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土工直接拉伸试验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7-11-17 11:22

  本文关键词:土工直接拉伸试验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单轴直接拉伸试验 试验装置 抗拉强度 拉应力 应变曲线


【摘要】:针对现有土工直接拉伸试验装置的不足,研制了一套卧式直接拉伸试验装置;装置由拉伸加载系统、数字液压伺服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分析系统3部分组成。试验装置可开展多种易成型材料的直接拉伸试验,能精确测试材料的抗拉强度并能给出拉应力 应变曲线;巧妙设计了加载夹具解决了试验材料与拉伸装置的连接难题;能精确连续控制试验拉力,并能获得材料抗拉强度峰后段的拉应力 应变曲线。使用新研制的试验装置开展了黏土、铁晶砂相似材料和水泥砂浆的直接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黏土直接拉伸试验所涉及的含水率范围内,当干密度保持不变时,黏土的抗拉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逐渐降低,而峰值拉应变则随含水率的增加逐渐增加;黏土达到峰值强度后,并不会突然断裂而是存在一个软化段,此时土体仍然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铁晶砂相似材料的抗拉强度随着松香酒精溶液浓度的增加而提高;随灰砂比的提高,水泥砂浆的抗拉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均相应提高。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268,51279093)
【分类号】:TU415
【正文快照】: 0引言通常所说的土体的力学参数主要包括黏聚力、内摩擦角、压缩模量和泊松比,而不包括抗拉强度和峰值拉应变;同时在工程中也常常不考虑土体的抗拉强度,因此研究中土体的抗拉性能常常被忽略。实际上,在工程中土体常常会开裂,这些裂缝与土体的抗拉性能有关,如:土坡滑动、坝肩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江,周克骥,周景星;单轴静动拉压试验仪的研制和纤维加筋土断裂特性试验[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7年04期

2 冉龙洲;宋翔东;唐朝生;;干燥过程中膨胀土抗拉强度特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4期

3 朱俊高;梁彬;陈秀鸣;曹荣;;击实土单轴抗拉强度试验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4 党进谦,李靖,张伯平;黄土单轴拉裂特性的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01年04期

5 贾坚;室内水泥土抗拉强度的测试方法及若干探讨[J];上海地质;1999年02期

6 党进谦,张伯平,熊永;单轴土工拉伸仪的研制[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1年05期

7 李广信,陈轮,郑继勤,,介玉新;纤维加筋粘性土的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1995年06期

8 骆亚生,邢义川;黄土的抗拉强度[J];陕西水力发电;1998年04期

9 张辉;朱俊高;王俊杰;袁友仁;冯业林;;击实砾质土抗拉强度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10 张强勇;陈旭光;林波;刘德军;张宁;;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斌;张可能;许晶菁;阮永芬;;稳定渗流时基坑侧向水土压力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2 王忠艳;于远忠;李广才;李鹏飞;;砂土不同粒径对邓肯—张双曲线模型参数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3 赵鑫;陈学军;李晓红;朱志政;;不排水条件下基坑卸荷土体变形机理研究(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4 金杰;;实腹式单跨石拱桥空间受力性能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5 赵鑫;陈学军;李晓红;朱志政;;不排水条件下基坑卸荷土体变形机理研究(Ⅱ)[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6 郝福生;惠治鑫;;科里奥利力对黄河沿岸水体流失的影响及当前治理措施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7 吴越;刘东升;袁兴平;;水位下降作用下边坡渗流场及稳定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8 刘波;曹波;刘芳;唐林;杨成淳;;北京地铁暗挖隧道变形监测与稳定性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9 介玉新;武海鹏;王乃东;杨光华;;岩土材料的剪胀方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10 姚爱敏;王运霞;;正常固结土与超固结土主要力学特性的比较[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冰;金佳旭;张春梅;;浑水入渗对尾矿坝孔隙压力分布的影响分析[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丁德民;马凤山;张亚民;王杰;郭捷;;高层建筑物荷载与地下水开采叠加作用下的地面沉降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3 杨永涛;张建海;王慧娟;徐元金;张志雄;项庆伟;;隘口沥青心墙坝坝基溶洞处理措施研究[A];2011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小兰;刘建军;杨春和;何翔;;考虑泥岩软化特性的油藏渗流场与地应力场耦合分析[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杨光华;;地基沉降计算的新方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6 徐辉;张光永;王靖涛;;黏土不排水条件下的应力路径损伤本构模型[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卢晓峰;丁勇春;;特殊类型基坑变形性状二维有限元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郑颖人;高红;冯夏庭;;材料强度理论的讨论[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永杰;曹文贵;赵明华;赵衡;;考虑体积变化的饱和土固结排水统计损伤本构模型[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夏桂云;Yoshimine M;宋丽;;统一强度理论对土质材料的实验验证和对比[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猛;煤矿深部开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试验研究及其控制技术[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刘浜葭;冻融和渗流耦合作用下风积土路基结构性演变规律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柳飞;模型试验中地基材料粒径与基础尺寸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徐玉胜;大能量强夯置换法处理深圳地区软土地基的应用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5 宋兵;桩侧摩阻力特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朱剑锋;考虑扰动影响的土体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朱崇辉;筑坝土料的水利工程性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孙训海;基础刚度、褥垫厚度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性状的影响[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0年

9 李建民;超深超大基坑回弹变形计算方法的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0年

10 施烨辉;列车荷载和冻融循环作用下冻土路基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根保;基于邓肯—张模型的垃圾土强度特性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纠永志;基于非达西渗流的饱和黏土一维非线性固结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北战;降雨入渗条件下新邱区中南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柳东委;土工格栅在六潜高速公路中处理桥头跳车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张瑞禹;改良风积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姜连军;大唐国际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采场边坡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金佳旭;浑水渗流作用下尾矿坝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王彬;砂性土路堤内部含水率变化规律室内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凤;岗曲河一级水电站厂房后边坡开挖与支护稳定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潘宣何;采用排桩支护结构的基坑开挖对邻近船闸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泰;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的进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1年05期

2 张小江,周克骥,周景星;单轴静动拉压试验仪的研制和纤维加筋土断裂特性试验[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7年04期

3 刘高,王小春,聂德新;金川矿区地下巷道围岩应力场特征及演化机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年04期

4 唐鑫;潘一山;章梦涛;;深部巷道区域化交替破碎现象的机理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6年04期

5 彭海明,彭振斌,韩金田,安伟刚,刘铁雄;岩性相似材料研究[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2年12期

6 钱七虎;深部岩体工程响应的特征科学现象及“深部”的界定[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党进谦,郝月清,李靖;非饱和黄土抗拉强度的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8 朱俊高;梁彬;陈秀鸣;曹荣;;击实土单轴抗拉强度试验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9 李积彦;何昌荣;唐辉;;粘性土抗拉强度试验对比研究[J];路基工程;2007年02期

10 邢义川,骆亚生,李振;黄土的断裂破坏强度[J];水力发电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辉;堆石坝心墙水力劈裂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李守存;黄土抗拉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文华;影响拉伸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文静;李海龙;李晓轩;;标准金属试件拉伸试验的有限元分析模拟[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8年00期

3 李健康;;拉伸试验的夹持原理[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周永奋;;基于建筑钢材拉伸试验的研究[J];科学之友;2011年02期

5 顾时光;;高温下的拉伸试验[J];工程与试验;1974年06期

6 蒋志勇;;拉伸试验中不同心的分析[J];试验机与材料试验;1981年02期

7 栾恩超;;微试样的热拉伸试验[J];试验机与材料试验;1983年02期

8 王永贤;;拉伸试验仪[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1988年05期

9 ;旋转盘冲击拉伸试验装置和冲击拉伸试验技术通过国家基金委鉴定[J];实验力学;1992年04期

10 张丽华,蔡建;固体推进剂双轴拉伸试验初步研究[J];火炸药;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Hermann Bloching;;遵循新标准的拉伸试验[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徐惟诚;;测试条件对BH值影响程度的研究[A];全国材料理化测试与产品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物理测试部分)[C];2002年

3 毛显中;王海清;;关于单向塑料土工格栅1m幅宽试样拉伸试验几个问题的探讨[A];全国第六届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常冬梅;张孟芳;李义;王双胜;赵伟杰;张孟玫;;试样拉伸试验的仿真模拟与分析[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福荣;黄娟;张海生;崔永海;宋小蓉;;秦山第二核电厂1号机组压力容器材料辐照监督试样(D管)拉伸试验[A];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年报(2009)[C];2011年

6 李晓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在抗拉强度测量中的应用[A];第六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四届亚洲农机峰会、全国农机流通杰出贡献单位表彰大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四届四次理事会文集[C];2006年

7 方健;周冶东;魏毅静;;乘用车板材冲击拉伸响应性能的实验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李然山;;光缆拉伸试验中定标系数的测定[A];中国通信学会2002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陈玉娟;孙启星;金佳超;万渠;;抗拉试片形状误差对铸造件测试结果的影响[A];2013年中国航空学会结构强度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文;纯钛高温动态拉伸力学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唱忠良;双气室间接杆—杆型冲击拉伸试验装置的研制与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2 徐伟芳;冲击拉伸试验技术及其在镁铝合金上的应用[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2年

3 周琴;AFM原位拉伸试验装置研制及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唐旭涛;微米级铜纤维的微拉伸试验与尺度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张博文;基于AFM和DIC的纳米尺度变形测量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范瑞鹤;基于有机玻璃拉伸试验的本构关系拟合及有限元实例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95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95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d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