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冲击劈拉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冲击劈拉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SHPB 冲击劈拉强度 冲击劈拉韧性
【摘要】:利用直径100 mm的SHPB试验系统,对不同纤维体积掺量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进行平台巴西圆盘试验,研究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劈裂拉伸特性。试验结果表明:BFRC的静态劈拉强度和静态抗压强度随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随着冲击弹速的提高,BFRC的冲击劈拉强度及冲击劈拉韧度不断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冲击强化效应;掺入玄武岩纤维可以有效提高BFRC的冲击劈拉性能,使得同一弹速下BFRC的冲击劈拉强度和冲击劈拉韧度较素混凝土普遍增大;基于本文的试验条件及配合比,玄武岩纤维的相对最优体积掺量为0.2%。
【作者单位】: 空军工程大学机场建筑工程系;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849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8507)
【分类号】:TU528.572
【正文快照】: Research on the splitting tensile properties of basalt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under impact loadingNIE Liangxue1a,XU Jinyu 1a,2,REN Weibo 1a,LIU Zhiqun 1b(1a.Department of Airfield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b.Colleg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ngi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沈刘军;许金余;李为民;范飞林;杨进勇;;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静、动力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8年04期
2 刘华挺;张俊芝;傅招旗;周胜兵;;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构件抗氯盐侵蚀试验[J];混凝土;2011年01期
3 齐建林;朱江;;玄武岩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混凝土;2011年07期
4 许金余;李为民;王亚平;梁尚学;;玄武岩纤维对不同胶凝材料混凝土的强韧化效应[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5 范立新;焦楚杰;张亚芳;胡志勇;马伟鑫;;混凝土动态拉伸试验与数值研究进展[J];混凝土;2013年02期
6 许金余;罗鑫;吴菲;白二雷;高志刚;;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动态劈裂拉伸破坏的吸能特性[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7 王启智,贾学明;用平台巴西圆盘试样确定脆性岩石的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断裂韧度——第一部分:解析和数值结果[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9期
8 巫绪涛;代仁强;陈德兴;余泽清;;钢纤维混凝土动态劈裂试验的能量耗散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09年01期
9 唐礼忠;刘涛;汪令辉;李夕兵;周建雄;武建力;;两种不同大理岩SHPB动态劈裂实验[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海燕;李明;温茂萍;蓝林刚;敬仕明;;PBX巴西试验与直接拉伸试验的比较[J];火炸药学报;2011年01期
2 胡俊;巫绪涛;;聚苯乙烯混凝土动态劈裂实验[J];爆炸与冲击;2011年04期
3 苏碧军,王启智;平台巴西圆盘试样岩石动态拉伸特性的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年01期
4 王强;陈国新;何力劲;祝烨然;黄国泓;;玄武岩纤维对水工抗冲磨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4期
5 任会兰;方敏杰;贺建华;;压缩载荷下陶瓷材料声发射特性的实验研究[J];材料工程;2012年02期
6 赵兴东;杨素俊;徐世达;刘建坡;;基于声发射监测的巴西盘试样破裂过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8期
7 韦重耕;王启智;;径向冲击中心直裂纹巴西圆盘的复合型动态断裂分析[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7年01期
8 艾红梅;白军营;;“绿色”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发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9 薛军鹏;;连续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J];福建建筑;2009年12期
10 黄凯健;邓敏;;玄武岩纤维耐碱性及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J];复合材料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强;陈国新;何力劲;祝烨然;黄国泓;;玄武岩纤维对水工抗冲磨混凝土性能的影响[A];泄水建筑物安全及新材料新技术应用论文集[C];2010年
2 宋小林;谢和平;王启智;;大理岩的高应变率动态劈裂实验[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陈柏生;肖岩;;Hopkinson拉压一体杆实验设备的研制[A];第六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张盛;王千红;樊鸿;;平台巴西圆盘抗拉强度公式修正系数的研究[A];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土木建筑学科)论文集[C];2005年
5 谢玉福;;层状裂隙煤层巷道顶板失稳分析[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6 满轲;周宏伟;;SHPB系统的动态力平衡分析及试验研究[A];第三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泽东;许金余;吕晓聪;白二雷;刘军忠;;岩石动态劈裂拉伸的SHPB试验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何长江;姚勇;陶俊林;富裕;彭芸;刘筱玲;;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冲击破坏性能研究[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嘉;钢纤维混凝土劈拉强度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范文孝;玄武岩纤维增强路面材料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巫绪涛;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刘世奇;有侧向压力的花岗岩动态直接拉伸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5 满轲;岩石动态断裂韧性测试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6 于庆磊;基于数字图像的岩石类材料破裂过程分析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舒继森;露天煤矿边坡稳定关键影响因素及边坡治理与采矿一体化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8 汪亦显;含水及初始损伤岩体损伤断裂机理与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胡俊;EPS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爆、抗震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平琦;煤矿深部岩石动态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及其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亚磊;圆盘试件预制裂缝形状对其测试岩石断裂韧度值的影响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陈向雷;干燥及饱水状态下岩石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小双;高温后粗砂岩力学性质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8年
4 王友刚;玄武岩纤维网增强大保护层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邹洋;岩石动静组合加载巴西盘劈裂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崔智丽;岩石类材料中心裂纹圆盘试件动态断裂韧性测试系统的动力学有限元分析及测试方法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7 兰宪钢;自密实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工作及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1年
8 胡海涛;短切芳纶纤维增强水泥砂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9 苏碧军;岩石动态强度和动态断裂韧度的测试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戴峰;径向压缩圆盘试样的动静态应力和应力强度因子数值分析[D];四川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乾坤;;混凝土动态损伤与失效模型[J];兵工学报;2006年01期
2 刘陆广;欧卓成;段卓平;刘彦;黄风雷;;混凝土动态断裂数值模拟研究[J];兵工学报;2010年06期
3 石钱华;国外连续玄武岩纤维的发展及其应用[J];玻璃纤维;2003年04期
4 李伟;谢和平;王启智;;大理岩动态劈裂拉伸的SHPB实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6年01期
5 苏碧军,王启智;平台巴西圆盘试样岩石动态拉伸特性的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年01期
6 王茹;唐春安;王述红;;岩石点荷载试验若干问题的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7 肖诗云,林皋,王哲,逯静洲;应变率对混凝土抗拉特性影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8 闫东明,林皋,王哲,张勇强;不同环境下混凝土动态直接拉伸特性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李为民;许金余;沈刘军;李庆;;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08年02期
10 崔毅华;玄武岩连续纤维的基本特性[J];纺织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洋;玄武岩FRP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2 朱华军;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周建民;既有混凝土及构件的氯盐侵蚀模拟试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广平,李秀坤,张学义;用于大尺寸试件的SHPB装置[J];应用科技;2002年11期
2 侯晓峰,方秦,张育宁,李浩;高掺量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动力特性的SHPB试验[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巫绪涛;杨伯源;李和平;董钢;;大直径SHPB装置的数值模拟及实验误差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06年03期
4 李志强;陈维毅;王志华;;子弹长度对SHPB测试影响的有限元模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05期
5 蒋国平;焦楚杰;任达;;素混凝土的SHPB试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2期
6 章伟宜;;SHPB技术在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测试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年07期
7 赵西寰;;SHPB技术的进展[J];太原工学院学报;1981年03期
8 徐明利,张若棋,张光莹;SHPB实验中试件内早期应力平衡分析[J];爆炸与冲击;2003年03期
9 巫绪涛,胡时胜,张芳荣;两点应变测量法在SHPB测量技术上的运用[J];爆炸与冲击;2003年04期
10 朱珏;胡时胜;王礼立;;率相关混凝土类材料SHPB试验的若干问题[J];工程力学;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国才;胡时胜;付峥;;用于测量材料高温动态力学性能的SHPB技术[A];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流体物理研究所SHPB实验技术研究进展[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段祝平;;SHPB技术的回顾与展望[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陶俊林;陈裕泽;胡文军;陈刚;黄西成;;SHPB实验中几个问题的讨论[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旭东;刘凯欣;;一种改进传统SHPB实验技术的新的波形分离方法[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宋力;胡时胜;;SHPB实验中的端面凹陷修正[A];第五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张方举;谢若泽;胡文军;;PC材料SHPB实验技术与应用[A];第五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邹广平;唱忠良;王新征;;改造SHPB撞击杆抑制矩形入射脉冲弥散效应的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国防科技大学SHPB实验技术和应用情况简介[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总体工程研究所SHPB试验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陶俊林;SHPB实验技术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年
2 朱珏;混凝土类材料冲击本构特性的SHPB技术及Lagrange反解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邓志方;高温SHPB实验中的界面热传导特性及其影响[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6年
2 孙善飞;混凝土SHPB实验的数值模拟[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3 果春焕;SHPB系统中几个问题的探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高科;岩石SHPB实验技术数值模拟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5 王艳;应用SHPB试验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动力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6 江伏;应用SHPB试验对橡胶粉混凝土动力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禹琦;高温下素混凝土SHPB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11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211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