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根量对原状与重塑草根加筋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含根量对原状与重塑草根加筋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出处:《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原状土 重塑土 草根加筋土 含根量 三轴试验 强度
【摘要】:用室内三轴试验方法研究了原状和重塑草根加筋土的强度特性,分析含根量对土体强度的影响,并对二者强度的差异进行量化描述。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原状草根加筋土,含根量的增加对内摩擦角基本无影响,但可提高土体黏聚力,并且黏聚力先增加再基本保持不变;对于重塑草根加筋土,存在最优含根量使其强度最高,并且该值与围压相关,随围压的增大,该值增加;重塑草根加筋土的含根量是原状土的4~6倍时,二者土体破坏时的主应力差值基本相等。
[Abstract]:The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undisturbed and remolded grass root reinforced soil were studied by triaxial test in laboratory, and the effect of root content on soil strength was analyz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root content has no effect on the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but it can improve the cohesion of the soil. And the cohesion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remained basically unchanged; For the remolded grass root reinforced soil, there exists the optimum root content to make its strength the highest, and the value is related to the confining pressure, which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fining pressure. When the root content of remolded grass root reinforced soil is 4 ~ 6 times of that of undisturbed soil, the difference of principal stress between the two soils is basically equal.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水工构造物检测诊断与加固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91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51321065) 交通运输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13328224070)
【分类号】:TU411
【正文快照】: 水工构造物检测、诊断与加固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6)0引言在国家大力发展内河航运事业的当下,大量内河航道岸坡整治工程被投入建设。植被护坡作为一项兼顾岸坡加固及环境保护的工程技术,在近几十年间被广泛应用于岸坡整治工程[1-5]。对于植被根系的固坡机理,学者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秀萍;陈丽华;宋维峰;;林木根系与黄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张谢东;石明强;沈雪香;王寿治;刘勇;郭俊峰;;高速公路生态防护根系固坡的力学试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8年01期
3 葛红群;朱轶群;;芦苇生态护坡在京杭运河两淮段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杨亚川,莫永京,王芝芳,廖植樨,邓健,张心平;土壤-草本植被根系复合体抗水蚀强度与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5 史云霞;陈一梅;;国内外内河航道护岸型式及发展趋势[J];水道港口;2007年04期
6 谢晓华;三维土工网植草在加固河岸边坡工程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04年01期
7 王炜正;;新型生态护岸在连云港港疏港航道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08年09期
8 胡其志;周政;肖本林;肖衡林;;生态护坡中土壤含根量与抗剪强度关系试验研究[J];土工基础;2010年05期
9 张锋;凌贤长;吴李泉;王立娜;朱占元;吴昊;;植被须根护坡力学效应的三轴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10 陈昌富;刘怀星;李亚平;;草根加筋土的室内三轴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璇;谢三桃;;大水位变化条件下护坡植物耐淹性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7期
2 刘秀萍;陈丽华;宋维峰;;林木根系与黄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张超波;陈丽华;刘秀萍;杨启红;;刺槐林边坡稳定性的条分法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S2期
4 张超波;陈丽华;刘秀萍;;林木根系黄土复合体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S2期
5 刘秀萍;陈丽华;宋维峰;高振林;张超波;;刺槐林造林密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S2期
6 周云艳;陈建平;杨倩;王晓梅;;植物根系固土护坡效应的原位测定[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7 王生新;柴寿喜;王晓燕;;加筋条件和含水率对加筋土抗压强度和应力应变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3期
8 俞晓丽;吴能森;谢成新;邹文平;林智雄;;根土复合体应力应变特性的试验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石修松;王路君;程展林;;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加筋粘土本构模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7期
10 孙满利;王旭东;;植物保护潮湿地区土遗址适应性分析研究[J];敦煌研究;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奇;王常明;李振亚;燕继宇;李泽闯;;麦秸秆加筋软土的试验研究[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国华;王福升;张金池;;4种地被竹根系提高土体抗剪强度试验研究[A];工程绿化理论与技术进展——全国工程绿化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曹波;张雪彪;孙保平;;退耕还林工程中植物根系固土作用研究进展[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4 谢三桃;董志红;王国汉;;城市河流平面形态保护与控制之探析[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卫东;湖南假俭草遗传多样性、生理学特性及护坡性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及金楠;林分根系空间分布与水平阶整地对土质坡面稳定性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张超波;林木根系固土护坡力学基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石茜;稻草加筋滨海盐渍土的强度与变形特性[D];兰州大学;2011年
5 赵岗飞;网格状带齿加筋体强度、筋—土界面特性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王华;植被护坡根系固土及坡面侵蚀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黄进;苏南丘陵山区主要森林类型防水蚀功能评价[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苏涛;砒砂岩地区EN-1固化剂固化边坡抗冲稳定性的机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蒋金琳;玉米免耕播种机切茬挖茬装置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10 宋维峰;林木根系与均质土间相互物理作用机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慧敏;平原河道整治工程对内河航运影响的分析与评价[D];浙江大学;2011年
2 王丽;四种暖季型草坪草护坡性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周政;生态护坡中植物根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4 孙剑;玉米根茬结构和力学特征及与土壤的摩擦学性能[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冬青;胶结粗粒土应力—应变关系特性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周朔;林木根系拉伸力学特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林爱玉;沿海沙地竹子和木麻黄林防风固沙性能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8 俞晓丽;高速公路植草边坡根土相互作用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张永亮;沙棘根系生物力学特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10 方胜;植被护坡工程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锡九,赵晓峰;坡面植草防护的浅层加固作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2 刘秀萍;陈丽华;宋维峰;;林木根系与黄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谢婉丽,王家鼎,王亚玲;加筋黄土变形和强度特性的三轴试验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S1期
4 王新军;罗继润;;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中生态护岸建设初探[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唐益群;佘恬钰;张晓晖;杨坪;王建秀;;贵州石漠化地区降雨条件下红粘土剪切强度特性随含水量变化关系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2期
6 郝彤琦,谢小妍,洪添胜;滩涂土壤与植物根系复合体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娄彩荣;尤海梅;余建华;;徐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效应的影响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8 杨亚川,莫永京,王芝芳,廖植樨,邓健,张心平;土壤-草本植被根系复合体抗水蚀强度与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9 王芝芳,杨亚川,赵作善,邓健,廖植樨,刘军凤;土壤-草本植被根系复合体抗水蚀能力的土壤力学模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10 王准;上海河道新型护岸绿化种植设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蒙婷婷;韦克宇;;加筋土边坡工程破坏原因分析[J];科技风;2012年16期
2 王磊;朱斌;李俊超;陈云敏;;一种纤维加筋土的两相本构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14年07期
3 袁东进;;变分法原理计算加筋土地基沉降[J];价值工程;2013年31期
4 胡小庆;洪柳;徐光黎;杨新;蒋国武;;纤维加筋土陡坡绿化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2014年11期
5 柴寿喜;石茜;;加筋长度和加筋率下的稻草加筋土强度特征[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6 李强;朱大勇;;加筋土边坡临界滑动场[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7 孙勇;;考虑土性相关性的加筋土堤坡可靠度计算研究[J];路基工程;2011年01期
8 王生新;柴寿喜;王晓燕;;加筋条件和含水率对加筋土抗压强度和应力应变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3期
9 袁雪琪,谭松林;巫山加筋土的三轴试验研究[J];西北地质;2002年01期
10 介玉新;王乃东;李广信;;加筋土计算中等效附加应力法的改进[J];岩土力学;2007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黄广军;杨灿文;;基于边界积分原理的加筋土设计方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华祖q;徐林荣;杨灿文;叶阳升;;包裹式加筋土边坡计算模式中边界条件的合理确定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肖成志;栾茂田;杨庆;裴建军;李敬峰;季大雪;刘伟;;考虑格栅流变性的加筋土复合体微观应力的计算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4 介玉新;王乃东;李广信;;加筋土计算中等效附加应力法的改进[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广信;介玉新;;纤维加筋土直立边坡的离心模型试验及临界高度计算[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李建;唐朝生;王德银;刘宝生;朱昆;唐伟;;纤维加筋土的抗拉强度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镇;周翠英;杨旭;;横等均质条件下咬合桩-加筋土联合支护的能量模型[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肖成志;栾茂田;杨庆;李敬峰;;土工格栅均布加筋土坡稳定性分析的上限解法[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谢婉丽;王家鼎;;信息扩散技术在加筋土路堤稳定性评价的应用[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主持人 马致远;干垒挡土墙的设计和应用[N];中国花卉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智凯;航道植被护坡土工试验及岸坡稳定性数值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22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422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