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型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研究——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
本文关键词:循环型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研究——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循环型城市 循环经济 绩效评价 珠三角城市群
【摘要】: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产生了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本文拟根据循环型城市内涵,构建循环型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分析城市经济发展、资源减量利用、污染物减量排放、资源再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等对循环型城市建设绩效的贡献机理,对建设循环型城市提出建设性建议。文章引入“建设循环度”和“发展协调度”两个特征向量,将不同时序年份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空间二维定位。对珠三角城市群1990-2004年城市发展的研究表明,不同年份的评价水平波动性显著,评价水平最大年份值较最小年份值高出0.786,相当于年平均水平的34.2%;由于波动性显著,其变化趋势显著性较低,总的趋势绩效水平不断提高。对不同年份“建设循环度”和“发展协调度”二维空间分布研究发现,综合绩效水平大部分处于弱循环层次,城市发展的协调水平相对较高,而城市建设的循环度有待提高,循环经济的社会意识亟待普及和加强。最后就加快珠三角乃至全国循环型城市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71020)
【分类号】:F299.2;F224
【正文快照】: 循环经济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中引入我国以来,得到了学术界和政府决策层面的广泛接受和认可[1~5]。城市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在空间演变和发展方式上具有典型特点,如人口的高密度性、工业的集聚性、物质能量的高消耗性和资源不可再生性等。城市经济发展建立在对城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任建兰,张淑敏,周鹏;山东省产业结构生态评价与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思路[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2 王发曾;开封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开放空间系统优化[J];地理研究;2004年03期
3 李秉成;;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02期
4 徐菲菲,杨达源,黄震方,Geoffrey Wall;基于层次熵分析法的湿地生态旅游评价研究——以江苏盐城丹顶鹤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5年05期
5 刘华;钟炜;张建民;张文兴;;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初探[J];经济地理;2006年01期
6 张妍,杨志峰,李巍;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互动关系的测度与评价[J];生态学报;2005年07期
7 崔和瑞;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年02期
8 汪晓红;建设循环型城市的思考[J];南方经济;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淑琴;;构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刍议[J];安徽农学通报;2005年06期
2 宛永红;农业循环经济及其在安徽生态省建设中的运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3 吴永夏;;农业循环经济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4 袁久和;民族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6期
5 易理强;张侠;周寅康;;循环型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5期
6 王发曾;;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代意义、科学理念和准则[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2期
7 肖玲;林琳;;“绿岛模式”研究——一个循环农业企业案例分析[J];地理科学;2006年01期
8 李昕;董德明;沈万斌;邱慧哲;高明辉;;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及实例研究[J];地理科学;2006年04期
9 任建兰;周鹏;;山东省发展轨迹比较与反思[J];地理科学;2006年05期
10 彭建,王仰麟,叶敏婷,常青;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例[J];地理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迪莎;可持续农业中的植物病害管理[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2 何绍福;农业耦合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崔和瑞;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4 房艳刚;城市地理空间系统的复杂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育冬;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型城市发展理论与应用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6 侯国林;基于社区参与的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燕;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宋泽海;基于协同论的冶金企业技术创新整合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李昕;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基础和发展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飞军;基于熵的公路路线设计安全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玉华;广西发展循环经济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2 仲崇峰;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3 文琦;水资源约束下的银川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宁夏大学;2005年
4 龚远星;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法律政策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5 黄方伟;循环经济模式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赵丹;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7 郝志龙;内蒙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8 赵挺;丹阳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苗青;新疆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10 蒋钰s,
本文编号:1172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72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