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三轴应力下致密砂岩裂纹展布规律及表征方法

发布时间:2017-11-12 14:37

  本文关键词:三轴应力下致密砂岩裂纹展布规律及表征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致密砂岩 破坏裂纹 展布规律 几何形态 CT扫描


【摘要】:利用三轴试验机和CT扫描设备,开展了多组不同围压作用下的致密砂岩三轴压缩试验及CT扫描试验,得到了不同三轴应力条件下砂岩破坏裂纹的CT图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和统计学原理提取了裂纹展布的几何形态。引入裂纹的宽度、长度、面积和分形维数等几何参数描述了破坏裂纹的空间形貌,分析了不同围压条件下岩石破坏裂纹面积、长度、宽度和分形维数的分布特征,揭示了围压应力对上述裂纹几何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围压应力对破坏裂纹的面积、长度、宽度和分形等几何特征有显著的影响,低围压条件下,裂纹的面积、长度和宽度都较小,随着围压的增加裂纹的面积、长度和宽度也增大,且概率密度分布函数有了明显的差异;破坏裂纹的分形维数随着围压的增大呈指数递减趋势,低围压条件下裂纹的分形维数大,说明裂纹形态复杂,曲线边界粗糙,产生的小裂纹较多,且相互交错分布,形成的裂纹网络结构占据了整个试件二维横截面图。随着围压的增大,破坏裂纹的分形维数减小,说明裂纹形态趋于规则,小裂纹减少,形成了近似直线的光滑主裂纹。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试验室;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125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4213)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300231200200)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CRSM13KF)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0引言煤层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的核心技术是对低渗透储层岩石进行压裂,产───────生裂隙网络。然而,目前人们对原岩应力场作用下岩石破裂裂纹的形成机制和扩展模式等机理认识不清,导致现场压裂效果和油气产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辅琼,欧阳健,肖承文;储层岩心裂缝与试件裂缝定量描述方法研究[J];测井技术;1997年05期

2 谢和平,陈至达;岩石类材料裂纹分叉非规则性几何的分形效应[J];力学学报;1989年05期

3 张群,冯三利,杨锡禄;试论我国煤层气的基本储层特点及开发策略[J];煤炭学报;2001年03期

4 邹才能;董大忠;王社教;李建忠;李新景;王玉满;李登华;程克明;;中国页岩气形成机理、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年06期

5 戴金星;倪云燕;吴小奇;;中国致密砂岩气及在勘探开发上的重要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年03期

6 邹才能;杨智;崔景伟;朱如凯;侯连华;陶士振;袁选俊;吴松涛;林森虎;王岚;白斌;姚泾利;;页岩油形成机制、地质特征及发展对策[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1期

7 任建喜;冯晓光;刘慧;;三轴压缩单一裂隙砂岩细观损伤破坏特性CT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李廷春;吕海波;;三轴压缩载荷作用下单裂隙扩展的CT实时扫描试验[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9 梁正召;李连崇;唐世斌;张永彬;;岩石三维表面裂纹扩展机理数值模拟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10期

10 赵延林;万文;王卫军;赵伏军;曹平;;类岩石裂纹压剪流变断裂与亚临界扩展实验及破坏机制[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红;分形图产生方法研究和比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刘琳;基于分维值的林区小班类型计算机自动识别[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3 王雨竹;;分形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一个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4 刘琳;;引入分维值进行南京市区土地利用分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5 戴酉,刘冀豪,邝一;浅谈分形预测在成桩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2000年02期

6 丁保华,李文超,王福明;分形图像分析与分形维数计算程序的设计[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7 李长洪;松散岩体的分形特征[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8 文洪杰,李文超,王金相,苗圃;红柱石分解过程的分形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9 李鉎,朱金兆,朱清科;分形维数计算方法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10 蔡强;计算机图形学的相关技术与发展[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式亮;何利文;伍爱友;李润求;;基于分形学的瓦斯爆炸事故时序数据分析模型及应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施式亮;何利文;李润求;;基于R/S分析方法的煤矿瓦斯涌出时序特征分析[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龙源;晏俊伟;徐全军;高振儒;娄建武;周春华;;爆破振动信号小波分析和分形机理研究[A];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张林怡;王运锋;王建国;;分维数在SAR图像海岸线检测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1)论文集[C];2001年

5 曹宁;宋扬;沙济彰;;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在分形图象编码中的应用[A];1999年中国神经网络与信号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杨彦从;彭瑞东;;基于分形维数的图像分析方法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发展中的中国煤田地质学[A];煤田地质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张群;;关于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和瓦斯高效采抽技术发展的战略性思考[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9 邵龙义;肖正辉;唐书恒;曹代勇;鲁静;;中国南方煤层气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2007年

10 颜志丰;琚宜文;侯泉林;唐书恒;;基于煤层压裂模拟的水饱和煤样单轴力学试验研究[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志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识别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赵扬锋;煤岩变形破裂电荷感应规律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倪丽萍;基于分形技术的金融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孙杨勇;粗集料表面微观构造分形性质探讨与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谢红兵;油气资源丰度模拟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郭红玉;基于水力压裂的煤矿井下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谭晓倩;活化生土基低碳节能村镇建筑材料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石建光;再生骨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9 王志国;深部开采上覆岩层中采动裂隙网络演化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10 赵玲;旋转机械系统故障特征提取中的分形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海波;岩石三维内部裂隙扩展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曹倩;基于分形的心电信号压缩技术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伍修锟;呼吸性煤尘物理化学特性的研究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旺扎拉;特种车辆变速箱齿轮传动失效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桂振东;基于OpenGL子函数构建三维实体图形库[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艳;自相似集的Hausdorff维数与测度及其计算机实现[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国文;基于分形理论的钛铁尾矿絮凝沉降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常悦;混沌分形图在日用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9 施佳炜;基于分形理论的聚乙烯/贝壳粉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10 李常;基于设计实例的广义M-J集自动绘制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立云,车法星,卢晋福,刘大安;单压下类岩材料有序多裂纹体的宏观力学性能[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刘树根;曾祥亮;黄文明;马文辛;;四川盆地页岩气藏和连续型-非连续型气藏基本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3 徐国盛;徐志星;段亮;袁海锋;张武;;页岩气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4 李善军,汪涵明,肖承文,吴远东;碳酸盐岩地层中裂缝孔隙度的定量解释[J];测井技术;1997年03期

5 刘洛夫,康永尚,齐雪峰,唐勇,熊正祥;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烃源岩评价[J];沉积学报;2002年04期

6 邬金华,张哲,王柏轩;内陆凹陷层序地层的关键界面及其有关问题——以东营凹陷沙二段和沙三上亚段为例[J];地层学杂志;2000年01期

7 李登华;李伟;汪泽成;杨家静;;川中广安气田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分析[J];中国地质;2007年05期

8 冯乔;耿安松;廖泽文;张小莉;;煤成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组成及成藏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例[J];地球化学;2007年03期

9 张文正;杨华;彭平安;杨奕华;张辉;石小虎;;晚三叠世火山活动对鄂尔多斯盆地长7优质烃源岩发育的影响[J];地球化学;2009年06期

10 滕春凯,尹祥础,李世愚,蔡戴恩;非穿透裂纹平板试件三维破裂的实验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8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正召;唐春安;唐世斌;徐涛;朱万成;杨天鸿;;三维裂纹扩展的模拟试验[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绪德,郭正吾;致密砂岩裂缝气藏的地震预测[J];石油物探;2000年02期

2 余和中,张丽霞,韩守华,朱国华,斯春松;英南2井气藏致密砂岩盖层的形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年05期

3 孟俊;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山西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分析[J];内江科技;2005年02期

4 罗啸泉;趋势分析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6年S1期

5 范翔宇,夏宏泉,陈平,赵军,闫爽;致密砂岩盖层测井评价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4年04期

6 王进;姜生玲;常健;张娟;;温度、压力对致密砂岩渗透率影响的实验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7期

7 罗群;;致密砂岩裂缝型油藏的岩心观察描述——以文明寨致密砂岩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2010年03期

8 陈佩珍;;用泥岩、石膏岩在声波、自然伽玛测井曲线上的特征判断渗透性砂岩[J];测井技术;1980年02期

9 傅强,王家林,周祖翼;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在储层识别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10 李云省,杨诚;人工神经网络在致密砂岩气层识别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国华;寿建峰;斯春松;沈安江;;塔里木盆地英南2井低渗透气藏致密砂岩盖层的形成机制[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李艳霞;钟宁宁;张枝焕;张水昌;;致密砂岩盖层形成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以塔东英南2凝析气藏为例[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郝玉芬;陈红;石元会;徐流才;;陵93井致密砂岩轻质油录井解释[A];“南方复杂地层井筒新技术”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惠良;寿建峰;朱国华;王招明;王月华;杨晓宁;;致密砂岩盖层形成机理及油气勘探意义——以塔里木盆地东部英吉苏凹陷英南2井为例[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游利军;康毅力;陈一健;彭珏;程秋菊;;控制致密砂岩气藏水相毛细管自吸的地质与工程因素[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杨建;康毅力;;致密砂岩气藏地应力测量方法综述[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张松扬;;塔巴庙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层测井特征参数评价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唐建明;谢用良;;致密砂岩气藏描述中的地震勘探技术[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9 徐雷鸣;蔡玉华;;三维P波裂缝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A];油气地球物理实用新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浩;康毅力;陈景山;陈一健;吴娟;;利用加载岩石微观图像分析系统研究裂缝宽度变化[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张学斌 通讯员 王勇军;元坝勘探在致密砂岩领域获进展[N];中国石化报;2011年

2 王建宠;预探安棚深层系致密砂岩油气藏[N];中国石化报;2011年

3 张子枢;享特公司开创找气新领域[N];中国石油报;2003年

4 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院士专家献策 我国重视非常规油气藏勘探[N];光明日报;2011年

5 记者 史俊斌;院士专家献策我国非常规油气藏勘探[N];科技日报;2011年

6 张抗;页岩气开采应将伴生资源通盘考虑[N];中国石化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勇根;致密砂岩气藏叠前地震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姜烨;鄂尔多斯中东部上古生界层序地层与深盆气储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3 曹烈;致密砂岩天然气成藏动力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周玉良;双重介质储层过平衡水侵损害的欠平衡返排恢复评价[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5 杨晓宁;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侏罗系砂岩成岩演化机制与天然气成藏效应[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6 张虹;利用岩石物性参数反演裂缝天然气富集区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海涛;苏里格地区有效储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王晓梅;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流体赋存特征及成藏机制[D];西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丹;饶阳凹陷任丘断裂带沙二、三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4年

2 吴述林;致密砂岩储层流体识别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3 张静;苏里格地区致密砂岩含气性评价及产能预测[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陈胜;利用电成像评价塔里木山前致密砂岩裂缝有效性[D];长江大学;2012年

5 沈谦;致密砂岩气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6 唐海发;塔巴庙区块下石盒子组盒二、盒三段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7 陈杰;基于电阻率测井资料研究致密砂岩孔隙结构特征[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8 赵琰;基于神经网络方法在致密砂岩可钻性中的建模[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9 徐福华;塔巴庙地区下石盒子组砂体分布规律和含气性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10 邹玮;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储层综合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76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76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8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