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不同建筑材料对气态汞的吸附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6 10:13

  本文关键词:不同建筑材料对气态汞的吸附模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建筑材料 水泥混凝土块 吸附模拟


【摘要】: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质、相变蓄能、生态环保、再生利用等受到广泛关注,但很少有关于不同建筑材料对汞的吸附研究。通过对水泥砖、泡沫混凝土、红砖、骨料、砂石等5种建筑材料细粉和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标准试块置于恒温室内进行气态汞吸附模拟,探索出最易受汞污染的建筑材料和水泥混凝土块的受污染深度。通过XRD和XRF对5种建筑材料分析得出其成分以SiO2为主,其次是CaCO3。5种建筑材料进行汞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整体上粒径越小吸附量越大,但不同材料之间存在差异性,红砖是最容易受污染的建筑材料,其次泡沫混凝土和砂石对汞也具有较大吸附性,水泥砖和骨料对汞吸附能力较弱。水泥混凝土块吸附模拟表明污染主要存在于表层0~1.5cm范围内,汞污染严重的工厂和车间等在拆迁、改建过程中,需要对其表层剥离,去除汞污染。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9025)
【分类号】:TU502
【正文快照】: 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近年来,由于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国务院加大力度淘汰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等产能过剩行业[1],相关行业建筑物和构筑物在新建、改建、修缮、拆毁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受污染建筑垃圾[2-3]。其中包含受汞污染建筑废物,汞既能以气态单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晓平,,朱延明;西藏土壤中汞的含量及其地理分布[J];环境科学;1994年04期

2 袁志平;;城市建筑垃圾再利用对策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5期

3 高冬云;;城市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4 张娟;杨昌鸣;;废旧建筑材料的资源化再利用[J];建筑学报;2010年S1期

5 张东,周剑敏,吴科如;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分析与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3年09期

6 王智宇;林旭添;陈锋;王小山;阮华;樊先平;钱国栋;;相变储能保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评价[J];新型建筑材料;2006年11期

7 李新创;刘涛;;以应对雾霾为契机 切实提升钢铁工业环保水平[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建;冀志江;王静;辛志军;;复合相变材料的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08年S2期

2 朱颜明,何岩,刘景双;环境地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献给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成立40周年[J];地理科学;1998年04期

3 曾祥才;朱冬生;;浅谈建筑节能技术[J];建筑节能;2007年01期

4 艾明星;曹力强;郭向勇;赵霄龙;;相变蓄能建筑材料的节能评价研究[J];建筑节能;2008年04期

5 管昌生;徐鹏;;建筑相变材料计算机模拟应用研究展望[J];福建电脑;2007年03期

6 季冬;;节能型相变储能建筑材料及其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09年03期

7 侯春光;;相变材料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综述[J];硅谷;2008年03期

8 周全;郭红斌;李东旭;李清海;;有机相变储能材料的封装技术及热物性测试方法[J];材料导报;2012年19期

9 揣成智;程远;;石蜡微胶囊的制备与应用[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于永生;井强山;孙雅倩;;低温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亮;马蕊英;孟祥兰;王刚;方向晨;;石蜡/γ-氧化铝相变储能材料的分析与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立华;孙文哲;付秉恒;翟少斌;;相变内墙结构及其厚度的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程向东;戴慈福;;相变节能材料的研究及其在空调中的应用[A];2009'全国纺织空调除尘新技术及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解惠婷;张承中;徐峰;田振宇;唐琛;刘文彬;;典型生活垃圾焚烧厂周边土壤中汞污染特征研究[A];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S12 重金属污染与修复[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夏莉;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研制与潜热储能中热物理现象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王定勇;汞在酸沉降地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分布与行为[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3 侯明;桂林市土壤—农作物系统汞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4 陈其针;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结合相变墙体在沈阳地区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洁;定形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永生;珍珠岩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3 刘亮;基于LCA模型的工程项目碳足迹评估实证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4 徐昆;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在建筑物围护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12年

5 苏明会;北京市区不同年代尘土中重金属元素的变化特征及污染源追踪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林旭添;聚合物保温砂浆建筑节能体系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大学;2007年

7 陈歆;西藏东南地区色季拉山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8 徐鹏;建筑节能相变材料蓄能效果的计算机模拟[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徐仁崇;相变储能混凝土的试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廉变峰;建筑节能相变材料制备与应用分析[D];天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和平;袁梅凤;兰树莹;闫清泉;;城市更新过程中建筑垃圾减量及处理研究取向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文越华,张公正,王正刚,张海龙;Na_2SO_4·10H_2O复合相变储冷体系的热力学性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3 李辉,方贵银;具有多孔基体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6期

4 李维红;浅析21世纪建筑材料的再生循环与利用和可持续发展[J];大连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5 姜勇,丁恩勇,黎国康;一种新型的相变储能功能高分子材料[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3期

6 张正国,文磊,方晓明,邵刚,黄弋峰;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研究与发展[J];化工进展;2003年05期

7 戴_g,唐黎明;相变储热材料研究进展[J];化学世界;2001年12期

8 张寅平,康艳兵,江亿;相变和化学反应储能在建筑供暖空调领域的应用研究[J];暖通空调;1999年05期

9 谭羽非;新型相变蓄能墙体的应用探讨[J];新型建筑材料;2003年02期

10 闫全英,王威;低温定形相变材料在相变墙体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涛;[N];中国冶金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东风;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东,宋戈,苏雅晖;关于建筑材料发展趋势的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0年02期

2 A.奥西波夫,刘正启;动力工程及其维修的建筑材料[J];水利水电快报;2000年07期

3 ;建筑材料新走势——多样化 功能化 系列化[J];中国建材;2000年08期

4 ;新建筑材料——人造砂[J];国外建材科技;2000年04期

5 ;建筑材料粘接新技术[J];化工文摘;2001年12期

6 冯志红,靳红;谈建筑材料的试验与检测[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2年06期

7 姚民乐;建筑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江苏建材;2002年03期

8 江镇海;塑木复合建筑材料发展前景看好[J];建材工业信息;2003年04期

9 金妍;广州禁用13种建筑材料[J];建材工业信息;2003年10期

10 谢曦;建筑材料与建筑文化[J];新材料新装饰;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兴业;;发挥复合材料优势开发建筑材料新产品[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2 孟欣;张妍豪;;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路菊;王莉;黄文琪;陶忠芬;肖桃元;可金星;;建筑材料的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技术与观察[A];2005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王宝民;;建筑材料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5 ;欢迎订阅《建筑材料学报》[A];2012年第十五届(南京)国际墙体屋面材料生产技术及装备博览会论文集[C];2012年

6 严强;;建筑材料的检测技术分析[A];2013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罗智星;杨柳;韩冰;;建筑材料二氧化碳排放计算方法及其减排策略研究[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丛安;胡红梅;;21世纪的建筑材料展望[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瑞科尔建筑材料(天津)有限公司[A];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振乾;刘政显;施明恒;;多孔建筑材料内热与甲醛耦合扩散特性的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慧;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成立[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2 广西藤县建设局 李月兰;建筑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及防治[N];中国建材报;2001年

3 静文;北京推广使用低碳建筑材料[N];中国建材报;2010年

4 ;材料与设计,孰轻孰重?[N];中华建筑报;2011年

5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秘书处;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2013~2017品牌建设发展规划(节选)[N];中国建材报;2013年

6 记者 谢峰;本市建筑材料实现终身可追溯[N];首都建设报;2014年

7 陈海;塑料改变建筑材料的构成[N];广东建设报;2004年

8 谭永青邋邬瑞生;河曲开发环保建筑材料引领市场新潮流[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9 贾辉;50亿元投资我省新材料新能源[N];黑龙江日报;2008年

10 记者 王力;龚正会见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客人[N];杭州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礼;建筑材料绿色性的6E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张娟;建筑材料资源保护与再利用技术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吕雪峰;建筑业物流管理关键环节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平;建筑材料质量评价模型与指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熊燕;建筑师视野中的可生长建筑材料[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高莲萍;现代大型会展环境造型材料应用的多样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4 卢秋萍;陕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筑材料的择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5 蒋莹;浅析建筑材料在景观中的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龚志起;建筑材料生命周期中物化环境状况的定量评价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7 陆健;南京市常用建筑材料放射性分析与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杨丽青;建筑材料产业安全评价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9 刘俊厚;秦岭河谷型乡镇建筑材料生态化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10 曾绪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58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258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9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