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大连恒隆广场超长结构分析与设计

发布时间:2017-11-12 18:04

  本文关键词:大连恒隆广场超长结构分析与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超长结构 少墙框架-剪力墙结构 结构转换 带高差的钢桁架


【摘要】:大连恒隆广场形如"双鱼",平面尺寸超长,场地地形高差较大,存在大型中庭及电影院以致开洞较多,部分区域有钢结构斜面屋顶,部分柱需作转换,存在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的情况。主要介绍超长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包括超长结构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分析、结构转换、跃层柱、大跨及长悬臂梁、带高差的钢桁架结构体系等问题。通过对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非线性分析,对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价。
【作者单位】: 奥雅纳工程顾问;
【分类号】:TU318
【正文快照】: 1工程概况大连恒隆广场位于大连市西岗区,由五四路、大同街、新华街和民运街合围,总商业地块面积约63 400m2,总建筑面积约37.2万m2,其中商业面积22.2万m2,地下非商业面积15万m2,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一座现代化购物中心。该结构地上7层,混凝土结构高度为44.2m,部分区域有钢结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东,赵鸣,沈水明;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响应[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0年04期

2 张琦彬,刘兴远;某砖混结构住宅楼墙体裂缝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1期

3 王孔藩,许清风,朱雷;结构裂缝控制与渗漏防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3期

4 王志民,刘晓娟,李华强;砖混结构施工中墙体裂缝的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3期

5 何爱勇,陈高瞻,江世永,孙明;某工程转换层梁裂缝检测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3期

6 李辉;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特征、机理与控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7 简华丽,袁继雄,谢慧才;泵送混凝土早期裂缝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8 李辉;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裂缝特征、机理与控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1期

9 李辉;钢筋混凝土柱、板结构裂缝特征、机理与控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10 侯友然;地下混凝土工程抗裂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福杰;赵顺增;王涛;谭风国;韩团结;杭玉勇;武旭南;谭涛;;有限元预测温度场技术在博兴交通家园住宅工程的应用[A];201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滕军;吕海霞;李祚华;;平面不规则剪力墙结构大震变形及耗能反应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3 顾渭建;;外加剂在超长建筑裂缝控制中的应用[A];首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王新刚;王建章;张云旗;刘凯利;闻宝联;;提高地铁隧道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途径[A];中国防水堵漏保温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孙家瑛;眭少峰;;上海长江隧桥斜拉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及应力监测分析[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钱晓倩;朱耀台;詹树林;;现代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形成机理及控裂理念[A];2007'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李悦;鲍俊玲;郭毅霖;;复合水泥浆体自收缩及微观孔结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江海民;丁庆军;黄修林;;赣江公路大桥承台C35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与施工[A];2009'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六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与管理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聂法智;;超长结构混凝土整体连续浇筑施工技术在新建客运专线北京调度所工程的应用[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10 包志刚;;防辐射厚墙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远臣;再生骨料/水泥复合材料干缩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登祥;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理论与控制技术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妍;混凝土多孔砖墙体裂缝控制的相关力学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振霞;沥青路面复合基层结构与材料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唐先习;混凝土桥梁合理耐用结构构造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潘多忠;大跨度钢结构施工力学分析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万海涛;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抗震性能试验及其基于变形性能的参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管民生;基于性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延永东;氯离子在损伤及开裂混凝土内的输运机理及作用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黄伟;矿井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小文;二阶弹塑性分析在钢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郑文举;既有宽幅桥梁结构承载能力试验研究与加固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3 熊开兵;村镇混凝土结构住宅质量通病及治理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黄东;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拉伸力学行为解析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彭文平;拱架悬拼技术与混凝土拱肋早期裂缝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鑫;无筋及水平灰缝配筋砌体干燥收缩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曲艺;工程结构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兰立华;赣州市住宅楼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控制与应用[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9 任国岭;新型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质量通病问题调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姚江强;地震作用下高层柔性连接连体结构碰撞反应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双德;;超长结构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07年24期

2 龚漓;;高层建筑预应力混凝土超长结构的设计[J];中外建筑;2008年04期

3 赵振宇;卢昀;王元;;Ⅲ级原状粉煤灰在超长结构钢筋混凝土中的应用[J];混凝土;1993年04期

4 吴宏波;;花园商贸广场的混凝土超长结构设计[J];广东科技;2006年02期

5 莫庆瑗;;钢筋混凝土超长结构的施工技术[J];广东建材;2010年12期

6 张华强;;浅谈混凝土超长结构裂缝设计与施工新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15期

7 杨晓琛;;建筑超长结构设计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3年10期

8 龙辉元,何伟明;北京某住宅项目超长结构设计[J];工业建筑;2005年S1期

9 朱洪杰;李建河;刘立;朱瀍佳;;北京工业大学第三教学楼超长结构的抗裂施工技术[J];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06年02期

10 李国亮;;超长结构设计实践及其技术探讨[J];科技资讯;2012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美生;史如平;;超长结构混凝土的成功实践[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应用——混凝土裂渗控制新技术——第四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立;朱瀍佳;朱洪杰;李建河;;北京工业大学第三教学楼超长结构的抗裂施工技术[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应用——混凝土裂渗控制新技术——第四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士君;曲哲;孙文生;李世洋;孙贺;李强;;超长结构生化池施工[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07年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7年

4 谢磊;唐东伟;;浅谈超长结构处理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5 肖丽霞;陈琪;;超长结构裂缝原因及裂缝控制措施[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徐焱;苏文元;;超长结构中预应力的应用[A];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7 成丽媛;于海峰;;钢筋混凝土超长结构设计[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邢卫忠;李笑庆;赵齐英;;浅谈怎样防止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9 金振;严琦;按彩霞;;300.5m超长结构工程的综合施工技术[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应用——混凝土裂渗控制新技术——第四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聂永明;于滨;潘立;;单根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器在超长结构中的应用[A];第十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崔帅;超长结构温度应力分析与控制[D];同济大学;2007年

2 叶潇潇;季节性温差作用下某超限超长结构的性能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3 李明;预应力控制超长结构裂缝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赵天兵;超长结构温度应力分析[D];郑州大学;2003年

5 娄汉国;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办公楼钢筋混凝土高层超长无缝结构设计施工全过程控制技术[D];天津大学;2009年

6 葛军;钢筋混凝土超长结构地震行为行波效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76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76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3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