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都市区的空间范围与城镇体系——以武汉大都市区为例
本文关键词:中国大都市区的空间范围与城镇体系——以武汉大都市区为例
【摘要】:确定大都市区的空间范围,不是简单的"地级市+外围县",也不是城市内部的"中心市+外围县",而应该考虑到大都市区事实上具有一定的城镇体系。据此借鉴国内外已有方法,采用五大标准组成的指标体系,以武汉大都市区为例,界定了大都市区的空间范围与城镇体系。以县级数据为基础,将60个基本统计单元划分为中心主城、次级核心、外围新城、远郊农村,同时展望了武汉大都市区的最大可能范围、基本拓展范围和核心区域范围。
【作者单位】: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基金】:2013年武汉市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3002]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TU984.113;F299.1
【正文快照】: ——以武汉大都市区为例一、引言大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早在1940年,美国处于大都市区的人口总数已经接近全国的一半,进入大都市区时代(王旭,2006)。随后,美国大都市区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长,尤其是大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谢守红;;都市区、都市圈和都市带的概念界定与比较分析[J];城市问题;2008年06期
2 宁越敏;;中国都市区和大城市群的界定——兼论大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地理科学;2011年03期
3 吴爱芝;李国平;孙铁山;张冰雪;;北京世界城市区域的空间范围划分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11期
4 张萍;张玉鑫;;上海大都市区空间范围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04期
5 王国霞;蔡建明;;都市区空间范围的划分方法[J];经济地理;2008年02期
6 陆大道;;大都市区的发展及其规划[J];经济地理;2009年10期
7 高丰;宁越敏;;中国大都市区界定探讨——基于“五普”分县数据的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7年01期
8 朱卫;王兴昌;吴远明;;武汉大都市区的模式与构想[J];学习与实践;200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枭麟;;江苏省城市规模效益时空比较研究——基于灰色关联综合分析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3期
2 饶会林,陈福军,董藩;双S曲线模型:对倒U型理论的发展与完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魏风劲;;“后世博”时代完善城市公共服务的竞合性构想[J];上海城市管理;2010年06期
4 张伟;;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提前转换城市发展模式——浅析现代服务型城市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性[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1期
5 许振成;王俊能;胡习邦;;保护西江水质安全的战略思考[J];创新;2012年03期
6 方恒才;以水立市,以服务为特色——营销巢湖的战略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方恒才;;以现代企业制度整合半汤温泉资源[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邢福俊,张爱民;合理构建城市供水定价机制[J];财经科学;2001年04期
9 陈福军;城市建设产业化与城市经营[J];财经科学;2002年04期
10 苏雪串;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J];财经科学;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祥胜;王浩;赵嘉新;;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都市区规划的实践——以揭阳市城镇体系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朝明;韩斌;;中国西部成都都市圈的经济集聚和外向功能效应研究[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3 康浩;杨涛;盛志前;;昆明远景都市区战略规划下的交通预测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2年
4 彭坤焘;;产业集聚与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启示[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5 王文超;;从区划调整看我国大都市区的形成和空间整合[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6 黄洁;吝涛;张国钦;李新虎;;耦合异速增长与区位商分析的中国三大城市群城市化动态特征对比研究[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7 刘朝明;韩斌;;中国西部成都都市圈的经济集聚和外向功能效应研究[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08年第1期)[C];2008年
8 龙瀛;;中国人口密度的时空演变与城镇化空间格局初探:2000-2010[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9 于兰军;;新时期山东省城镇空间结构重构探讨[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10 杨明俊;于兰军;殷刚;;山东省都市区发展特征与展望研究——基于五普、六普的比较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光;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孙鹏;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勇辉;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谭文波;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构建动力及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5 林昆;公共体育建筑策划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刘祖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大学群发展政策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7 魏百刚;都市循环农业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张杰;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9 田永英;功能·尺度·等级;功能·尺度·等级[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邵绘春;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红辉;浙江省中心镇人口集聚问题与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曹玮玮;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与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秀荣;内蒙古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燕;郑州市城市用地扩张影响因素及其极限规模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杨新新;河南省城镇化质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庄晓丹;论整合营销传播工具在城市品牌建设中的运用[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7 赵文婷;基于生态安全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英君;渝东南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郑海鑫;保税港区与内陆港互动发展层次选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陈凤;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用地扩展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略论北京“首都圈”的形成与作用[J];北京社会科学;1986年01期
2 李国平;世界城市格局演化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基本定位[J];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01期
3 徐颖;;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战略定位与发展模式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3期
4 齐心;张佰瑞;赵继敏;;北京世界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评[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4期
5 陆军;;世界城市判别指标体系及北京的努力方向[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4期
6 周一星;关于明确我国城镇概念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建议[J];城市规划;1986年03期
7 张京祥,邹军,吴启焰,陈小卉;论都市圈地域空间的组织[J];城市规划;2001年05期
8 吴云清,杨山;都市发展区的范围界定在大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南京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2年06期
9 胡序威;对城市化研究中某些城市与区域概念的探讨[J];城市规划;2003年04期
10 章光日;从大城市到都市区——全球化时代中国城市规划的挑战与机遇[J];城市规划;200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刚;美国和日本城市群发展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守红;;大都市区的概念及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J];上海城市规划;2003年06期
2 唐路;薛德升;许学强;;1990年代以来国内大都市区研究回顾与展望[J];城市规划;2006年01期
3 杜进有;;大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与铁路枢纽整合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年01期
4 韦亚平;;大都市区化的空间分工机制——兼论中国城市化的空间政策转向[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4期
5 许学强;林先扬;周春山;;国外大都市区研究历程回顾及其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2期
6 洪世键;黄晓芬;;大都市区概念及其界定问题探讨[J];国际城市规划;2007年05期
7 刘铁梅;罗隽;贾超;;浅谈我国大都市区规划中的区域规划理论[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8年01期
8 陈华彬;;国外大都市整合的经验借鉴[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徐全勇;;美国大都市地区管治理论及其对长三角的启示[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张强;;全球五大都市圈的特点、做法及经验[J];城市观察;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承志;;美国大都市区政府治理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紧跟;;当代美国大都市区治理:实践与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宁越敏;高丰;;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及其发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易承志;;集中与分散:美国大都市区政府治理的历程分析[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二卷)[C];2010年
5 洪世键;;大都市区化:西方的实践及其在中国的前景[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旭;;20世纪美国大都市区管理模式研究的几次重大转变[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三辑)[C];2006年
7 赵e
本文编号:1265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265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