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北京绿隔产业用地规划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朝阳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7-11-24 19:23

  本文关键词:北京绿隔产业用地规划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朝阳区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绿隔 产业用地 城乡结合部 北京朝阳区


【摘要】:北京试图借助绿隔建设的契机,以实现其在城市增长过程中的三重目标:农民利益保护、控制城市空间拓展方式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绿隔产业用地规划应运而生,并从形态、社会和经济三方面辅助北京城市拓展中的多重目标实现。本文首先介绍了绿隔产业用地规划的实施机制,抽象出其中的用地调整和城乡合作模式。接着,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考察了绿隔产业用地规划的实施效果及其现状问题,并对比了北京城乡结合部自发形成与规划引导下建设的农村产业之间的不同。最后,从制度角度辨析了绿隔产业用地规划,并针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三条可能的改进措施,包括土地使用权指标的乡际平衡、土地合作调整和鼓励自发产业试点。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与城市研究所;
【分类号】:TU984.2
【正文快照】: 1引言1.1研究背景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和《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到2020年时,北京市域范围内建设用地面积共约2700km2,其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需控制在1680km2以内,即其余近1020km2的建设用地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大量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小鹏;;北京市区绿化隔离地区政策回顾与实施问题[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年01期

2 张良;吕斌;;日本首都圈规划的主要进程及其历史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12期

3 王昊;蔡玉梅;张文新;;北京市朝阳区第一道绿化隔离带政策实施评价[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年02期

4 谢欣梅;;绿隔十年谈——记朝阳区绿隔实施情况调研[J];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05期

5 甘霖;;基于遥感影像的北京绿隔规划控制成效分析[J];北京规划建设;2012年05期

6 孙晓鹏;王天明;葛剑平;;基于MODIS的北京绿化隔离地区植被格局与趋势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06期

7 谢欣梅;丁成日;;伦敦绿化带政策实施评价及其对北京的启示和建议[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6期

8 马明菲;;北京城市边缘区土地合作调整模型及其应用[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2年02期

9 马明菲;;伦敦绿环政策演变的理论背景及其成效[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1年03期

10 周其仁;;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J];经济学(季刊);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巍;王一平;;街道的意义——城市住区模式的演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2 景冰琦;刘琨;;简析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3 孙群郎;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原因再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黄竹喧;;论《明日的田园城市》与中国土地制度改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牛建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护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6 朱春艳;张戎;;农田与城市景观的自然融合探析——以宁波北仑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7 王慧娟;贾永飞;;南京市郊区失地农民保障问题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8 罗湖平;朱有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共生机理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9 刘静怡;;基于城乡统筹的生态住区理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10 顾馨梅;苏君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创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怀;高磊;;我国农地流转中的多重委托代理结构及其制度失衡解析——从当前我国重庆、成都、四川、广东等省土地产权流转案例中得到的启示[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宋振兴;;关于宅基地的产权配置与征收过程中利益分配的探讨[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魏建;张广辉;;城市房屋的“拆迁”与“征收”:“责任规则”到“产权规则”[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许可;;从法律博弈论看土地所有权制度设计——以征地补偿为中心[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王怡然;;快速城市化中紧凑发展下的大城市近郊生态用地使用——以成都“198”项目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石会娟;;城乡共荣的西咸新区规划思路探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叶艳妹;孙帅;;征地补偿标准差异性研究——基于黑龙江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实证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振华;王健;;国外发达都市圈外围城镇发展经验及其启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许建明;;两岸农业合作中的土地问题与土地配置方式选择——以闽台为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周娅;;感、忆中追寻城市时空的生态意识[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祥琪;我国征地补偿机制及其完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罗瑞芳;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玉峰;新遗产城市[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7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林丹;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征地补偿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高磊;产权效率的演进逻辑与考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傅晓珊;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均衡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荣鑫;农地家庭经营法权关系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包雄伟;我国大都市区新城规划的实施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树欣;长三角船舶工业布局特征与发展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涛;杭州市山水格局背景下的绿地系统构建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刘金璇;山东半岛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高晓停;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制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涂如兰;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付建新;基于分形理论的青海省城镇体系结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春彦;邯郸市城市住区更新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朝伟;许学工;;北京市域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的相对评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李强,戴俭;规划制度安排与“绿带”政策的绩效:伦敦与北京的比较[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6期

3 成旭东,张平;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建设中的土地利用补偿制度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6期

4 范念母;北京市近郊区乡域规划——城乡结合部规划探析[J];城市规划;1991年06期

5 闵希莹,杨保军;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带与城市空间布局[J];城市规划;2003年09期

6 李锋,王如松,Juergen Paulussen;北京市绿色空间生态概念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4期

7 许浩;日本三大都市圈规划及其对我国区域规划的借鉴意义[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5期

8 智瑞芝,杜德斌,郝莹莹;日本首都圈规划及中国区域规划对其的借鉴[J];当代亚太;2005年11期

9 孙海清;许学工;;北京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5期

10 卢明华,李国平,孙铁山;东京大都市圈内各核心城市的职能分工及启示研究[J];地理科学;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雪梅;关于加快北京市区绿化隔离地区建设的讨论[J];北京规划建设;1994年04期

2 赵清武;杨金海;;城乡结合部的前瞻性设计[J];民营科技;2009年10期

3 王延佳;城乡结合部的旧村改造[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1年11期

4 孔德智;张沫杰;郎显源;;城乡结合部线性公共空间功能定位新思路[J];规划师;2006年S2期

5 王凌宇;;城乡结合部的前瞻性设计——对城市设计机制理论借鉴性运用[J];中外建筑;2007年11期

6 张艳琼;冯磊;;城乡结合部和谐社区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10期

7 刘晨;城乡结合部的问题与治理途径[J];北京规划建设;1994年06期

8 徐晨辉;;城乡结合部规划管理对策[J];建设科技;2010年07期

9 管福深;;对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消防安全问题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5期

10 孔德智;王士兰;;城乡结合部干道城市设计中功能定位的新思路——以湖州市经五路城市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婕;黄亚平;;基于生态导向的城乡结合部规划路径探讨——以山东广饶东部新区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冰;董卫;;高速城市化进程下城乡结合部的可持续发展——以洛阳城乡一体化首期示范区专项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董珂;孙心亮;缪杨兵;郭枫;陈燕秋;邹文耀;;“被动整治”到“主动提升”——北京城乡结合部发展策略[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陶金;;城乡结合部历史村落更新模式探讨[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董金玮;郑新奇;刘金花;;济南市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欧明华;;关于城市与乡村过度领域规划思考[A];西南六省、区、市七方土木建筑工程学会第二十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赵锦慧;赵丽娅;李海波;李兆华;杨兰芳;;初探武汉市城乡结合部的景观生态实用模式——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设计[A];城市生态建设与植被恢复、重建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郭嵘;吴松涛;李仂;;哈尔滨城乡统筹发展策略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9 叶昌华;;城市环卫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A];“迎全运”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韩建江;杜久明;;建设面向21世纪的安阳园林[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昌勇 陈俊;吹响冲刺的号角[N];安康日报;2010年

2 记者 张剑雄;清洁工程在城区遇上了“硬骨头”[N];忻州日报;2008年

3 通讯员 苏朝伟;朝阳区城乡结合部多年死坑旱厕变水厕[N];北京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裴聪;全力创卫打造美好家园[N];西藏日报(汉);2011年

5 记者 徐菡研;大力整治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N];广元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小清 邓琴 李峗 韶关电台记者 钟敏霞 庞世本 李英强 王磊;以优异成绩迎接国家考核鉴定[N];韶关日报;2009年

7 记者 田丕;两措施为我市创卫再添“一把劲”[N];安康日报;2009年

8 记者 刘倩 通讯员 唐永明 袁明辉;象山区市容环境“变脸”提升城区宜居度[N];桂林日报;2010年

9 黄建萍;苏州大力改善城乡结合部居住环境[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记者 吕丽霞;落实工作责任 推进创卫工作[N];商洛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厉基巍;北京城中村整治初步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阳;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布点问题研究及规划方法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聂华波;大都市区中心区域与外围区域公交换乘枢纽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3 吕维真;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周婷;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城乡结合部新农村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高坤;北京市西红门镇城乡结合部改造试点前期跟踪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6 牛毓君;“反规划”视角下的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郑丽娜;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景观规划与建设问题探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8 贾俊;我国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地区绿地规划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9 李科昌;西北地区小城镇城乡结合部新农村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10 王雪如;杭州双桥区块乡村“整体统一·自主建造”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23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223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3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