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页岩陶粒生态混凝土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5 15:08

  本文关键词:页岩陶粒生态混凝土试验研究 出处:《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混凝土 植被模型 屋顶绿化 页岩陶粒 强度 透水系数 pH值


【摘要】:混凝土作为最大宗人造建筑材料,给人类带来了文明,但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而生态混凝土则凭借其特殊结构与表面特性,具有净化水体、净化空气和景观效应等许多优点,可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给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适应混凝土材料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对生态混凝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做了以下一些研究工作:(1)本文从轻质高强和低碱度出发,以页岩陶粒为骨料,以水泥、粉煤灰、硅灰、矿渣粉为胶凝材料,配制出一种透水性良好、强度较高的页岩陶粒生态混凝土;并分析了页岩陶粒生态混凝土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其力学性能、透水系数、pH值等植生性能的变化情况;(2)针对页岩陶粒生态混凝土在屋顶绿化工程中的应用,本文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屋顶绿化植被模型(屋顶绿化一体化植被模型)。其中,对于温暖的地区,该系统包含了7个结构层,即植被层、生长介质层、架空(蓄水)层、透水混凝土垫层、防水层、屋顶结构层和排水孔;而对于寒冷地区,则应该在屋顶结构层和防水层之间增加加一个保温层;(3)为了探讨屋顶绿化一体化植被模型的工程应用适应性,本文进行了为期3年的几种室外植生试验,即通过多孔生态混凝土构件(在盲孔中填满营养土)作为生长介质层,利用水箱模拟一体化植被模型中的架空(蓄水)层。结果表明,植物成活率很高,并在早期阶段植物生根很快,能够适应当时的碱性环境;(4)根据对峻工近两年的车库屋顶绿化工程试验观察,发现植物生长比较茂盛,从而实现了对住宅小区的绿化功能。
[Abstract]:As the largest man-made building material, concrete has brought civilization to human beings, but also destroyed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owever, ecological concrete has purified water body by virtue of its special structure and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purifying air and landscape effect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concrete on the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ncrete materials. The study of ecological concrete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do the following research work: 1) from the light weight, high strength and low alkalinity, shale ceramsite as aggregate, cement, fly ash. Silica fume and slag powder were used as cementing materials to prepare a kind of shale ceramsite ecological concrete with good permeability and high strength.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and pH value of shale ceramsite ecological concrete were analyzed. In 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shale ceramsite ecological concrete in roof greening project, a new roof greening vegetation model (roof greening integrated vegetation model)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The system consists of seven structural layers, namely vegetation layer, growth medium layer, overhead layer, permeable concrete cushion, waterproof layer, roof structure layer and drainage hole. For cold areas, an additional insulation layer should be added between the roof structure layer and the waterproof layer; 3) in order to study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daptability of the integrated vegetation model of roof greening, several outdoor planting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 That is to say, the porous ecological concrete member (fill the nutrient soil in the blind hole) as the growth medium layer, using the water tank to simulate the aerial (water storage) layer in the integrated vegetat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vival rate of plants is very high. At the early stage, the plants took root quickly and could adapt to the alkaline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 4)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of the garage roof greening engineering in recent two years, it is found that the plant growth is relatively lush, thus realizing the greening function of the residential distri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清滨;生态混凝土——酒窖地面使用[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2年03期

2 李湘洲;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混凝土技术[J];中国建材;2003年01期

3 陈志山,刘选举;生态混凝土净水机理及其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3年04期

4 ;生态混凝土[J];施工技术;2004年07期

5 周斌,王发洲,张运华;植物相容性生态混凝土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J];新型建筑材料;2005年08期

6 王顺强;张红娟;;生态混凝土[J];混凝土;2006年01期

7 胡瑞珍;田秀淑;任书霞;;生态混凝土的研究及应用[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李庆刚;;生态混凝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07年04期

9 纪荣平;吕锡武;李先宁;;生态混凝土对富营养化水源地水质改善效果[J];水资源保护;2007年04期

10 张开猛;蒋友新;谭克锋;;生态混凝土研究现状及展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化建;孙恒虎;;生态混凝土研究进展[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王智;钱觉时;张朝晖;石从黎;;生态混凝土的应用研究及存在问题[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鹏程;舒茂;李继涛;梁玉红;;现浇透水性生态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及应用[A];第三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专刊[C];2011年

4 张鹏程;舒茂;李继涛;梁玉红;;现浇透水性生态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及应用[A];2011全国水工泄水建筑物安全与病害处理技术应用会刊[C];2011年

5 樊建超;;植物相容型生态混凝土力学试验与应用前景[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徐荣进;刘荣桂;颜庭成;陈妤;雷丽恒;;透水性多孔生态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志山;陈荷生;;生态混凝土在江河湖泊等天然水域环境整治中的应用[A];太湖高级论坛交流文集[C];2004年

8 邢振贤;闫翠英;王丽梅;;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的技术性质试验分析[A];第三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专刊[C];2011年

9 王子明;崔素萍;兰明章;;生态水泥混凝土技术进展[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吴骏;科技部门积极推介生态混凝土新技术[N];宜兴日报;2008年

2 兰峰;华育永成公司推广使用新型生态混凝土[N];中国建材报;2010年

3 元强;江苏宜兴推广新型生态混凝土[N];中国建材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许元强;追寻理想的绿洲[N];无锡日报;2009年

5 俊康 娜姿 陈丽;把“绿色”梦想变成现实[N];宜兴日报;2010年

6 记者 赵关良;生态混凝土使污水变清[N];中国环境报;2000年

7 蒋冬青;生态混凝土及其应用[N];中国建材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庆刚;生态混凝土水分保持与供水措施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7年

2 蒋婷;基于生态混凝土的水污染修复技术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3 彭华;绿色生态混凝土试验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科;绿色生态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5 谢应兵;反滤型生态混凝土试验及其在小河流治理中的应用[D];南昌工程学院;2015年

6 徐阳;多孔生态混凝土细观层次数值模拟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7 沈晓丹;页岩陶粒生态混凝土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8 颜小波;多孔生态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济南大学;2013年

9 汲博生;大孔生态混凝土实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10 佟洁;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材料制备及其净水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83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383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5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