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陶瓷作为混凝土掺合料的可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8 17:12

  本文关键词:陶瓷作为混凝土掺合料的可行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再生骨料 矿物掺合料 陶瓷掺合料 工作性能


【摘要】:随着绿色混凝土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再生骨料的研究,把目光投向采用新型掺合料的研发中。结合各种矿物掺合料研究历史和现状,指出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以及存在不足之处,提出陶瓷掺合料的理念。基于掺合料作用原理分析陶瓷掺合料的工作性能,并展望了陶瓷掺合料利用前景。
【作者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8206) 江西省重大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114ACB01000) 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0DQB01900,20133BCB24008) 江西省科技计划落地项目(赣财教(2011)243号)
【分类号】:TU528.041
【正文快照】: Research on feasibility of using ceramic as admixture in concreteCHEN Mengcheng,FANG Wei,XU Kaicheng(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China)陈梦成,方苇,许开成(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江西南昌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益民;贺行洋;李永鑫;苏英;;矿物掺合料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J];材料导报;2006年08期

2 万冬梅,彭刚;利用陶瓷废料开发固体混凝土材料的研究[J];佛山陶瓷;2001年10期

3 沈旦申,张荫济;粉煤灰效应的探讨[J];硅酸盐学报;1981年01期

4 王功勋;;陶瓷抛光砖粉作辅助胶凝材料的火山灰性[J];硅酸盐学报;2010年07期

5 李华;孙伟;左晓宝;;矿物掺合料改善水泥基材料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微观分析[J];硅酸盐学报;2012年08期

6 龙湘敏,谢友均,刘宝举;超细粉煤灰在低水胶比浆体中的密实填充作用[J];混凝土;2002年03期

7 涂胜金;杨华山;刘冬梅;;粉煤灰效应模糊综合评价中权重确定的层次分析法[J];混凝土;2009年02期

8 王功勋;苏达根;赵一翔;;陶瓷抛光砖粉制备蒸压硅酸盐制品[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7期

9 张承志;刘凤利;刘俊华;;废陶瓷再生砂对砂浆性能影响的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1年07期

10 龙广成,谢友均,王新友;矿物掺合料对新拌水泥浆体密实性能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声,林力勋;山砂流态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2年04期

2 陈瑜,周士琼;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砼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9年04期

3 孟志良,朱峰,周辉,钱觉时;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碳化及防止途径[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年03期

4 罗晓勇;施养杭;;混凝土断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6期

5 马亚丽;王东威;;免烧高掺量粉煤灰砖砌体变形性能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6 马亚丽;王东威;;免烧高掺量粉煤灰砖砌体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7 李建林;陈兴周;;岩体破坏准则及其参数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8 赵鸣,吴广芬;粉煤灰资源多元化利用的探讨[J];北方环境;2003年03期

9 王向东,徐道远,朱为玄;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模型及损伤场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郭晓燕,刘召春,史萍华,施永国;粉煤灰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包钢科技;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凤利;刘俊华;张承志;;废陶瓷再生砂对商品砂浆抗压强度影响的正交试验研究[A];商品砂浆的科学与技术[C];2011年

2 郭胜山;陈厚群;李德玉;马怀发;;混凝土动力塑性损伤分析中的单元尺寸效应探讨[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3 孙永波;曾力;刘数华;;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A];2011全国水工泄水建筑物安全与病害处理技术应用会刊[C];2011年

4 王亚琴;李丽匣;韩跃新;;陶瓷抛光废料生产水泥混合材的试验研究[A];2009年金属矿产资源高效选冶加工利用和节能减排技术及设备学术研讨与技术成果推广交流暨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金兴;邓守春;张晶;梁乃刚;;基于格构模型的混凝土动静态拉伸破坏试验数值模拟[A];固体力学进展及应用——庆贺李敏华院士90华诞文集[C];2007年

6 宋旭明;戴公连;龚雪芬;;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疲劳性能试验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7 张承志;王爱勤;;粉煤灰资源科学利用问题探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8 胡明;;四川盆地北部地区构造样式及成因分析[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蒋家奋;;在水泥基材料中掺用矿渣微粉的几点认识[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杨久俊;芦青;海然;张海涛;张磊;李晔;黄明;;粉煤灰高强微珠泡沫混凝土的应用研究[A];第二届中国商品粉煤灰及磨细矿渣加工与应用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敬源;井壁稳定性若干力学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邓华锋;库水变幅带水—岩作用机理和作用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杨慧;水—岩作用下多裂隙岩体断裂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曹建安;无碴轨道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后期徐变变形和控制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唐国斌;基于全寿命设计的混凝土箱梁桥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邬昆;非局部多尺度方法及其在混凝土重力坝细观分析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7 孙丛涛;基于氯离子侵蚀的混凝土耐久性与寿命预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于雪梅;岩土材料中球形孔洞膨胀问题的力学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余学芳;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有限元模拟[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钱匡亮;纳米CaCO_3对水泥基材料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宝媛;混凝土断裂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丹;提升机动载荷作用下井塔振动分析与寿命预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吴叔兵;生态工业建设在丰城精品陶瓷产业基地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刘晓燕;基于OOPP的城市供水移民安置监测评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勇;温度、地震荷载作用下拱坝动力响应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孙伟;粉煤灰基注浆充填材料及性能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文剑;没食子酸生产废液和废渣的处理与利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航;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破坏过程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9 刘凤利;利用废陶瓷再生砂配制再生砂浆、混凝土的试验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孙维;辅助胶凝材料对水泥石微结构形成及力学性能的影响[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赓,梁乃兴,杨超杰,尚刚,曹树本,高爱民;水泥粉煤灰级配碎石基层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2 高小建;马保国;朱洪波;;含石灰石粉水泥砂浆在低温环境中的硫酸盐侵蚀[J];材料研究学报;2005年06期

3 李志刚;张健;李秋义;杜辉;;再生骨料和矿物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11期

4 袁航;谢友均;;石灰石粉细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粉煤灰;2009年02期

5 张永娟,张雄;粉煤灰改善石灰石硅酸盐水泥耐硫酸盐侵蚀的机理[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2年01期

6 苏达根,陆金驰;煤粉炉渣蒸压硅酸盐制品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4年05期

7 杨华山;方坤河;李果;;粉煤灰效应的模糊综合评价[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6年01期

8 苏达根;孙涛;区炜锋;;炉渣及原料组成对硅酸盐制品性能的影响[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6年04期

9 陈德玉;吕淑珍;刘欢;卢忠远;;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9年06期

10 李继盛,郑娟荣;全尾砂火山灰活性的快速检测[J];分析试验室;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力群;半刚性基层材料结构类型与组成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2 高礼雄;掺矿物掺合料水泥基材料的抗硫酸盐侵蚀性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2005年

3 张嘎吱;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和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洪涛;超磨细石灰石粉掺合料混凝土性能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2 孔祥芝;石灰石粉用作水工碾压混凝土掺合料的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6年

3 李光瑞;特细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4 李晶;石灰石粉掺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数华,曾力;掺合料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02年05期

2 饶美娟;方坤河;;不同掺合料对碱-硅反应的抑制及比较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9年01期

3 钱大行;孙犁;张日华;;再生磨细掺合料与磨细矿粉复合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4 王庆寿,王景贤,辛雨农,赵德雍;几种掺合料对磨细生石灰性质的影响[J];大连工学院学刊;1956年02期

5 张德娟;徐虎;郭立伟;刘险峰;;掺加掺合料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性能试验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6 李坦平;何晓梅;谢华林;周学忠;;电解锰渣-生石灰-低等级粉煤灰复合掺合料的试验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7年01期

7 韩凤兰;张毅怡;;激发剂在大掺量掺合料混凝土中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7年05期

8 刘志国;刘红霞;杨少伟;;水泥掺合料分析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要性[J];混凝土;2012年09期

9 阮炯正,战高峰;如何开发混凝土活性掺合材[J];建筑技术开发;2000年02期

10 王坚,严广庆;复合矿物功能掺合料对粉煤灰激活增强的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志刚;;我国掺合料及掺合料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展望[A];第二届中国商品粉煤灰及磨细矿渣加工与应用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向安乐;袁红星;;复合掺合料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生产中的应用[A];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方坤河;;混凝土新型掺合料的研究与应用[A];水工大坝混凝土材料和温度控制研究与进展[C];2009年

4 肖斐;崔洪涛;夏毓宏;;掺合料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德娟;徐虎;郭立伟;刘险峰;;掺加掺合料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性能试验研究[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韩素芳;路来军;王安岭;段遵莉;;多品种掺合料及复合化对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张德娟;郭立伟;刘险峰;;掺加掺合料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性能试验研究[A];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六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韩素芳;路来军;王安岭;段遵莉;;多品种掺合料及复合化对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秀娟;陆文雄;许远辉;邵霞;;复合掺合料配制C30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和显微结构分析[A];中国首届商品粉煤灰及磨细矿渣加工与应用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向安乐;袁红星;;复合掺合料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生产中的应用[A];中国硅酸盐学会钢筋混凝土制品专业委员会2005-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俞国荣(作者单位:杭州万艺建材有限公司);矿粉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影响和应用[N];中国建材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春;稳定灌浆新型浆液与复合掺合料水工混凝土[D];四川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静;复合型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杨小草;阻锈型复合掺合料各组分协同作用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胡乔思;钒铁渣掺合料物理力学性能及其对混凝土补偿收缩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4 李懿;掺复合型掺合料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程宇科;掺复合型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赵苏政;掺复合型掺合料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刘霞;混凝土高性能掺合料的开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8 万超;复合型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9 叶建雄;掺合料混凝土性能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杨伟松;掺合料对水泥石电阻率影响的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34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234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b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