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兰州马兰、离石压实黄土抗剪强度影响因素探讨

发布时间:2017-11-22 01:16

  本文关键词:兰州马兰、离石压实黄土抗剪强度影响因素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压实黄土 压实度 含水率 黏聚力 内摩擦角


【摘要】:抗剪强度是压实黄土的重要力学指标,在不同压实和含水状态下,土体的抗剪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对兰州青白石马兰、离石压实黄土进行了直剪试验,得到不同压实度和含水率下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探讨了含水率和压实度对压实黄土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黏聚力随压实度的增大而增大,且离石黄土增大幅度大于马兰黄土;含水率小于最佳含水率时黏聚力随含水率的增大略有增大,当含水率大于最佳含水率后黏聚力随含水率的增大反而急剧减小;离石黄土和马兰黄土内摩擦角均随压实度增大而增大、随含水率增大略有减小。
【作者单位】: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甘肃省科技厅重大专项项目(2013GS07716)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08RJYA023) 兰州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
【分类号】:TU444;TU432
【正文快照】: Civil Engineering,Ministry of Education,Lanzhou 730050,China)0引言兰州由于特殊的地形加上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紧张问题非常突出。为破解土地难题,兰州市政府实施了低丘缓坡沟壑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项目(图1),该项目位于兰州市青白石乡白道坪村,最大挖方高达70 m,最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米海珍;胡燕妮;;兰州高坪马兰黄土工程性质规律初探[J];建筑科学;2008年11期

2 王靖泰,李永进,李保雄;兰州黄土的物理特性[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4年04期

3 李保雄;苗天德;;黄土抗剪强度的水敏感性特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4 李保雄;牛永红;苗天德;;兰州马兰黄土的水敏感性特征[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5 王林浩;白晓红;冯俊琴;;压实黄土状填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因素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6 李荣建;郑文;刘军定;闫蕊;邵生俊;;考虑初始结构性参数的结构性黄土边坡稳定性评价[J];岩土力学;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生;张洪萍;;浅谈盐渍土和黄土的工程性质和处理方法[J];安徽建筑;2010年06期

2 陈秀玲;张文开;吴福莉;杨胜利;;黄土高原风成堆积物中方解石与白云石的区分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1期

3 陈秀玲;张文开;吴福莉;杨胜利;;黄土研究历史回顾与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3期

4 薛惠娟;侯一俊;强泰;张晓玲;;西藏吉隆盆地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合及其古气候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4期

5 苏海洋;;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带状起源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6 张启波;闫晓丽;苗运法;方小敏;王亚东;张涛;昝金波;杨一搏;迟云平;;临夏盆地黑林顶剖面11.6~5.0Ma碳酸钙的变化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7 贾耀锋;毛龙江;;地球化学指标在黄土环境演变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8 张强,朱诚;南京江北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的沉积学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9 郭胜强;周利峰;王红强;郝军浩;上官鹏;张敏锋;李军怀;赵敏哲;李小平;;重金属在城市工业区土壤—植物环境中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5期

10 王国强,刘宏杰,吴道祥;黄土的工程地质特性研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彩霞;许领;戴福初;闵弘;谭国焕;邝国麟;周跃峰;;黑方台黄土泥流滑坡及发生机制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2 秦小光;宁波;殷志强;穆燕;;末次间冰期以来渭南黄土地区土壤有机碳碳库的演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3 曹希强;皮明建;;东海浪岗山岛屿黄土的物质来源初探[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上册)[C];2009年

4 夏旺民;郭增玉;;黄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基本构架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正汉;;特殊土的细观结构及其演化的CT-三轴试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赵辉雄;喻渝;杨建民;;高速铁路黄土隧道合理支护参数试验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7 王晓勇;鹿化煜;李珍;邓成龙;谭红兵;宋友桂;;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堆积的岩石磁学性质及其古气候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青藏高原)[C];2003年

8 吕厚远;刘东生;郭正堂;;黄土高原地质、历史时期古植被研究状况[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地球环境·工程地质与灾害)[C];2003年

9 秦小光;蔡炳贵;刘东生;;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时期东亚季风区大气湍流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地球环境·工程地质与灾害)[C];2003年

10 秦小光;刘东生;蔡炳贵;吕厚远;;中国北方典型时段环境格局与植被演替区带及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启示[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地球环境·工程地质与灾害)[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冬雁;川西高原甘孜黄土记录的早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古气候变化[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孙军杰;黄土场地震陷与桩基负摩阻力现场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赵彦旭;压实黄土增湿变形的非饱和土力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张科;西部地区纹层湖泊高分辨率孢粉记录的晚全新世环境变化[D];兰州大学;2010年

5 朱崇辉;筑坝土料的水利工程性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立安;东营凹陷古近系孔一段—沙四下亚段碎屑岩沉积特征与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刘超;中国北方沙漠—黄土系统的选频释光特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传湖;全新世东亚地区气候时空演变及古气候定量重建[D];南京大学;2009年

9 李锦荣;基于RS和GIS的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何永强;强湿陷性黄土地区挤密桩复合地基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雪;辽东半岛黄土沉积与黄渤海陆架沙漠化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亚楠;辽南滨海黄土环境磁学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美霞;辽东半岛黄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其环境意义[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广元;渤海湾全新世海侵前的古环境[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魏俊峰;黄河下游颗粒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输送通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王俊鹏;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团聚体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王玲;川西高原甘孜黄土A剖面的粒度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贺拿;矸石山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吴立;巢湖流域新石器至汉代古聚落变更与环境变迁[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桂松;筑坝红土的演化探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家鼎,张倬元,李保雄;黄土自重湿陷变形的脉动液化机理[J];地理科学;1999年03期

2 刘东生,孙继敏,吴文祥;中国黄土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一次事实与故事相结合的讨论[J];第四纪研究;2001年03期

3 刘东生;张宗祜;;中国的黄土[J];地质学报;1962年01期

4 赵景波;中国黄土地环境研究的进展[J];干旱区地理;2000年02期

5 严秋荣,孙海兴,邓卫东,杨青;红层软岩土石混合填料的抗剪强度特性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05年03期

6 曹小平,李保雄;马兰黄土的水敏感性特征[J];甘肃科技;2004年11期

7 吴亚萍,赵长兴;兰州市伏龙坪地区黄土的工程地质性质[J];甘肃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8 李保雄,李永进;兰州马兰黄土的工程地质特性[J];甘肃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9 刘鹏鸣,徐青海;试论西宁地区湿陷性黄土的天然孔隙比及含水量对湿陷性的影响[J];青海地质;1994年02期

10 胡展飞,傅艳蓉;基于不同初始含水量的软粘土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J];上海地质;200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晓晨;大连机场升降带回填土力学特性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放射性含水率——密度计[J];吉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年02期

2 黄正华,陈世廉,李正清;利用微波驻波法测量石油中的含水率[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3 曹辉亮;;土的含水率试验三种比对方法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05期

4 黄斌;傅旭东;谭凡;吴忠明;;含水率对滑带土强度及变形影响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09期

5 胡文利;李为萍;陈军;;不同含水率水平下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6 蔡天桥;李津水;;瓷坯水份自动监测仪[J];江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年01期

7 姚启均;;怎样测定冻土的含水率[J];建筑工人;2001年03期

8 李本军;唐丽娟;陈广安;;含水率对黄土双线法误差影响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9期

9 赵红鹤;杨小林;高富强;丁梧秀;;不同含水率岩石试样制备方法探讨[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张文焱;高瑞清;;种子烘干含水率自动控制[J];黑龙江科学;201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文刚;俞国胜;张海鹰;姜晨龙;刘小虎;赵雪松;;含水率对草坪草常温开模成型的影响[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本华;;粮食含水率快速无损测定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3 张中明;;砂、石含水率简易测定方法——比重法[A];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适用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1年

4 曹正良;;片烟松散回潮含水率控制方式的改进[A];中国烟草学会工业专业委员会烟草工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薛荆岩;沈永良;孙来军;涂磊;;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在黄豆含水率测量中的应用[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6 王丽学;李淑惠;刘洪禄;石志强;刘冀;;秸秆覆盖条件下播种的土壤临界含水率试验[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樊恒辉;吴普特;高建恩;王广周;孙胜利;;密度和含水率对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A];《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1届4次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江通;王丽萍;丁振华;翟博;李楠;马彬;李杰;廖晨博;;烃类污油含水率在线检测仪在采气三厂的应用[A];创新·质量·低碳·可持续发展——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司慧;鹿振友;王立昌;;含水率对落叶松材动态弹性模量的影响[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贤军;蔡智勇;傅峰;;微波干燥与常规干燥中木材内含水率动态分布比较[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冰;油墨与纸板含水率[N];中国包装报;2009年

2 省机械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林亦枰;对农产品干燥的要求[N];福建科技报;2004年

3 安然;农科推广需打“组合拳”[N];长白山日报;2008年

4 记者 徐云;葡萄干生产新标准与国际接轨[N];吐鲁番报(汉);2008年

5 省机械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林亦枰;农产品干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福建科技报;2004年

6 本版特邀专家:上海市木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副部长 张莺红;二问:要避免地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应注意些什么?[N];中国质量报;2002年

7 胡刘继;中小棉企的“观望”[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于洋 记者 李泳沩;长春应化所研制出多糖润肠米[N];吉林日报;2010年

9 王非;到有含水率测定仪的商铺买地板[N];中华建筑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之祥;水稻及玉米植株含水率的可见光图像检测[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2 李单;锯材含水率分级检测系统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3 李孟平;便携式围护结构含水率测试仪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4 殷洪霞;草物料的含水率对压缩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5 孙乐;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织物含水率无损测量系统的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2年

6 马雪;基于μC/OS-Ⅱ操作系统及Kinetis60芯片的反射式微波含水率检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张柯;木材烘干控制系统控制过程研究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4年

8 王婧;小杂粮的介电特性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9 马华;成样含水率对饱和重塑粉土各向异性特性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王娟娟;滨海泥质盐土造林综合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12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212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5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