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指数的空间粒度效应——以江苏省丰县为例
本文关键词:县域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指数的空间粒度效应——以江苏省丰县为例
【摘要】:利用ArcGIS 9.3软件从2009年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库中提取丰县农村居民点数据作为数据源,采用中心属性值原则得到20种空间粒度下的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借助Fragstats 3.3软件对选取的8个景观指数进行计算,分析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的粒度效应并据此确定适宜粒度范围。研究表明:除景观面积指数及景观分离度指数外,其他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较明显,即景观格局对空间粒度的依赖性较强,若避开粒度谈论景观格局意义不大;空间粒度由10m增大到200m,斑块个数、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景观结合度指数、景观聚集度指数均下降,最大斑块指数上升,说明最大斑块的优势度上升,斑块破碎化程度降低,斑块形状趋于规则,景观斑块间连接程度降低且分布趋向分散;综合各个景观指数的第一尺度域,研究确定丰县1∶10 000比例尺精度下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分析的适宜粒度范围为50~60m,最佳粒度为60m。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114)
【分类号】:TU982.29
【正文快照】: 随着RS、GIS和计算机技术等广泛应用于景观格局的定量化研究中,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在农业景观、农村居民点景观等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3]。景观格局分析法是景观生态学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分为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和景观格局分析模型两大类[4]。通过景观指数对景观格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英莲;陈曦;贺永平;彭树宏;刘萍;;土地利用数据用于景观格局分析的研究[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1年05期
2 国庆喜,肖少英;粒度效应对城—乡过渡区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李明杰;钱乐祥;夏丽华;彭军超;赵宇;;汕头市土地利用景观指数粒度效应初探[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6期
4 赵文武,傅伯杰,陈利顶;景观指数的粒度变化效应[J];第四纪研究;2003年03期
5 邱海军;曹明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的粒度效应——以黄龙县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1期
6 周月梅,陈志强;长泰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及对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7 陶军德;关国锋;汤永玲;;哈尔滨市阿城区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5期
8 冀亚哲;张小林;吴江国;李红波;;聚落景观格局的空间粒度转换响应及其机理分析——以江苏省镇江地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03期
9 刘二稳;WEB OF SCIENCE数据库功能概述[J];情报科学;2002年01期
10 何丙辉,徐霞,辜世贤;潼南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萍;汤庆新;张保华;;基于GIS和RS的山东冠县居民点景观格局特征变化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2 张少杰;肖铁桥;;合肥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3 胡金龙;;景观格局演变及优化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21期
4 宋成舜;翟文侠;汤进华;杨旺舟;董捷;;洞庭湖平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湖南南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5 刘雪;刁承泰;张景芬;刘贵芬;申希兵;;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与土地整理研究——以重庆江津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6 杨庆朋;张俊梅;赵志革;周亚鹏;许v,
本文编号:1236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236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