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周期荷载作用下黄砂岩疲劳破坏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5 16:26

  本文关键词:周期荷载作用下黄砂岩疲劳破坏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出处:《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岩石力学 周期荷载 疲劳特性 不可逆变形 疲劳寿命


【摘要】:为研究周期荷载对工程岩体长期稳定性的影响作用,利用Rockman207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黄砂岩试件进行了单轴条件下不同上限应力和应力幅值的周期荷载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黄砂岩的疲劳破坏受到静态应力 应变全过程曲线轴向、环向以及体积变形量的控制,在控制曲线的峰值强度或峰值强度之后,疲劳试验过程中会出现"初始破坏";黄砂岩疲劳破坏轴向和环形不可逆变形的3阶段发展规律的本质影响因素是产生的应变速率不同,黄砂岩的疲劳破坏过程是轴向和环向不可逆变形不断累积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黄砂岩的循环次数 上限应力曲线(N S曲线)可以用来预测岩石的疲劳寿命。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eriodic load on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engineering rock mass. The cyclic loading fatigue tests of yellow sandstone specimens under uniaxial conditions with different upper limit stresses and stress amplitudes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Rockman207 rock mechanics test syst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tigue failure of yellow sandstone is subjected to static stress and strain. Under the control of circumferential and volumetric deformation, "initial failure" will occur during fatigue test after the peak strength or peak strength of the control curve. The essential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fatigue failure axial direction and annular irreversible deformation of yellow sandstone are different strain rates. The fatigue failure process of yellow sandstone is an accumulation process of axial and circumferential irreversible deformation.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upper limit stress curve of yellow sandstone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fatigue life of rock.
【作者单位】: 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教育部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N120701001);教育部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N12080100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30042110010) “十二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3BAB02B01)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0引言处于低频震源的工程岩体通常处于反复加卸载过程,周期荷载下岩石的力学特性对工程岩体的长期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1-3]。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周期荷载下岩石的变形破坏机制与静荷载下岩石的力学特性具有密切联系,但也有明显的不同。因此研究周期荷载下岩石的疲劳特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尤明庆,华安增;岩石试样单轴压缩的破坏形式与承载能力的降低[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03期

2 葛修润,蒋宇,卢允德,任建喜;周期荷载作用下岩石疲劳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10期

3 章清叙;葛修润;黄铭;孙红;;周期荷载作用下红砂岩三轴疲劳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4 冯春林;吴献强;丁德馨;吴永丰;;周期荷载作用下白砂岩的疲劳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S1期

5 冯春林;吴永丰;冯福贤;;岩石的疲劳特性和临界应力测定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6 葛修润,卢应发;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疲劳破坏和不可逆变形问题的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1992年03期

7 任建喜,蒋宇,葛修润;单轴压缩岩石疲劳寿命影响因素试验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11期

8 林卓英;吴玉山;;岩石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及变形特征[J];岩土力学;1987年03期

9 郭印同;赵克烈;孙冠华;杨春和;马洪岭;张桂民;;周期荷载下盐岩的疲劳变形及损伤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5期

10 张希巍;杨成祥;张柬;任金来;;红透山铜矿深部片麻岩力学行为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艳华;郭志昆;;岩土工程反分析的初步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2 李月;刘立;李玉梅;张中兴;梁伟;;地基层状岩石纵波波速与密度相关性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3 崔可锐;侯方;;安徽芦岭—朱仙庄煤矿的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J];安徽地质;2004年03期

4 施笋;庞建勇;龙卿吉;;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工程应用[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徐银燕;;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与破坏基本判据[J];安徽建筑;2009年05期

6 刘春,姜德义,黄卫东,林登发;万梁高速路典型滑坡及其治理措施[J];地下空间;2004年04期

7 陈金锋,杜文龙,姚凯,王跃文;两种大直径嵌岩桩极限承载力比较分析[J];地下空间;2004年04期

8 胡盛斌;邓建;彭建华;;充填物对岩石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的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9 许江;鲜学福;王鸿;;循环载荷作用下周期充水岩石变形规律的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10 岩小明;李夕兵;李地元;郭雷;;露天开采地下矿室隔离层安全厚度的确定[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章仕灵;邵顺安;陈海兵;李先章;邓涛;;闽南风化凝灰熔岩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A];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建设第2届学术研讨会交流报告[C];2011年

2 蔡光顺;段海峰;江昌民;董山;;综采工作面无线传输矿山压力监测系统应用研究[A];2010全国采矿科学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盛建红;廖文景;李伟明;;高山石膏矿井下矿柱安全系数计算及分析[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鹏博;李路;姚永超;明世祥;;基于矿岩性质模糊聚类分析的巷道分级支护研究[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吴吉南;张德琦;;陷落柱内辅运大巷膨胀地压治理技术探讨[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上册)[C];2011年

6 祝效华;汤历平;吴华;贾彦杰;石昌帅;;高频扭转冲击作用下硬地层破岩机理研究[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下册[C];2011年

7 樊秀峰;简文彬;;岩土材料疲劳损伤过程的数值跟踪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曾细龙;林钦河;蔡进斌;;云浮硫铁矿采空区深孔爆破处理技术[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9 黄明;刘新荣;;周期循环荷载下Kelvin蠕变模型特性探讨[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永茜;杨军;余德运;;爆破冲击边坡稳定性DDA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风清;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绍杰;深部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基础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3 何峰;岩石蠕变—渗流耦合作用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李刚;水岩耦合作用下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张华;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动态损伤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邓华锋;库水变幅带水—岩作用机理和作用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郭佳奇;岩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李鹏飞;海底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康富中;深埋超大规模地下铁路车站结构方案及关键支护参数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吴起星;复合地层中盾构机滚刀破岩力学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桑培淼;注水强化松软煤壁稳定性的规律及工艺参数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呼庆华;近井筒开采引起覆岩移动变形破坏规律及其治理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唐杰兵;平煤十一矿软岩破坏巷道修复治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尚群;赵庄矿3#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合理封孔深度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宋家勇;安林煤矿炮放面矿压显现规律及顶煤冒放性预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潘建武;含单一天然弱面岩石试样的力学特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波;义安矿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消突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何寿迎;黄岛LPG地下储库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优化[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冯银银;隧道围岩应力与位移数值模拟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泽;大台煤矿深部原岩应力场及岩爆地质力学成因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乃胜;赵颖华;郭扬;;单周期荷载作用下纤维沥青路面的动态响应[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2 施行觉,徐果明,靳平,卢振刚,刘文忠;岩石的含水饱和度对纵、横波速及衰减影响的实验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95年S1期

3 许江,王维忠,杨秀贵,王鸿;细粒砂岩在循环加、卸载条件下变形实验[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2期

4 王鸿;许江;杨秀贵;;循环载荷条件下岩石塑性滞回环的演化规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吴献强;丁德馨;;周期荷载作用下岩石疲劳损伤性能的分析研究[J];国外建材科技;2006年02期

6 苏承东;杨圣奇;;循环加卸载下岩样变形与强度特征试验[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强辉;周华强;常庆粮;;岩石峰值强度前后相关力学特性的回归分析[J];江西煤炭科技;2006年02期

8 刘建坡;石长岩;李元辉;张凤鹏;赵兴柱;张国联;;红透山铜矿微震监测系统的建立及应用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9 周宏伟,谢和平,左建平;深部高地应力下岩石力学行为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05年01期

10 尤明庆,华安增;岩样单轴压缩的尺度效应和矿柱支承性能[J];煤炭学报;199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克烈;注采气过程中地下盐岩储气库可用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亚元;;梯形周期荷载作用下软基路堤的一维沉降研究[J];工程力学;2010年12期

2 赵克烈;马洪岭;郭应同;;周期荷载作用下盐岩疲劳特性试验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3期

3 ;[J];;年期



本文编号:1383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383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a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