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居住室内环境健康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东北地区居住室内环境健康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居住室内环境 健康性能 实测调查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评价工具
【摘要】:为了营造健康、舒适的居住室内环境,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意识,建立符合我国居住建筑使用现状、室内环境特征和居民生活特点的室内环境健康性能评价方法,研发相应的评价工具,是健康住宅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也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本课题来源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本研究以东北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调研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合理的研究技术路线,针对典型季节居住建筑室内环境、居民生活特征及健康状况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首先,为了解室内环境与居住者健康之间的关联性,对东北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室内环境健康状况及居住者的基本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选取锦州、沈阳、鞍山、长春、哈尔滨和齐齐哈尔81户家庭为调查对象,于2014年3月、2014年11月-2015年1月、2015年7月进行了居住建筑主要功能房间热湿环境、空气环境、声环境、光环境以及电磁辐射环境的入户实测调查和问卷调查,同时开展了东三省的居民健康状况大样本问卷调查,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786份。居民在冬季最易患病,患病的概率为34.3%,由于冬季室内通风率较低,各功能房间CO2日均值均高于1000ppm,各功能房间温湿度水平达到标准限值的比例均低于50%,厨房人工照明达标率最高,但也仅为20%。其次,为凝练室内不同功能房间的室内健康环境评价指标,基于调查结果对室内环境的主要健康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冬季室内全日温度波动值大于6℃的住户高达50%以上,厨房出现CO2和PM2.5峰值占全户的比例分别为46.7%和79.1%,室内PM2.5浓度瞬时增长幅度超过100%的住户约为75%。同时,对各功能房间的物理环境满意度与健康风险关联性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显著影响居住者身体健康的影响因素为:室内霉菌、异味、热舒适性,其相应的环境满意度均低于50%。基于入户实测调查和问卷调查主要环境关联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了起居室和卧室的评价指标为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CO2浓度、PM2.5浓度、环境噪声和照度;厨房的评价指标为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CO2浓度、PM2.5浓度和照度;卫生间的评价指标为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CO2浓度和照度。第三,为了进一步确定暴露风险的评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不同功能房间居民生活习惯、室内活动时间和暴露风险特征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约有90%的人群在家从事日常活动的时间小于15h,另外,在不同功能房间的暴露时间段均不尽相同,因此采用日均值来评价暴露风险不够合理。在本研究中,通过对不同功能房间的暴露时间和暴露风险关联性进行分析,得到了居民在不同功能房间的主要活动规律,对各功能房间暴露时刻进行了界定划分,提出了室内健康风险评价的基本原则。第四,为构建室内健康环境等级评价方法,本论文对既有暴露评价模型进行了优化分析。基于不同人群对环境的敏感程度和污染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将室内环境健康性能等级按暴露风险确定为4级,对各评价指标按4级划分的参数范围进行了论证,并遵循易操作性、科学性、经济性和普适性等基本原则,提出了基于短期暴露的日评价模型和长期暴露的多时间尺度评价模型。最后,为保证评价方法的有效实施,研究开发了室内环境实时监测及健康等级评价物联网系统平台,本文主要针对平台建设及功能实践进行了论证分析。针对不同的测试对象,完成了系统评价统计功能、实时监测功能和等级评价功能的交互界面设计,研究开发的系统于2015年冬季在不同气候区9户住宅进行了冬季实测和健康性能评价,实际使用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本论文研究成果为“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顺利通过结题验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研究参考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41;TU1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紫强;李君灵;张全喜;杨振华;;室内环境毒理学及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4年04期
2 王贝贝;王宗爽;赵秀阁;黄楠;段小丽;姜勇;王丽敏;;我国成人室内外活动时间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4年11期
3 潘小川;;正确认识环境健康问题,完善POPs健康效应研究[J];绿叶;2011年10期
4 孙仁鹏;;Tomcat与Apache集成的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年14期
5 赵琳;张华玲;;室内环境热湿参数的健康影响分析与评价方法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2011年01期
6 刘莉;张渭源;王永进;;调整型内衣压力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J];纺织学报;2008年11期
7 张甫仁;;基于灰色雷达图理论的室内环境评价[J];建筑科学;2007年12期
8 王珂;郭进平;赵江平;吴毓亭;;基于熵权理论的室内环境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11期
9 姚智兵;蒋昊;吴婷;徐进;史新宇;;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防护[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10 阮秀英;丁力行;段西超;;室内环境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红;中国人个人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71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71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