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代博物馆从建筑杰作向建筑遗产的转向
本文关键词:试析当代博物馆从建筑杰作向建筑遗产的转向
更多相关文章: 博物馆建筑 建筑遗产 普林茨克奖 宁波博物馆 王澍
【摘要】:19世纪前博物馆建筑已经经历了从历史建筑杰作向历史建筑遗产嬗变的发展轨迹,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著名博物馆建筑和王澍荣获普利兹克奖的代表作宁波博物馆建筑,正在呈现出当代博物馆著名建筑将从建筑杰作向建筑遗产转向的文化现象,结合国际博协近70年来战略调整与变革、20世纪遗产保护理念与实践、普林茨克奖的定位与标准、宁波博物馆与普林茨克奖的"世纪结缘"等的综合观察,从建筑杰作向建筑遗产转向应当是当代博物馆建筑的时代命题和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 宁波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宁波市文物考古博物馆学会;
【基金】:宁波市科技局软科学课题“当代博物馆建筑的遗产化问题研究——以宁波博物馆为个案”基金项目(编号:2013A10081)成果之一
【分类号】:TU242.5
【正文快照】: 博物馆建筑为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文化中最具意蕴、最富创见的空间样式之一。当置之于博物馆建筑史、博物馆演变史、艺术建筑史、文化遗产发展史和20世纪遗产保护运动的背景审视时,我们发现,博物馆建筑已经并正在经历着从建筑杰作向建筑遗产嬗变与转向的过程。梳理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顾军;法国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2 汪秀敏;董贻安;张倍滴;;当代博物馆遗产化问题探析[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岷;吴庆;;试论高技术建筑地域化的基本构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2 朱大鹏;科技进步与城市规划的变革[J];安徽建筑;2004年03期
3 范占军;;形式的建构——如皋港区行政服务中心规划设计[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4 廖春艳;沈一;;基于带形城市理论解析剑阁县江口镇移民迁建详细规划体系[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5 杨建猛;;黔中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保护[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李斯特;;传统文化“误用”的政策分析——从耐克广告争议案切入[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7 张健健;;19世纪英国园林艺术流变[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邵长宗;尹丹;;作为一种精神的“解构”——论“解构”思想在中国当代陶艺中的可能性[J];山东陶瓷;2007年01期
9 凌振荣;;张謇博物馆思想的特点[J];博物馆研究;2010年03期
10 郭喜锋;;再谈陈列工作中的“以人为本”理念[J];沧桑;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秦红岭;;城市更新中名人故居保护问题的思考——以北京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金云峰;项淑萍;;类推设计——基于历史原型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闵泉;;市场的远与近——市场环境下的博物馆经营管理[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4 江永强;;增强服务意识 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浅谈21世纪博物馆的知识管理与创新[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5 潘林荣;;教育的现代化与博物馆教育体系的问题[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岚;基于生态准则的成都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余颖;城市结构化理论及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4 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孙彦青;绿色城市设计及其地域主义维度[D];同济大学;2007年
6 李将;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的文化变迁与价值冲突[D];同济大学;2006年
7 李哲;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余洁;遗产保护区的非均衡发展与区域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唐建;建筑的建筑[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周磊;西方现代集合住宅的产生与发展[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刘蓓;LOFT的居住形态与空间转换[D];郑州大学;2010年
2 徐欢;城市综合性公园地域特色塑造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汉杰;哈尔滨建筑“第五立面”规划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陈娜;四川省城市化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莹莹;云南岩溶景观旅游风景区导视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何东明;文本视域之当代西方建筑差异性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钱金霞;追寻空间的共鸣[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天钰;艺术画廊光环境的感知性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李申;德国现代教堂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蔡昊X;空间意向的回归[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单霁翔;;20世纪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一)[J];建筑创作;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石;;从技术的层面看建筑遗产保护[J];建筑与文化;2006年06期
2 ;专家学者谈建筑遗产保护[J];建筑与文化;2006年06期
3 ;建筑遗产保护 保护我们的历史[J];城市环境设计;2009年09期
4 韩冰;罗智星;;建筑遗产价值评价方法研究[J];华中建筑;2010年06期
5 ;单霁翔: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存在不能回避的技术难题[J];中华建设;2010年08期
6 J.Bayasgalan;王璐;;蒙古的建筑遗产与保护[J];建筑与文化;2010年11期
7 刘东旭;张勃;孙立伟;;浅谈地域性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J];江苏建筑;2011年01期
8 许昊皓;黄子云;;世界建筑遗产的保护[J];中外建筑;2012年08期
9 王一丁;吴晓红;;谈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J];山西建筑;2012年20期
10 王一丁;吴晓红;;建筑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原则体系探讨[J];建筑与文化;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源;;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发展简史[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2 朱向东;薛磊;;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中的科学技术价值评定初探[A];古建筑施工修缮与维护加固技术交流集锦[C];2008年
3 刘松茯;陈思;;文化产业下哈尔滨建筑遗产的独特性与保护模式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4 刘爱河;;建筑遗产保护,公众作用如何发挥[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5 马志韬;王俊;;景观重构——浅析传统建筑遗产的历史价值保护[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鹤;刘奔腾;董卫;;人文视野下的建筑遗产保护——以木兰陂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扬;;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保护民族建筑遗产[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8 刁建新;;城市的环境改造与建筑遗产保护问题探讨[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9 侯幼彬;;正式建筑与杂式建筑——兼论建筑遗产的文本阐释[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C];1993年
10 车震宇;王海涛;;世界建筑遗产沙溪寺登村保护的经验与启示[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兆汝;建筑遗产保护:政府该当何责[N];中国建设报;2010年
2 李玉雪 重庆社会科学院;以发展的文化遗产观看待建筑遗产保护[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演讲人 单霁翔 故宫博物院院长;活着的20世纪建筑遗产[N];光明日报;2012年
4 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 单霁翔;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上)[N];中国建设报;2012年
5 单霁翔;活着的20世纪建筑遗产[N];科学导报;2012年
6 记者 李佳霖;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代表研讨建筑遗产再利用[N];中国文化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李韵;“再利用”让建筑遗产惠及民生[N];光明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赵君利;齐献策 传承中华建筑瑰宝[N];中国建设报;2013年
9 金磊;应建立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国家制度[N];中国建设报;2013年
10 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社总编辑 金磊;二十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已迫在眉睫[N];中国艺术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狄雅静;中国建筑遗产记录规范化初探[D];天津大学;2009年
2 林源;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基础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3 陈蔚;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王红军;美国建筑遗产保护历程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刘敏;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张凯莉;建筑遗产的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7 王筱倩;扬州老城区建筑遗产形态特征的整体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8 祝笋;文化线路视野下的茶叶之路(湖北段)建筑遗产调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宇宁;当前中国建筑遗产记录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D];天津大学;2007年
2 吴凡;功能置换—论产业建筑遗产的改造再利用[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3 王珍;衙署建筑遗产展示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4 宋雪;英国建筑遗产记录及其规范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闫峻;丹东地区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的设计策略[D];江南大学;2009年
6 张婧;大连产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谢姝;建筑遗产周边环境整治模式探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8 傅栾;创意产业与工业建筑遗产开发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高鹏翔;大同城区建筑遗产及其保护探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翟红杰;基于数字化理念与方法的建筑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51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251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