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浸作用下难溶盐岩力学特性弱化及细观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溶浸作用下难溶盐岩力学特性弱化及细观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岩石力学 难溶盐岩 钙芒硝 溶浸作用 力学特性弱化 细观结构
【摘要】:岩石材料的宏观力学特性与其内部细观结构演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对典型难溶盐岩钙芒硝在盐溶液溶浸环境下力学特性弱化和细观结构演化进行研究,初步揭示其力学特性弱化的细观机制。研究发现:在盐溶液溶浸作用下,由于矿体胶结物中亲水性矿物吸水膨胀崩解、钙芒硝中硫酸盐的溶解、化学反应离子交换、氯离子侵蚀损伤等因素的作用,钙芒硝孔隙率随"溶液浓度"和时间的变化而非线性演化,从而导致力学特性严重弱化。在盐溶液中溶浸20 d,钙芒硝强度弱化系数低至0.1~0.2。由于钙芒硝矿体内泥质胶结成分的水理水化作用,泥质部分膨胀或崩解,钙芒硝矿体变形表现出应变软化与韧性破坏特征。细观结构演化结果表明,盐溶液溶浸作用下,难溶钙芒硝孔、裂隙演化缓慢,但在淡水溶液中孔隙演化速度是半饱和与饱和溶液中的数倍甚至数百倍。淡水中溶浸48 h后孔隙率高达16.62%,是原始状态孔隙率的9倍;半饱和盐溶液溶浸48 h后,孔隙率是原始状态的3倍,而饱和溶液溶浸48 h后,孔隙率增幅仅为2.8%。孔隙率变化主要是由于钙芒硝矿体中硫酸盐的溶解和结晶,胶结物成分(主要为伊利石、蒙脱石)的水理、膨胀,这也是钙芒硝力学特性弱化的根本原因。本研究对深入认识可溶岩(包括钙芒硝)物理力学特性弱化,并指导盐类矿床原位溶浸开采及层状盐岩溶腔油气储库建造等相关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原位改性采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225404)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专项资金(200959) 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20113026)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1引言溶浸采矿是利用矿物自身的物理化学特性,将水、化学溶剂或微生物注入矿床或矿堆,进行有选择性地溶解、浸出和回收其中有用矿物组分的特殊采矿方法。该方法最早用于盐类矿床与铜矿的开采、提炼,20世纪70年代广泛用于铀矿的开采、提炼。溶浸采矿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岩土工程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钢林,周仁德;水对受力岩石变形破坏宏观力学效应的实验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91年03期
2 汤连生,王思敬;水—岩化学作用对岩体变形破坏力学效应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5期
3 张渊;万志军;赵阳升;;细砂岩热破裂规律的细观实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4 刘文军;王军强;;氯离子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侵蚀分析[J];混凝土;2007年04期
5 杨更社;刘慧;;基于CT图像处理技术的岩石损伤特性研究[J];煤炭学报;2007年05期
6 杨晓琴;梁卫国;张传达;高红波;于艳梅;岳广义;张鹏;;不同温度下钙芒硝矿溶解细观结构显微CT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2年12期
7 谢卫红;高峰;谢和平;;细观尺度下岩石热变形破坏的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2005年04期
8 黄宏伟;车平;;泥岩遇水软化微观机理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7期
9 梁卫国;赵阳升;徐素国;于艳梅;;原位溶浸采矿理论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10 梁卫国;徐素国;赵阳升;;钙芒硝盐岩溶解渗透力学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荣;傅晏;郑颖人;梁宁慧;;水岩相互作用对岩石劣化的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2 盛建龙,赵建海;巷道围岩变形的神经网络模型[J];爆破;2005年01期
3 吴海燕;陆黄生;张元春;;测井资料在膏盐地层钻井工程中的应用[J];测井技术;2011年06期
4 范玮佳;赵明阶;;水岩作用对文笔沱滑坡群形成与演化的影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5 何柳;;酸处理降低碳酸盐岩储层破裂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陈四利,冯夏庭,周辉;化学腐蚀下砂岩三轴压缩力学效应的试验[J];东北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陆明勇;现有孕震模式的研究及其修正[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5年04期
8 胡亚波,黄学斌;长江三峡工程蓄水对链子崖危岩体T_8—T_(12)缝段稳定性影响研究[J];地球科学;2002年02期
9 石秉忠;夏柏如;;硬脆性泥页岩水化过程的微观结构变化[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陈运泰,吴忠良,李世愚;世纪之交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球物理学报;199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润科;杨俊卿;姚志飞;黄沛;;受酸腐蚀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质探讨[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武志德;周宏伟;丁靖洋;刘金锋;;层状盐岩界面开裂的细观实验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志沛;彭惠;段立莉;;勉宁高速公路沿线泥岩遇水崩解特征的研究[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孙爱花;麻红宝;朱维申;;Interface模型模拟断续节理洞群渗流效应的数值分析[A];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谭云亮;吴元伟;;矿山岩层细观尺度破坏数值模拟研究若干进展[A];2009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汤连生;王思敬;;水-岩土化学作用的力学效应研究与进展[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7 陈运泰;吴忠良;李世愚;;世纪之交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与展望[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8 杨涛;杨栋;赵静;黄静静;;1250℃条件下花岗岩细观特性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汤连生;张鹏程;王思敬;;岩石水化学损伤及其定量方法的探讨[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郭东明;杨仁树;张涛;张毅;张耀辉;;煤岩组合体单轴压缩下的细观-宏观破坏演化机理[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刚;水岩耦合作用下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邓华锋;库水变幅带水—岩作用机理和作用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孟巧荣;热解条件下煤孔隙裂隙演化的显微CT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杨慧;水—岩作用下多裂隙岩体断裂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许湘华;浅变质岩变形特征与边坡支护设计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武志德;考虑渗流及时间效应的层状盐岩溶腔稳定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7 李东阳;冻土未冻水含量测试新方法的试验和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8 徐中华;鄂尔多斯盆地南区保安群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机理[D];长安大学;2010年
9 秦本东;煤层顶板石灰岩和砂岩高温膨胀特性及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程海潜;PC弯曲孔道内接触应力、预应力摩阻损失及张拉伸长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薇;海洋浪花飞溅区工程设施腐蚀疲劳环境谱和附加载荷谱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红晓;峨眉山玄武岩大规模高速远程崩滑流事件多因素复合约束机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静;油页岩热解渗透及内部结构变化相关规律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瑜;水—岩作用下裂隙岩体力学性质及应力场—渗流场耦合作用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5 代红娟;察格高速公路盐渍土填料特性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周维超;不同施工条件下围岩变形破坏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童憬;犍为水电站坝址区渗漏水文地质条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左飞;深部矿井巷道围岩变形实测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9 何叶;周期性饱水对岩石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及工程应用[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10 施志业;混凝土保护层锈胀开裂试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文;李强;王汝恒;;振动频率对饱和砂卵石土动模量和动阻尼比影响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2 范一林,李青云,陈智勇;水布垭页岩软化特性的微观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8年03期
3 李玉彬,李向良,张奎祥,曹绪龙;微焦点X射线计算机层析(CMT)及其在石油研究领域的应用[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0年03期
4 蒲毅彬,吴紫旺,,常小晓,廖全荣;CT在岩土实验中的数值分析[J];CT理论与应用研究;1994年03期
5 方亚如,蔡戴恩,刘晓红,李纪汉,郝晋f,耿乃光;含水岩石破裂前的声发射b值变化[J];地震;1986年02期
6 刘爽;图象分割中阈值选取方法的研究及其算法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年21期
7 陈钢林,周仁德;水对受力岩石变形破坏宏观力学效应的实验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91年03期
8 汤连生,王思敬;水—岩化学作用对岩体变形破坏力学效应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5期
9 侯渭,周文戈,谢鸿森,刘永刚;高温高压岩石粒间熔体(和流体)形态学及其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5期
10 谭凯旋,戴塔根;非线性地球化学动力学[J];地球科学进展;199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卫国;盐类矿床水压致裂水溶开采的多场耦合理论及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喻德高;无水硫酸钙水化机理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岩石力学中最佳表面裂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2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11期
3 ;第十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J];岩土力学;2008年02期
4 苏丹;;崎岖道路上的攀岩人——记岩石力学工作者唐春安教授[J];科学中国人;2009年06期
5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度第七届三次编委扩大会议纪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6 ;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喜获“学会之星”称号[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01期
7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度第七届三次编委扩大会议纪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11期
8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组织专家建言岩爆监测预报与控制[J];科技传播;2010年23期
9 陶振宇;试论岩石力学的最新进展[J];力学进展;1992年02期
10 王绳祖;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历史、现状、展望[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炳旭;;前言[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实例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钱七虎;;前言[A];第一届华东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0年
3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章程[A];岩土工程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4年
4 ;编者的话[A];岩石力学测试技术及高边坡稳定性——第二次湖北省暨武汉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5 徐嘉谟;方祖烈;伍法权;冯夏庭;杨强;邬爱清;何满潮;程良奎;宋胜武;黄润秋;蔡美峰;王明洋;;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研究[A];2009—2010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报告[C];2010年
6 崔政权;;前言[A];岩土工程论文集[C];1995年
7 ;序[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谢和平;鞠杨;;岩石力学中的分形研究[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王泳嘉;宋文洲;;关于岩石力学有限元程序发展的若干思考[A];第六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1998年
10 张元中;李剑浩;昌庆珍;楚泽涵;;利用测井方法解决岩石力学问题[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李玉清;做好领军人 挺进新高地[N];科学导报;2009年
2 广东建设报记者 邓新灵 通讯员 善健;汕头市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产生新一届理事会[N];广东建设报;2010年
3 记者 刘莉;我国科学家接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N];科技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杨念明 通讯员 陈继荣 实习生 罗璇;破解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难题[N];湖北日报;2010年
5 赵亚辉;谢和平:路在脚下[N];人民日报;2004年
6 中国驻巴西使馆科技参赞 莫鸿钧;巴西:互助关系上的典范[N];科技日报;2008年
7 陈树森;王家山煤矿重现生机[N];中煤地质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陈果;广东探讨土木建筑工程质量[N];广东建设报;2009年
9 记者 韩红新;知名专家学者云集金城探讨城市地质灾害防治[N];兰州日报;2009年
10 ;蔡镜仑:教学科研齐头并进[N];科技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立德;岩石力学损伤和流变本构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2 张杰;岩石压胀特性及压胀松动增产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8年
3 谢润成;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探井地应力解释与井壁稳定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4 杨圣奇;岩石流变力学特性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5 朱训国;地下工程中注浆岩石锚杆锚固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郭保华;循环加载下岩石裂隙变形与渗流的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赵延林;裂隙岩体渗流—损伤—断裂耦合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高保彬;采动煤岩裂隙演化及其透气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彭从文;岩体广义多层结构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刘文彬;岩石蠕变本构模型的辨识及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军;难溶性钙芒硝淡钙液化学溶浸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2 王震;高温高压下岩石力学特性研究及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3 翟淑花;地下开采岩体移动预测的遗传规划模型及其工程应用[D];河北大学;2005年
4 乔金丽;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及应用[D];河北大学;2005年
5 郭金荣;他拉哈地区地层孔隙压力及破裂压力预测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6 慈建发;钻前井壁力学稳定性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7 孙连环;准噶尔盆地井壁稳定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8 白云飞;基于突变理论的矿柱岩爆机理与岩爆预测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赵胜涛;软岩地层地下开采岩体变形分析的弹性力学模型及其应用[D];河北大学;2006年
10 梁旭黎;深埋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00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300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