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利用水化—碳酸化钢渣和脱硫灰制备建材制品

发布时间:2017-11-22 20:19

  本文关键词:利用水化—碳酸化钢渣和脱硫灰制备建材制品


  更多相关文章: 钢渣 脱硫粉煤灰 水化 碳酸化


【摘要】:随着我国控制和削减S02排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产生了大量脱硫粉煤灰。脱硫粉煤灰因含有不定期水化的f-CaO和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的硫酸盐而未大规模应用。钢渣的数量增加迅速,由于含有f-CaO和f-MgO等容易引起安定性不良的物质,钢渣利用率较低。脱硫粉煤灰和钢渣经过水化消解、碳酸化养护后,能将C02永久固化储存在原材料中,是脱硫粉煤灰和钢渣资源化利用的可行办法。本文分别利用水化-碳酸化耦合作用、蒸养-碳酸化和碳酸化-蒸压三种方式制备钢渣和脱硫粉煤灰建材制品,借助XRD、TG-DTG对试块的矿物组成和水化、碳酸化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利用SEM、压汞法等测试技术对试块内部显微结构进行表征。以下为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1)利用水化-碳酸化耦合作用制备钢渣和脱硫粉煤灰建材制品,研究水化-碳酸化耦合作用、原材料配合比对试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渣和脱硫粉煤灰中的f-CaO可以通过水化-碳酸化生成CaCO3;碳酸化是强度的主要来源,强度贡献率最少占65.29%,最大达到82.30%;前期水化产物是碳酸化的主要来源,随水化时间的增长而增长,但是水化3d和7d的试块由于生成较多AFt而产生裂纹;第二次水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制品强度,产生的强度随钢渣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最大能达到31.60 MPa;钢渣的水化活性比脱硫粉煤灰好,比脱硫粉煤灰易于碳酸化,试块最终强度随着钢渣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由sd28的9.7MPa增加到sd10的101MPa,且压蒸安定性合格。(2)利用蒸养-碳酸化制备钢渣和脱硫粉煤灰建材制品,研究原材料配合比、静停时间、蒸养时间以及碳酸化的影响。结合抗压强度,安定性确定钢渣、脱硫粉煤灰以及碱激发剂Ca(OH)2的最佳配合比4:4:2,其经过8h蒸养后强度能达到24.28 MPa,再次碳酸化后强度提升至29.63MPa,且压蒸安定性合格;延长静停时间,能生成更多的AFm和C-S-H,试块强度随之增加;随着蒸养时间的增加,试块强度增加,平均孔径减小,其中蒸养8h试块的平均孔径由6h的160.4nm减小到85.4nm;碳酸化能使试块的强度得到进一步提升;蒸养的水化产物多为不规则的非晶体形貌,其结构可能为团状或薄片状物质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无定形凝胶质。(3)利用碳酸化-蒸压养护制备钢渣和脱硫粉煤灰建材制品,初步探究碳酸化和蒸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C-S-H在蒸压过程中会脱去游离水和部分结晶水,导致试块的平均孔径由蒸压前的87.8nm增大到158.7nm,强度从25.25 MPa下降到23.45MPa。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52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英杰;赵长遂;段伦博;李庆钊;梁财;;醋酸调质钙基吸收剂的循环碳酸化特性[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曹昌琳;龚乾;;方铅矿碳酸化转化过程的再研究[J];化工冶金;1992年02期

3 尚建宇;宋春常;王春波;卢广;王松岭;;石灰石煅烧及其产物碳酸化特性的试验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4 赵华磊;吴昊泽;常钧;程新;;碳酸化时间对钢渣碳酸化的影响[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5 陈惠超;赵长遂;李英杰;周骛;;钙基吸收剂煅烧/加压碳酸化循环特性实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29期

6 张平平;陈惠超;段钰锋;桑圣欢;冒咏秋;;溶胶凝胶合成钙基吸收剂的循环碳酸化特性[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23期

7 危日光;陈江涛;陈鸿伟;陈龙;;石灰石煅烧/碳酸化过程中微观结构的演变特性[J];动力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8 李英杰;赵长遂;;碳酸钙循环煅烧-碳酸化吸收CO_2的热力学分析[J];热能动力工程;2008年03期

9 王宗华;张军营;徐俊;晏恒;赵永椿;郑楚光;;CO_2矿物碳酸化隔离的理论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06期

10 李英杰;赵长遂;李庆钊;段伦博;;作为新型CO_2吸收剂的乙酸钙循环碳酸化特性[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志坤;桂卫华;阳春华;;连续碳酸化分解过程专家优化系统[A];第十七届全国过路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石焱;含铁粉尘碳酸化球团固结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2 晏恒;中低压条件下非纯CO_2液相直接矿物碳酸化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珂;高温固体吸附剂循环捕获燃煤烟气CO_2的实验与动力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静;HCl对钙基吸收剂循环煅烧/碳酸化捕集CO_2特性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房海霞;由菱镁矿制备碳酸镁及其功能化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万华龙;含铬铝泥的综合利用工艺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伍夷飞;富氧燃烧条件下典型无机组分的碳酸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何梓睿;水蒸气对电石渣循环煅烧/碳酸化捕集CO_2特性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马艾华;改性造纸白泥循环捕集二氧化碳的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7 籍晓洋;基于加速碳酸化法稳固化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8 王静茹;利用水化—碳酸化钢渣和脱硫灰制备建材制品[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9 郭泰成;SO_2对钙基吸收剂循环煅烧/碳酸化捕集CO_2影响及模型模拟[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10 王成艳;加速碳酸化对焚烧飞灰重金属浸出特性及高温迁移特性的影响[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215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215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6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