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聚力模型的锚杆数值模拟及有效锚固长度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内聚力模型的锚杆数值模拟及有效锚固长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锚杆 内聚力模型 界面单元 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有效锚固长度
【摘要】:锚杆与灌浆体之间的界面粘结是保证它们能够共同工作的基础。因为锚杆本身的抗拉强度很高,所以在用锚杆加固岩土体中,造成试件破坏的原因一般不是锚杆材料本身,而是因为锚杆与灌浆体界面强度不够而导致粘结破坏,而后者是我们不希望发生的。因此锚杆和灌浆体的界面粘结问题就需要深入讨论了。本文通过以锚杆拔出试验研究为基础对锚杆与灌浆体界面的粘结滑移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基于实验数据的锚杆与灌浆体界面的双线性粘结—滑移本构模型,基于此模型将锚杆拔出破坏的过程分成4个阶段来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个阶段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了各个阶段的关于界面剪应力分布、滑移量、锚杆正应力和抗拔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岩石锚杆的加固效果明显且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对锚杆在岩体中的传力机理、受力状态进行研究就很有意义了。本文从三个角度分别阐述了锚杆锚固的一些研究现状,分别是实验研究,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这三个方面的一些现有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2)介绍了本次数值模拟所用到的材料本构关系,并提出了几种在学术上和工程上用的比较多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最后用实验数据测得的锚杆上的应变数据来推导界面的局部粘结剪应力和局部粘结滑移量,获得模拟模型所需要的粘结-滑移曲线,并由实验数据得到了沿不同位置变化的锚杆—灌浆体界面剪应力变化规律,为数值模拟提供对比。(3)对实验数据得到的粘结-滑移本构曲线进行分析,得出了锚杆—灌浆体双线性界面粘结-滑移模型,将相应参数输入ABAQUS自带的牵引—分离准则中,当然,笔者也通过采用位移扩展准则直接输入实验本构数据得到数值模拟结果作为补充验证,同时简单介绍了内聚力模型在数值模拟中的运用,在此理论基础上,结合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模拟锚杆和灌浆体之间粘结关系的零厚度粘结层。(4)通过已建好的数值模型对锚杆与灌浆体界面粘结破坏过程进行分析,将锚杆与灌浆体界面粘结破坏分为弹性阶段、弹性-塑性阶段、弹性-塑性-剥离阶段、塑性-剥离阶段四个部分进行。根据本文提出的界面粘结-滑移模型,对界面的粘结剪应力、滑移量、以及锚杆的正应力进行了理论推导,并由此得到了相应的解析解,从理论上说明了有效锚固长度的概念。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来说明本文建立的界面粘结-滑移模型可以较好地与实验现象吻合,而理论推导的结果也能够和数值模拟结果对应上就进一步证明本文对锚杆拔出过程的理论推导的意义,笔者也尝试采用三线性本构关系对理论推导进行进一步的讨论,相信能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4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何江达;;有限元子结构式研究锚杆回弹效应[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03期
2 朱浮声,郑雨天,王泳嘉;全长锚固式锚杆桁架的成拱理论[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3年03期
3 王刚;吴学震;蒋宇静;黄娜;;大变形锚杆-围岩耦合模型及其计算方法[J];岩土力学;2014年03期
4 郝跃天;何唐镛;;离散元法中检索及锚杆问题[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5 朱浮声;管缝式锚杆的轴向受力特征[J];东北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6 张志国;肖明;;地下洞室三维弹塑性动力显式有限元锚杆模拟[J];水力发电学报;2012年04期
7 苏霞;李仲奎;;锚杆拉拔力影响因素的数值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6年02期
8 舒谷生;彭文祥;何忠明;;全长粘结式锚杆拉拔试验的数值实现[J];科技导报;2009年12期
9 陈广峰,米海珍;黄土地层中锚杆受力性能试验分析[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沈章春;;底板考虑锚杆有利作用的计算方法[J];江西建材;201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玉军;;锚杆表面粗糙程度、外端部约束状态及布置方向对支护效果的影响[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2 赵海云;侯朝炯;张少华;;测力锚杆特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2年
3 许建平;;缝管锚杆受力分析与结构设计[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4 张向阳;沈俊;陈安敏;贺永胜;徐景茂;孔福利;;不同形式荷载作用下洞室锚杆受力分析[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文志杰;石永奎;崔增娣;王荣超;;全长黏结型预应力锚杆受力特性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文志杰;石永奎;崔增娣;王荣超;;全长黏结型预应力锚杆受力特性研究[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冰;支护,向高水平迈进[N];中国煤炭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秦超超;基于内聚力模型的锚杆数值模拟及有效锚固长度分析[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2 张凤;3D-FSM间接边界元法中锚杆单元模型建立与模拟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3 梁广昌;简谐波作用下锚杆数值模拟分析[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4 姚显春;隧洞全粘结式锚杆受力分析与数值仿真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98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98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