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温州某工业建筑窗户对光热环境及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6 20:25

  本文关键词:温州某工业建筑窗户对光热环境及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工业建筑 窗墙比 窗台高度 自然采光 建筑能耗 自然通风


【摘要】:窗户对建筑光热环境及能耗具有重要影响。窗户的设计在民用建筑已经受到重视,而工业建筑中容易被忽视。本文研究温州地区某工业厂房的窗户对光热环境及建筑能耗的影响。该厂房要求夏季制冷,冬季供暖,过度季节尽量自然通风。首先借助Radiance对目标建筑进行自然采光模拟,采用CIE标准全阴天模型。分析窗墙比、窗台高度等参数对室内自然采光的影响,提出拟定范围内的较优窗墙比为36.3%和较优窗台高度为1.4m,此时满足采光系数2%的厂房面积为2153.97m2,所占比例为34.84%。其次借助DesignBuilder对目标建筑进行能耗模拟,采用导热传递函数法计算围护结构瞬态传热,建立热平衡方程组求解建筑负荷。分析窗墙比、窗台高度等参数对照明能耗、采暖空调能耗及建筑能耗的影响,提出拟定范围内的较优窗墙比为36.3%和窗台高度为1.4m,此时照明能耗为12.66 kWh/m2·a,照明节能率48.03%,采暖能耗2.63kWh/m2·a,空调能耗36.24 kWh/m2·a,建筑能耗51.53 kWh/m2·a。最后借助Fluent对目标建筑进行风环境及自然通风模拟,采用RANS中的-(42)?湍流模型。主要探讨综合确定的较优窗墙比36.3%和窗台高度1.4m的条件下,在过渡季的自然通风情况。结果表明,该条件下,过渡季室内大部分区域风速在0.56m/s以下,空气龄在386s以下,并且通风换气效率约为8.63次/h,室内温度在23.1℃以下。过渡季可采用自然通风使室内具有较好的热舒适环境。本文研究的结果对工业建筑窗户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28;TU111.1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素宁,田胜元;建筑能耗分析用逐日气象数学模型的建立[J];暖通空调;2000年03期

2 陈益武,徐勇,蒋志良,相里梅琴;建筑能耗分析用室外气象数学模型的建立[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5年03期

3 周卿;苏华;;建筑能耗分析方法与现状[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8期

4 卢文英;;福建省建筑能耗调查分析及建议[J];福建建设科技;2009年03期

5 林其浪;陈硕;;基于时空信息的建筑能耗分析系统研究[J];建筑电气;2011年02期

6 李晓山;;建筑能耗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实例[J];节能;2012年04期

7 吴江燕;马小军;;基于云计算的建筑能耗分析[J];中国建设信息;2012年22期

8 张素宁,吕建刚 ,田胜元;建筑能耗分析用逐日气象数学模型的建立[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9 李力;建筑能耗计算法的分析比较[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10 林文胜,田胜元;建筑能耗分析用逐日随机气象模型[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卢文英;;福建省建筑能耗调查分析及建议[A];2009年福建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资料集[C];2009年

2 丁力行;李越铭;陈季芬;;双正态模型在建筑能耗分析中的应用[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3 孙洪波;傅秀章;;建筑节能检测中的能耗分析及其软件模拟[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4 龙惟定;;用BIN参数作建筑能耗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1990年

5 赵相相;任俊;杨树荣;;广州地区写字楼类建筑能耗调查实测与节能潜力分析[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赫丽萍;BIM打造圣地林芝建筑新貌[N];中华建筑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王曦;广联达信息大厦的命题设计[N];中华建筑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喻李葵;建筑环境性能模拟、评价和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冯可梁;建筑能耗分析与决策方法及其在北京市应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Z赯,

本文编号:1193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93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e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