85 H(H为开挖深度)处,负弯矩最大值出现在1.3 H处;桩长范围内主、被动土压力最大值均出现在1.3 H处,而不是桩底;桩嵌固深度为0.5 H时,即可满足变形控制和基坑整体稳定性要求,锚杆倾角宜取为5°~25°,且不宜超过30°。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河北建设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秦皇岛市建筑设计院;
【分类号】:TU753
【正文快照】: 近年来,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中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地铁车站、地下商场等深基坑工程呈现高密度、高难度趋势,周围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对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桩锚支护形式在我国得到了持续广泛的应用,与其他支护形式相比具有支护空间小、施工方便、遗留问题少等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秦艳婷;王士杰;杜光乾;朱常志;;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桩间距的确定[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2 马平;秦四清;张勇;邹登亮;;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主动区土压力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2期
3 胡荣光;魏丽敏;;入土深度和预加力对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及内力的影响[J];铁道建筑;2007年12期
4 吴文,徐松林,周劲松,吴玉山,秦高胜;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年03期
5 贺美德;乐贵平;刘军;王梦恕;张顶立;;奥林匹克公园某基坑围护结构受力和变形特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波,曾浪;复合土钉支护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2 刘振青,薛晓霞,何亚伯;轻型井点降水在桥梁基坑开挖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3 刘杰;孙志亮;付宝亮;;重力式水泥搅拌桩挡土墙稳定性的分析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4 李大华,杨雷;土层锚杆基础的设计与施工[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5 陆东;李凡;;深基坑桩锚支护有限元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6 檀斌;高压旋喷桩在低桩承台施工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5年01期
7 刘鹏;;家乐福时代广场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的选择与优化[J];安徽建筑;2009年02期
8 陶宁生;;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现状分析[J];安徽建筑;2009年03期
9 熊智彪;王启云;陈振富;欧阳中意;龙作颖;;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土层预应力锚索工作性能测试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年04期
10 刘承训,林羽;软基深基坑支护方案的优选[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杰;杜秋男;孙海峰;;螺旋锚极限抗拔承载力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胡浩军;王元汉;;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模拟仿真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强;张晓科;李厚恩;;考虑水压效应的基坑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4 黄辉;晏长根;;深基坑工程渗漏防治[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生聚山;武盈盈;;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6 武盈盈;陈瑞昌;;浅议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影响因素[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7 王伟良;任晓崧;;大型实验室基础基坑围护方案的综合比较[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8 李国峰;李东;;城市下穿道路逆作法设计[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王立军;王铁成;李雪飞;;排桩内支撑支护系统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彭明祥;郑吉成;李君;周继文;赵继平;;中钢国际广场超深等厚水泥土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颖轶;基坑支护体系地震灾变特性及结构损伤状态评价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徐杨青;深基坑工程优化设计理论与动态变形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张旭辉;锚管桩复合土钉支护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周东;基坑支护工程遗传优化设计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5 唱伟;超深基坑若干问题的研究及工程实践[D];吉林大学;2004年
6 张海涛;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方案优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李维涛;深基坑工程三维仿真分析系统开发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李连祥;冲积地层的开挖与支护设计及工程决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9 郑卫锋;深基坑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力学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胡琦;超深基坑水、土与围护结构相互作用及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永贤;复合土钉支护深基坑工程工作特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钊;桩—锚杆支护结构可靠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朱翔;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设计与开挖有限元模拟[D];郑州大学;2009年
4 齐有军;东大秦皇岛分校实验楼深基坑支护变形控制与数值模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张庆;干取土矩形咬合桩变形机理及其在软土区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杜西岗;具有减压平台的土钉支护结构的工作机理与稳定性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7 牛中元;邯郸市某深基坑桩—锚支护的数值模拟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8 何健;基于FLAC~(3D)的桩锚与土钉联合支护结构的数值计算[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曹瑞钠;砂土地区桩锚支护结构技术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10 贾力涛;桩锚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及变形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院成;郭呈祥;叶永峰;;基于水平土拱效应的排桩支护结构合理桩间距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2 耿建勋;耿永常;张克绪;;水平土拱效应在护壁桩设计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3 贾海莉,王成华,李江洪;基于土拱效应的抗滑桩与护壁桩的桩间距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4年01期
4 樊向阳,莫群欢,张继红,夏群,陈波;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J];工程地质学报;2005年01期
5 魏琅;高层建筑深基坑边坡支护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工程地质学报;1994年02期
6 李好,周绪红;深基坑桩锚支护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张强勇;弹性地基梁杆系有限元法在深大基坑工程支护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学报;2005年03期
8 王成华,陈永波,林立相;抗滑桩间土拱力学特性与最大桩间距分析[J];山地学报;2001年06期
9 郑磊,殷坤龙,简文星,桂树强;抗滑桩设计中关于确定桩间距问题的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年06期
10 夏雄;一种深基坑支护桩间距的确定方法[J];铁道建筑;2005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军;基坑支护现场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得源;;高压喷射扩大头锚索单边斜拉桩锚支护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11期
2 张凌云;王智勇;赵鹰军;;桩锚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计算与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3 余东明;刘志钦;;预应力混凝土桩锚支护对近邻建筑变形的影响[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梅钢;徐能雄;欧阳晓安;;基于开挖中位移控制的桩锚支护结构优化设计[J];岩土工程界;2009年01期
5 陈敏;;桩锚支护设计中一个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姚爱国;基坑桩锚支护设计新方法[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0年05期
7 徐勇;杨挺;王心联;;桩锚支护体系在大型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8 梅钢;徐能雄;;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研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4期
9 朱吕俊;陈可伟;殷宁萍;张强;;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施工工艺研究[J];建筑施工;2009年06期
10 丁宝贵;;桩锚支护施工过程中支护桩桩顶的位移监测与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叶观宝;安新;何志宇;高彦斌;马冬梅;刘小平;;软土堤岸桩锚支护体系受力变形特性数值分析[A];中国老教授协会土木建筑(含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九届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庆军;于克萌;;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七辑)[C];2006年
3 王瑞芳;李枨;甘泉;;多方案支护结构在某基坑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冯玉芹;董忠厚;张飞;;两级基坑工程变形监测与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智勇;桩锚支护体系的内力和位移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2 齐平;基坑桩锚支护体系的有限元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08年
3 陈娟;基坑桩锚支护体系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冯思归;桩锚支护在永济热电厂卸煤沟工程中的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裴磊;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试验结果分析及工程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6 鲁鹤松;基于监测数据的桩锚支护体系可靠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7 张杰;地震作用下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承载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8 曾志成;两种不同桩锚支护体系受力机理的数值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9 刘亚飞;深基坑单支点桩锚支护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10 沈凯凯;济南鲁鼎国际基坑工程桩锚支护体系优化设计[D];济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69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69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