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EG型减水剂的聚合过程及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HPEG型减水剂的聚合过程及性能研究 出处:《建筑材料学报》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研究了甲基烯丙基聚乙二醇醚(HPEG)和丙烯酸(AA)的二元共聚反应过程,考察AA/HPEG投料摩尔比和投料工艺对HPEG转化率及共聚物组成的影响,并对所合成的聚醚型减水剂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AA/HPEG投料摩尔比的增大,HPEG的转化率逐渐提高,所合成的聚醚型减水剂分散性能呈先增后减趋势;当AA匀速滴加时,在聚合反应初期生成的共聚物中AA/HPEG平均摩尔比较低,而在聚合反应后期共聚物中AA/HPEG平均摩尔比较高;改变AA的投料工艺,所合成的减水剂分散性能随着初始AA用量的增大而提高;采用AA/HPEG投料摩尔比为4∶1,初始加入20%(质量分数)的AA,然后匀速滴加剩余AA所获得的聚醚型减水剂性能最好.
[Abstract]:The binary co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allyl polyethylene glycol ether (HPEG) and acrylic acid (AAA) was studied by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The effects of AA/HPEG molar ratio and feeding process on the conversion of HPEG and the composition of copolymers were investigated. The properties of polyether superplasticizer were characteri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version rate of polyether water reducer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molar ratio of AA/HPEG. The dispersion property of polyether water reducer was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hen AA was added at a constant rate, the average molar ratio of AA/HPEG in the copolymers formed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polymeriza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polymers at the later stage of polymeriza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itial amount of AA, the dispersion property of the water reducer was improved by changing the feeding process of AA. When the molar ratio of AA/HPEG is 4: 1, the polyether superplasticizer is obtained by adding 20% AAs (mass fraction) initially, and then adding residual AA at a uniform rate.
【作者单位】: 上海三瑞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筑外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项目(09QB1402700) 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重点项目(11C26113101172)
【分类号】:TU528.042.2
【正文快照】: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是一种含有羧酸基主链和水溶性聚醚支链的接枝共聚物,具有掺量低、减水率高、坍落度保持性好等优点,能更好地解决水泥混凝土的减水、缓凝、保坍、增强及收缩等难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中,在工程建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世宏;;聚羧酸减水剂(醚型)的合成工艺及生产应用[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1年02期
2 孙振平;黄雄荣;;烯丙基聚乙二醇系聚羧酸类减水剂的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9年04期
3 房桂明;于涛;陈红岩;;一种聚醚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工艺研究[J];商品混凝土;2012年01期
4 张志勇;冉千平;杨勇;毛永琳;周栋梁;;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基马来酸酐类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新秀;;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福建建材;2012年03期
2 吴凤龙;宋瑾;;聚醚类聚羧酸盐水泥减水剂的合成工艺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年11期
3 曾小君;陈燕红;王航航;申静静;夏方刚;;PEGMMA-MA-IA-SMAS四元共聚减水剂的合成研究[J];中国胶粘剂;2013年02期
4 苏箐;于鹏翔;唐盟;邢俊涛;李晓燕;;高性能醚类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工艺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5 刘晓;王子明;朱洁;李方忠;李慧群;;新型酰胺结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制备与表征[J];硅酸盐学报;2013年08期
6 廖国胜;艾涛;肖煜;潘会;;聚羧酸减水剂的试验研究[J];建材世界;2014年03期
7 尹新龙;蔡杰龙;吴笑梅;杨永民;;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及其分散性能和保坍性能分析[J];广东水利水电;2014年09期
8 宋家乐;周智密;李禅禅;赵辉;彭斐;李炜光;;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材料导报;2014年S2期
9 张栓红;张磊;张学强;李庆宇;;早强保坍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5年05期
10 贾辉;;化学水处理剂项目的节能措施分析[J];广东化工;2015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景华;贾吉堂;段彬;张明;张培林;王惠忠;;富马酸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工艺研究[A];混凝土外加剂生产技术和应用新进展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罗琼;孙振平;张天水;杜辉;王振波;董建国;;新型聚醚类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A];混凝土外加剂生产技术和应用新进展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牛引生;高彩珍;范彦东;刘万利;;聚羧酸减水剂分子中羧基密度对其性能的影响[A];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第十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科隆杯”混凝土外加剂论文集(上册)[C];2014年
4 张栓红;段彬;张明;贾吉堂;贾守伟;王惠忠;张培林;;一种新型高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A];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第十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科隆杯”混凝土外加剂论文集(上册)[C];2014年
5 王万林;江芸;陈亚雷;;亚硫酸氢钠用作链转移剂在聚羧酸减水剂合成中的应用[A];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第十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科隆杯”混凝土外加剂论文集(上册)[C];2014年
6 王浩;逄建军;张力冉;王启宝;王栋民;;常温制备聚羧酸减水剂工艺及性能研究[A];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第十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科隆杯”混凝土外加剂论文集(上册)[C];2014年
7 王浩;刘伟;叶冉冉;逄建军;王栋民;;常温合成高性能保坍型减水剂工艺及其性能研究[A];2014’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与管理交流大会(2014中国商品混凝土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张毕军;阳飞;王玉军;何中建;王浩;王栋民;;常温合成聚羧酸超塑化剂工艺及其性能研究[A];2014’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与管理交流大会(2014中国商品混凝土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傅乐峰;聚羧酸超塑化剂的合成、性能和分散吸附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治华;不同羧基密度与功能基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忠群;一种高分散性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杜艳刚;萘磺酸盐系超塑化剂的结构特征及吸附分散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海彬;分子量对高效减水剂吸附分散性能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人和;高性能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李安;醚类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开发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德亮;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实验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7 闫瑞晶;醚类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制备[D];华侨大学;2012年
8 唐家元;高亲水聚合物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9 蔡杰龙;醚类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及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蒋霖;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及其在再生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智;孙策;蒋小花;张志伟;;马来酸酐在聚羧酸盐减水剂合成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09年05期
2 郭鑫祺;于飞宇;麻秀星;;新型聚醚类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研究[J];福建建材;2008年02期
3 王会安;何廷树;申富强;徐立斌;;聚羧酸类混凝土减水剂中间大分子单体合成研究[J];混凝土;2006年12期
4 孙振平;王玲;;如何安全高效地应用聚羧酸系减水剂[J];混凝土;2007年06期
5 韩利华;康举;张学丽;封孝信;;马来酸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研究[J];混凝土;2009年04期
6 包志军,饶炬,陈建定;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制[J];化学建材;2004年02期
7 冯中军;傅乐峰;沈军;季春伟;俞明辉;郑柏存;;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J];化学建材;2006年02期
8 李崇智,冯乃谦,牛全林;聚羧酸系减水剂结构模型与高性能化分子设计[J];建筑材料学报;2004年02期
9 王国建;魏敬亮;;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的研制(Ⅱ)——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J];建筑材料学报;2006年04期
10 孙振平;黄雄荣;;烯丙基聚乙二醇系聚羧酸类减水剂的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1415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415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