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大变形有限元的CPTU尺寸效应与贯入速率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1 08:11

  本文关键词:基于大变形有限元的CPTU尺寸效应与贯入速率研究 出处:《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孔压静力触探 数值模拟 贯入速率 尺寸效应


【摘要】:孔压静力触探(CPTU)技术是目前运用最为广泛的原位测试方法之一,但其贯入机理的研究尚未成熟,实测结果分析往往通过经验公式进行推算,准确性不够。通过ABAQUS数值模拟软件对探头在黏土中的贯入进行有限元模拟,分别取半径为0.9,1.8,3.6,4.8 cm的探头对尺寸效应展开研究,同时分别以0.1,1,2,3,4 cm/s的贯入速率进行贯入,进而就贯入速率对贯入阻力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表明:随着探头尺寸的增加,锥尖与探杆区域附近的塑性区面积都增加,锥尖阻力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降低,贯入应力影响的最大归一化水平距离也相应减小。不考虑超孔压影响的情况下,随着贯入速率的增加,稳定状态下的锥尖阻力基本不变,但贯入越容易达到稳定状态。
[Abstract]:CPTU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in-situ testing methods, but the research on penetration mechanism of CPTU is not yet mature, and the analysis of measured results is usually carried out by empirical formula. The accuracy is not enough. The probe penetration in clay is simulat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with ABAQUS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and the radius of the probe is 0.9 ~ 1.83.6. The size effect was studied with a probe of 4.8cm, and the penetration rate of 0.1g / 1 cm/s was used respectively. The effect of penetration rate on penetration resistance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probe size, the area of plastic zone near cone tip and probe rod increases, and the resistance of cone tip decrease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maximum normalized horizontal distance of the influence of penetration stress also decreases correspondingly.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super-pore pressure, the resistance of cone tip in stable state is basically unchang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enetration rate. But the more easy it is to reach stability.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江苏省城市地下工程与环境安全重点试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2203)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J01B02)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353) 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BK20140027)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011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242013R30014)
【分类号】:TU413
【正文快照】: 0引言孔压静力触探技术(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简称CPTU)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兴起的新型原位测试技术,在发达国家取得了大量工程推广应用,但是在实际工程中,该技术大多根据经验或半经验方法解释静力触探成果,所以研究静力触探的贯入机理对于更好的解释静力触探成果,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蔡国军;刘松玉;童立元;杜广印;;现代数字式多功能CPTU与中国CPT对比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2 蔡国军;刘松玉;童立元;杜广印;;基于聚类分析理论的CPTU土分类方法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豁;黄志龙;何洋;李婷;;MK97-002型刨刀刨削能力的仿真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成利民;陈智勇;陶旭光;;多功能探头静力触探原位测试在跨海大桥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港湾建设;2012年04期

3 宫晓明;袁鸿鹄;刘淼;王芝银;;房渣土地基强夯力学效应监测及分析[J];工业建筑;2013年S1期

4 杨祁;肖勇杰;陈福全;刘建鹏;;高频振动沉桩全过程数值模拟的方法与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5 朱定华;顾永远;刘智飞;陈国兴;;孔压扁铲侧胀试验及其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年04期

6 苗永红;陆建飞;;多样本动态聚类分析海陆交互相软土分类的CPTU试验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年S1期

7 李晓豁;闫建伟;张惠波;邓云;;割岩截齿的应力分布及其载荷的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1年11期

8 王同兴;郭骏杰;王强;;基于K均值动态聚类分析的土样识别[J];建筑科学;2010年07期

9 安亚君;;基于LS-DYNA的不同形状截齿强度仿真分析[J];矿山机械;2011年12期

10 苗永红;蔡国军;刘松玉;;基于地震波孔压静力触探(SCPTU)刚性桩承载力预测及荷载响应分析[J];煤炭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黄鹏;张雄;;岩土边坡失效分析的物质点法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2 李国良;李忠富;;基于聚类的企业绩效熵值评价方法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蔡国军;刘松玉;邹海峰;;现代多功能CPTU技术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会场:山区高速公路技术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鹏;金属及岩土冲击动力学问题的物质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岳夏冰;外海大回淤沉管隧道软基沉降特征与控制计算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衍洋;海上静力触探测试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D];天津大学;2012年

2 闫建伟;掘进机割岩的截齿安装角度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3 李发泉;掘进机截割头破岩过程数值模拟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4 蒋敏敏;砂土原位测试理论研究和试验[D];河海大学;2007年

5 董瑞春;采煤机螺旋滚筒煤岩石截割的数值模拟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6 黄志龙;刨煤机MK97-002型刨刀的强度和疲劳寿命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7 杜伟;使用盘形滚刀的悬臂式掘进机截割头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8 李尧;基于数字化的城市地层标准化的相关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9 马联伟;薄煤层采煤机可靠性与疲劳寿命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10 于歆婷;ZZ5000型大倾角液压支架的虚拟样机建模与强度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蔡国军;刘松玉;童立元;杜广印;;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成果影响因素及原始数据修正方法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5期

2 蔡国军;刘松玉;童立元;杜广印;;基于孔压静力触探的连云港海相黏土的固结和渗透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3 蔡国军;刘松玉;童立元;杜广印;;基于静力触探测试的国内外砂土液化判别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4 孟高头,张德波,刘事莲,张迎春;推广孔压静力触探技术的意义[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3期

5 刘松玉,吴燕开;论我国静力触探技术 (CPT)现状与发展[J];岩土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6 刘松玉;蔡国军;童立元;杜广印;;基于CPTU测试的先期固结压力确定方法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鹏;高峰;李雯;姚圣卓;弓永涛;;圆锥贯入过程的离散元仿真[J];农业机械学报;2009年01期

2 丁国洪;;贯入速率对淤泥质土静探成果影响的试验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6期

3 朱小林;;由静力触探模拟试验分析贯入机理[J];上海地质;1984年02期

4 姚涛;余建星;李志刚;周美珍;周全智;;筒型基础贯入过程中的渗流分析[J];海岸工程;2012年01期

5 丁国洪;;贯入速率对砂土静探成果影响的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5期

6 陈景文;陈福成;;浚填砂土水位对动力夯实成效之实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07期

7 陈如桂,刘晓松,黎淑燕;CASE法的理论及其若干问题[J];广州建筑;1994年01期

8 吉锋;徐桂中;曹玉鹏;洪振舜;丁建文;;高含水率疏浚淤泥平板贯入剪切强度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9期

9 王力;王世梅;;基于ALE方法的贯入桩周土大变形问题的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10 蒋明镜;王新新;;不同贯入倾角下TJ-1模拟月壤静力触探模型箱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艳洁;刘翼晨;林剑辉;徐泳;;三维离散元法模拟圆锥指数仪贯入沙土过程[A];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C];2012年

2 李艳洁;刘翼晨;林剑辉;徐泳;;用三维离散元法模拟圆锥指数仪贯入沙土过程[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王丽勤;;深水吸力式基础施工方案探讨[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亚辉;液压锤打桩能量传递分析与贯入效率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曾智;锥形桩尖贯入砂土地层引起变形性状与承载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穆青翼;原位连续贯入式TDR探头研发及其在污染场地勘察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4年

4 倪m锏,

本文编号:1408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408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9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