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拟力法的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
本文关键词:基于拟力法的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拟力法 局部塑性机制 弹性位移 塑性位移 塑性变形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拟力法的研究进展,从基本概念出发给出了弹性位移和塑性位移的定义,并推导了拟力法的控制方程及运动方程;同时,说明了构件局部塑性机制及其塑性变形的意义,并从理论上阐明了拟力法与传统有限元方法相比的优势,即计算效率高、稳定性好。最后,将拟力法应用于某一钢框架结构,结合适用于钢结构的较基本的局部塑性机制,验证了拟力法的实用性及有效性。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CB013605)
【分类号】:TU311.3
【正文快照】: 引言%拟力法的基本概念最早由Lin等人[1]于1968年提出,用于连续体力学的塑性应力应变计算,并首先由Wong等人[2]应用于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分析。拟力法作为一种非线性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构件局部塑性机制来模拟结构整体的非线性反应。该局部塑性机制为额外设置的塑性变形自由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姚传国;柳春光;夏春旭;;拟力法在结构地震响应中的应用综述[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2 柳春光;姚传国;柳英洲;;基于拟力法的桥梁结构地震响应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1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玮光;基于直接刚度法的关键柱失效钢框架的非线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琦;在力法中消除所有副系数的一种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89年02期
2 姚传玺;张代理;牛庠均;;新型平面有限元力法[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3 郑洪生;赵芳芳;;力法分析中矩阵缩减研究[J];民营科技;2008年03期
4 李玉莹;傅传国;梁书亭;孙修礼;;利用改进综合内力法计算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J];建筑结构;2008年06期
5 丁惠梁;力法分析的重分析及近似重分析技术[J];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1986年02期
6 陈哲,郭仁俊,梁靖波;力法计算机程序编制——结构力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实践[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7 郭仁俊;力法计算机方法的实现[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刘西拉,王开健,张春俊;桁架结构材料非线性弹性问题的广义逆力法[J];工程力学;2005年S1期
9 周新成;夏云峰;;力法渐近法[J];辽宁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10 姚传国;柳春光;夏春旭;;拟力法在结构地震响应中的应用综述[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罗尧治;;基于零空间基的杆系结构非线性力法分析[A];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2 顾敬业;陈建斌;;均匀力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A];第一届中国钢结构协会锅炉钢结构分会会议暨第一届锅炉钢结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孙小明;胡宗武;;力法在机械传动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的经济建设与21世纪的物料搬运技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刘哲锋;沈蒲生;;基于拟力法的地震能量反应分析[A];防震减灾工程研究与进展——全国首届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袁驷;叶康生;王珂;F.W.Williams;D.Kennedy;;求解杆系结构自由振动问题的力法[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6年
6 刘西拉;龙丹冰;;一种新颖的结构分析并行方法特大增量步法[A];首届工程设计高性能计算(HPC)技术应用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练字方法的突破[N];中国文化报;2004年
2 魏晨;军队出版社“重炮瞄准”全球写字教材市场[N];国际商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士强;基于拟力法的钢结构非线性抗震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张青;轴流泵叶轮的改进升力法设计及内部流场计算[D];西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12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212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