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长春近代银行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8 10:15

  本文关键词:长春近代银行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长春 近代银行 保护 再利用


【摘要】:日俄战争之后,长春成为中、日、俄三方势力的交会点,在东北地区的重要地位开始逐渐显现。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代银行业开始进入长春,银行建筑往往成为当时投资最大,设计建造质量最好的地标式建筑。在东北乃至全国,作为独特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春近代银行建筑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占据一席之地。这些建筑诉说着长春近代的金融历史,记录着城市的发展脉络,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但近年来,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留存于世的长春近代银行建筑已屈指可数。它们大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亟需保护。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长春近代银行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多方面展示其所蕴含的价值,为长春历史建筑保护提供依据与支持。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选择该课题的缘由,并阐述了相关的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等基本信息,为后文展开深入研究做出了铺垫。第二部分,以近代东北地区银行业的发展概述为切入点,具体介绍了近代东北主流城市及长春地区的银行业发展状况,分析总结了长春近代主要银行的概况,为深入分析长春近代银行建筑的遗存提供了全方位的史实依据。第三部分,通过归纳与总结,从建筑学的视角详细地剖析了现存长春近代银行建筑的样式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最后通过设置价值评估方法,结合之前的实例论证,对长春近代银行建筑遗存做出合理的评价,从而区分出相应的价值等级,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可行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及方法。保护是为了延续生命,而再利用是给予建筑新生,这对于有价值的旧建筑有着重要的意义。望本文最终的研究成果能为长春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做出些许贡献,并对今后相关的实践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87;TU24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治镇;武汉近代银行建筑(续)[J];华中建筑;2000年01期

2 王鹏;长安街上两座银行建筑之比较研究[J];建筑创作;2002年01期

3 陈雷;传统银行建筑的现代演绎——浦东银行新旧行址建筑延革[J];时代建筑;2003年04期

4 庞峰;;银行建筑的演变[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6年06期

5 李越;;银行建筑,凝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文化[J];现代商业银行;2008年08期

6 汤羽扬;北京近代银行建筑[J];华中建筑;1998年01期

7 陈耀,杨玉庆;银行建筑的功能与流线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刘维彬;方鸣;;银行建筑形态设计中的隐喻表现[J];低温建筑技术;2008年03期

9 谢占宇;董庆辉;郝鸥;;沈阳传统金融建筑向近代银行建筑演进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徐思淑;地面上下同时建造的银行建筑[J];地下空间;198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成利伟;周乾;;银行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瑶;那些城市金融地标[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兰巍;设计·技术·评估[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乙齐;青岛近代银行建筑保护修复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2 高茜茜;长春近代银行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6年

3 王思遥;东北地区近代银行建筑设计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6年

4 方鸣;银行建筑形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5 谌彤;武汉近代银行建筑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李贵吉;现代银行建筑设计探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7 敖黎黎;大连近代殖民时期银行建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睿;重庆近代金融建筑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9 麻倩倩;中国银行云南省楚雄州分行办公楼改造装修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65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265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e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