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灰比水泥固化黏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同水灰比水泥固化黏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出处:《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水泥固化黏土 强度特性 水泥剂量 水灰比 归一化
【摘要】:采用水泥固化流塑态黏土(SDF)作为围海垦地的填料,可有效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水泥固化黏土的基本强度特性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基于室内试验,测定了不同配合比条件下SDF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研究了水泥剂量Aw和水灰比W/Aw参数对SDF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Aw较低时,强度随Aw呈非线性增长,随着Aw的增加,其变化曲线逐渐向线性转变;不同类型土,其强度随Aw的变化曲线由非线性向线性转变的临界点不一致;W/Aw对不同类型SDF强度的影响程度不一致;归一化方法可部分消除黏土类型等因素变化引起的强度变异。
[Abstract]:Cement solidified flow plastic clay (SDF) is used as reclamation material for reclamation, which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resource shortage,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t present, the basic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cement solidified clay have not been unified. Based on laboratory tests, 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SDF under different mixing ratios was determined. The effects of cement dosage Aw and water cement ratio W/Aw on SDF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 respectively.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when Aw is low, Aw intensity is nonlinear growth, with the increase of Aw, the change curve gradually to the linear transformation; different types of soil, the critical point of the intensity curves by nonlinear Aw to linear transformation is not consistent; effects of W/Aw on different types of SDF strength is not consistent; the normalized method can eliminate the intensity variation caused by the changes of clay type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HUST:No.2013QN0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241)
【分类号】:TU44;TU411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近海工程拓展和城市工业化的推进,会产生大量的疏浚弃土和受污染淤泥,将其抛弃或堆置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且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疏浚弃土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物理处理、热处理和化学处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采用水泥对疏浚弃土进行化学固化[1]。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贾坚;;影响水泥土强度的综合含水量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2 朱伟,张春雷,刘汉龙,高玉峰;疏浚泥处理再生资源技术的现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2年04期
3 曾智;沈水龙;王志丰;许烨霜;;上海水泥固化黏土的强度与硬度相关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4 李建军;梁仁旺;;水泥土抗压强度和变形模量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利锋;韦献革;黄雁云;任露陆;温琰茂;余光辉;何树悠;张磊;骆海萍;;佛山水道疏浚底泥处置方案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8期
2 姬凤玲;吕擎峰;马殿光;;沿海地区废弃疏浚淤泥的资源化利用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5期
3 桂跃;高玉峰;李振山;宋文智;蔡超;;高含水率疏浚淤泥材料化土击实时机选择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4 张旭东,祁继英;疏浚底泥的资源化利用[J];北方环境;2005年02期
5 施维成;;疏浚泥处理方法综述[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李小菊;夏江;李永超;严平;;水泥搅拌土植入工形桩配比实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10期
7 桂跃;张庆;杨发海;;新型复合固化剂固化淤泥效果试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3期
8 邓东升;张铁军;洪振舜;;河道疏浚废弃淤泥改良土的强度变化规律探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9 林云腾;;浅谈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因素[J];福建建设科技;2011年06期
10 李建望;顾欢达;;流动化处理河道淤泥的填充性试验研究[J];福建建筑;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峰;邬健明;朱伟;陈乐;;淤泥固化对太湖水环境的改善作用——以无锡市为例[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2 姬凤玲;朱伟;范昭平;;疏浚淤泥再生泡沫塑料混合轻量土的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3 马殿光;刘新;岳翠平;;疏浚泥制作新型土工材料的力学特性研究[A];港口工程分会技术交流文集[C];2005年
4 张春雷;朱伟;黄英豪;刘青松;大木宜章;;固化淤泥三轴试验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张春雷;汪顺才;朱伟;刘青松;大木宜章;;初始含水率对水泥固化淤泥效果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6 郑修军;朱伟;李磊;徐志荣;屈阳;;污泥固化材料优选试验研究[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7 王建勋;王保田;;真空预压联合石灰稳定法改良淤泥土试验研究[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8 刘青松;张春雷;汪顺才;朱伟;大木宜章;;淤泥堆场人工硬壳层地基极限承载力室内模拟研究[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9 张春雷;朱伟;范昭平;;淤泥复合型固化材料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范公俊;朱伟;张春雷;;固化淤泥收缩性质研究[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瑛;软黏土地基电渗固结试验和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于锋;甲烷水合物及其沉积物的力学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明;深圳前湾吹填淤泥固结性状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0年
4 姬凤玲;淤泥泡沫塑料颗粒轻质混合土力学特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5 杜长学;铝土矿矿泥物理力学性质及固化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李磊;污泥固化处理技术及重金属污染控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张春雷;基于水分转化模型的淤泥固化机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张莎莎;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饱和土固结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冯炜;胶凝砂砾石坝筑坝材料特性研究与工程应用[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10 何杰;路堤荷载下土工格栅—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佳丽;海水环境对水泥加固粉煤灰强度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陶君;河道疏浚底泥处理与资源利用方案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小菊;水泥搅拌土植入工形桩围护墙在粉砂土层基坑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4 蒲凡;固化海涂淤泥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李家春;吹填土固化结构强度增长特性的试验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6 卢淑雯;沿海固化双层地基应力与变形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7 邹升升;污泥固化和焚烧及其重金属浸出的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周麒麟;巢湖疏浚底泥的边坡生态修复基质资源化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9 柏学凯;城市河道底泥污染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车东日;水泥混上海软弱黏性土性状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廷忠;郑刚;李志国;刘畅;雷华阳;;天津市浅部典型土层水泥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2 贾坚;;影响水泥土强度的综合含水量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3 燕仲_g;童小东;周妙妙;;掺萘系高效减水剂水泥土室内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4 陈u&,彭建忠,韩静云,顾欢达;水泥土强度的试件形状和尺寸效应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05期
5 黄新,,周国钧;水泥加固土硬化机理初探[J];岩土工程学报;1994年01期
6 梁仁旺,于宁;加筋水泥土梁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0年03期
7 梁仁旺,张明,白晓红;水泥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1年02期
8 储诚富,洪振舜,刘松玉,许婷;用似水灰比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预测[J];岩土力学;2005年04期
9 李建军;梁仁旺;;水泥土抗压强度和变形模量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2期
10 赵理政;姜洪涛;唐朝生;施斌;;超微粒子水泥加固软土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晁波阳;郑舒雯;王有乐;;汞污染土壤水泥固化处理方法探究[J];甘肃科技;2012年23期
2 陈蕾;刘松玉;杜延军;金飞;;水泥固化含铅污染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预测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3 邵俐;刘佳;丁勇;张腾瑜;康帅;;水泥固化镍污染土的强度和微观结构特性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4 曾智;沈水龙;王志丰;许烨霜;;上海水泥固化黏土的强度与硬度相关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5 张国忠;肖勇;陈德鹏;马千惠;杨廷玉;;水泥固化土应力应变关系特性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6 赵宏;;放射性废物的水泥固化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11期
7 查甫生;刘晶晶;崔可锐;许龙;;水泥固化稳定重金属污染土的工程性质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2年11期
8 陈蕾;杜延军;刘松玉;金飞;;水泥固化铅污染土的基本应力-应变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3期
9 石正坤,康厚军,张东,曾敏;~(90)Sr、~(137)Cs在水泥固化体中的吸附和迁移行为[J];同位素;2001年Z1期
10 魏明俐;杜延军;张帆;;水泥固化/稳定锌污染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鑫;陈勇;赵庆彬;逯迎春;侯媛媛;;某新建水泥固化设施工程技术方案的确定[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5册)[C];2009年
2 李俊峰;王建龙;赵璇;云桂春;;模拟放射性树脂特种水泥固化提高包容量的研究[A];第三届北京核学会核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安鸿翔;郭喜良;;含硼废液水泥固化处理技术进展[A];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孙奇娜;王建龙;李俊峰;;模拟放射性含硼废液的水泥固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周耀中;云桂春;;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水泥固化与机理探讨[A];第三届北京核学会核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昆;杨俊杰;孙涛;苗佳丽;;水泥固化海水湿排粉煤灰的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7 洪
本文编号:1338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338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