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巴渝地区山地传统聚落风貌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4 21:42

  本文关键词:巴渝地区山地传统聚落风貌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巴渝地区 传统聚落 风貌设计 空间形态


【摘要】: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不仅是生活的载体,更承载着地域文脉,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民俗等信息。但是,在快速城镇化和全球文化趋同的大环境下,建筑的地域文化逐步被全球文化所淹没,建筑的民族性也被建筑的国际性所取代,失去了地方风貌特色。传统聚落要想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力的社会生存,就要挖掘地域建筑风貌特色要素,将其应用到建筑风貌设计中。本文以巴渝地区山地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意图从巴渝传统聚落风貌的影响因素入手,从宏观到微观的层面,对传统聚落风貌特色进行探析,以求对巴渝传统聚落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文章首先对传统聚落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界定了“巴渝”的由来和范围,解释了山地传统聚落和风貌的基本概念以及传统聚落的起源和发展。然后从地理气候环境、地域文化以及经济与交通三个方面来阐述巴渝地区山地传统聚落的影响因素。其中,经济和交通因素主要影响聚落的形成地点、聚落的发展、繁荣和衰败;地理气候环境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对聚落的形态特征和空间格局影响较大,对建筑的接地方式、屋顶形式、造型特征亦影响颇大;地域文化是影响传统聚落风貌的隐性因素,使传统聚落具有独特风貌特色。再从聚落选址布局、聚落形态与结构、聚落空间格局和传统建筑构造与细部几个方面对巴渝传统聚落的形态构成进行论述。传统聚落在选址时一般要考虑风水、安全和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并利用环境条件进行合理布局,因山势就水形,处处顺应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点状、带状和团片状的聚落平面形态。建筑空间、院落空间和街巷空间共同构成了传统聚落空间格局,层台累榭、错落有致的建筑,开敞的庭院、狭窄的天井,起伏转折的传统街巷,地方材料的使用,都展现了巴渝山地特色的聚落风貌。最后以万盛区南桐镇王家坝村和金龙村风貌设计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风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提炼传统聚落风貌特色要素,并将其应用到传统聚落风貌设计中,恢复传统村落风貌的整体性。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2.2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莹;施瑛;;江西传统聚落中的祭祀类建筑[J];农业考古;2007年03期

2 刘源,李晓峰;旅游开发与传统聚落保护的现状与思考[J];新建筑;2003年02期

3 张国梅;中国古代传统聚落的生态环境探析[J];安徽建筑;2003年06期

4 常青;略论传统聚落的风土保护与再生[J];建筑师;2005年03期

5 周凡;王建;;传统聚落区旅游开发的反思——生活的不可臆想性[J];中外建筑;2007年10期

6 谢珂珩;;四川羌族传统聚落研究[J];四川建筑;2008年01期

7 李向北;郭庆国;;探寻传统聚落街道“原风景”[J];中华建设;2008年02期

8 严钧;黄颖哲;任晓婷;;传统聚落人居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9 李红;周波;陈一;;中国传统聚落营造思想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10 吴柳琦;刘永丽;;中国传统聚落选址研究——以卫辉小店河清代民居群为例[J];河南科技;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琳;王辉;;京杭大运河山东段传统聚落的调查与思考[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王小斌;;徽州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中的基本理念探析[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逵;张钰;杨雪松;;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许飞进;杨大禹;左明星;;思想史视野下建水团山村传统聚落文化的传承与更新[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张祺;胡莹;;传统聚落文化的保护、更新与再生[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李婷;;由传统聚落特征出发的白族聚落更新策略初探[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何川;;湘南传统聚落生态单元的构建经验探索[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张祖群;赵荣;杨新军;黎筱筱;马秋芳;张宏;;中国传统聚落景观评价案例与模式[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严钧;梁智尧;赵能;;基于现代建筑技术分析方法的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研究——以湖南省永州市上甘棠古村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兰玲;;摩梭传统聚落研究初探[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定海;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张楠;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林志森;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王椺;徽州传统聚落生成环境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王飒;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D];天津大学;2012年

6 汤莉;我国湿热地区传统聚落气候设计策略数值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8 赵冶;广西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烨;基于生态适应性的传统聚落空间演进机制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俞曦;基于数字技术的传统聚落规划与民居绿色更新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雨帆;青岛滨海地区传统聚落及其气候适应性调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王宇倩;安多藏区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王一帆;村镇传统聚落中的环濠形态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6 吴望舒;徽州传统聚落用地布局优化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7 申颖炜;福安楼下传统聚落建筑形态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8 孙雪艳;宁德传统聚落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9 郭潇;适应黄土高原山地环境的传统聚落与民居形态特征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10 唐洪亚;新旧再生理论下古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52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252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e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