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萤火虫算法的岩体结构面优势产状聚类分析
本文关键词: 岩石力学 结构面 产状数据划分 聚类方法 萤火虫算法 出处:《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传统的图形分析方法较为粗糙,且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提出一种基于萤火虫算法的岩体结构面产状数据划分的新方法.用结构面单位法向量表示结构面的产状,通过单位法向量所夹锐角正弦值来衡量结构面间的距离,并建立模糊目标函数,然后运用萤火虫优化算法搜索最优聚类中心,同时确定组间边界.由于萤火虫算法具有出色的全局寻优能力和较快的收敛速度,使得新算法在解决结构面产状划分问题时非常省时高效.最后应用此算法对怒江松塔坝址区平硐实测结构面产状数据进行优势组划分,结果显示,此方法合理有效,优势明显.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graphic analysis method is rough, and the subjective factors have great influence. Therefore, a new method based on firefly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partition the occurrence data of rock mass structural plane. The unit normal vector of structural plane is used to represent the occurrence of structural plane. The distance between structures is measured by the sinusoidal value of the sharp angle of the unit normal vector, and the fuzzy objective function is established, and then the optimal clustering center is searched by the fire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t the same time, the boundary between groups is determined. Because of the excellent global optimization ability and fast convergence speed of the firefly algorithm. The new algorithm is very time-saving and efficient i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structural surface occurrence. Finally, the algorithm is used to partition the observed data of the structure surface in the Songta dam area of Nujiang River,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is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i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structural surface occurrence. This method i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and has obvious advantage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1330636)
【分类号】:TU452
【正文快照】: 岩体中广泛分布的不连续结构面使岩体具有强烈的不连续性、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结构面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结构面的发育状况.如岩性完全相同的两种岩体,由于结构面的空间方位、密度、规模、宽度、表面起伏形态及其组合关系不同,它们的力学性质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长平;叶春明;;一种新颖的仿生群智能优化算法:萤火虫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9期
2 蔡美峰,王鹏,赵奎,张登科,;基于遗传算法的岩体结构面的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3 卢波;丁秀丽;邬爱清;;岩体随机不连续面产状数据划分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强;车爱兰;黄醒春;陈梦娇;;用摄影测量方法研究岩体破碎区域分布规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2 王鹏,赵学亮,万林海,蔡美峰;基于GA和FCM的岩体结构面的混合聚类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邓继辉;陈柏林;吴小宁;谢贵华;;岩体结构面产状的自组织聚类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3期
4 王述红;张航;张艳桥;张靖杰;;随机结构面切割岩质边坡空间块体模型及关键块体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冯羽;马凤山;巩城城;郭捷;王善飞;刘自成;;节理岩体结构面优势产状确定方法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6期
6 刘长平;叶春明;;置换流水车间调度问题的萤火虫算法求解[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2年03期
7 宋金龙;黄润秋;裴向军;;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岩体结构面产状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4期
8 李继明;;岩体结构面产状改进的K均值聚类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9期
9 盛晓华;叶春明;;蝙蝠算法在PFSP调度问题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工程;2013年01期
10 洪筱;丁晓群;杨海东;;基于萤火虫禁忌算法的考虑谐波污染的无功优化研究[J];电气自动化;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景晖;黄美发;钟艳如;;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三维模型检索[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费文平;张志龙;张茹;;裂隙岩体三维网络模拟的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地面岩石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岩土力学与工程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安;滇中红层路堑边坡与路堤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谢晔;碎裂岩体工程特性的等效研究及工程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韩爱果;坝基岩体质量量化分级及图形展示[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4 盛建龙;岩体结构面力学特征及地下工程结构稳定性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5 吴志勇;岩体结构信息化处理及工程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6 罗平平;裂隙岩体可灌性及灌浆数值模拟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王凤艳;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快速获取岩体裂隙信息的工程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8 王贵宾;岩体节理三维模拟及渗透张量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9 石丙飞;广州科学城林语山庄人工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柴波;巴东新城区库岸斜坡岩体结构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玉双;基于剪切波速的邯郸市区工程地质条件区划与评价[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2 朱贵娜;复杂岩体三维岩石块体系统构建方法及程序研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黄磊;汶川地震区崔家油房岩质斜坡的地震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4 徐栋栋;基于块体理论的块体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D];长江科学院;2011年
5 于天亮;岩体结构面信息数字识别及强度评价[D];东北大学;2009年
6 阮沈勇;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坝肩抗滑稳定侧裂面工程地质性状研究[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7 巨能攀;溪洛渡水电站坝肩抗力体抗滑稳定性分析[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8 庞智成;基于高精度数字钻孔图像的岩体不连续面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9 邢利伟;露井联合开采的边坡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王蓬;节理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D];同济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喜元,彭宇,戴毓丰;群智能理论及应用[J];电子学报;2003年S1期
2 刘健庄,谢维信,黄建军,,李文化;聚类分析的遗传算法方法[J];电子学报;1995年11期
3 张波;陈睿君;路璐;;粒子群算法在投资组合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2007年08期
4 ;Optimal Formation Reconfiguration Control of Multiple UCAVs Using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J];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2008年04期
5 金飞虎,洪炳熔,高庆吉;基于蚁群算法的自由飞行空间机器人路径规划[J];机器人;2002年06期
6 赵奎,蔡美峰;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在结构面组识别中的应用[J];金属矿山;2002年01期
7 李雪梅;张素琴;;基于仿生理论的几种优化算法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06期
8 孙波,陈卫东,席裕庚;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J];控制与决策;2005年09期
9 林国辉,马正新,王勇前,曹志刚;基于蚂蚁算法的拥塞规避路由算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王军怀;一种新的裂隙产状分组统计方法[J];水利水电快报;1999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创兵;陈益峰;姜清辉;卢文波;;论岩体多场广义耦合及其工程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7期
2 徐磊;任青文;王威;陈桂;;岩体结构面非线性弹性-塑性软化本构模型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08年03期
3 孙操;孙曙光;;岩体结构面流变特性研究进展[J];山西建筑;2009年18期
4 徐磊;任青文;杜小凯;刘杰;;加锚岩体结构面组合单元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5 刘昌军;丁留谦;孙东亚;;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岩体结构面全自动模糊群聚分析及几何信息获取[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6 韩春秀;胡英;施继余;;岩体结构面模拟方法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彭傲;程周炳;;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岩体结构面分组方法研究[J];人民长江;2011年22期
8 李建强;王进城;李承中;谭金龙;;岩体随机结构面的网络生成及应用[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12年01期
9 徐黎明;陈剑平;王清;;多参数岩体结构面优势分组方法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01期
10 许兵 ,黄鼎成;岩体结构特性及其对岩体稳定的影响[J];地质科学;197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盛建龙;伍佑伦;朱瑞赓;;岩体结构面分布的分形特征及工程应用[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徐继先;;岩体结构面三维随机模拟与岩体块度计算[A];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力学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3 张文彬;;结构面在岩体的力学作用中起控制作用的机理研究[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4 阎树魁;;控制岩体活动的地质因素分析[A];第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2年
5 井兰如;;岩体结构面随机网络及其在离散单元法、渗流计算以及块体分析理论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及模型试验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6 李荣强;孔德坊;;岩体结构面起伏特性的力学效应研究[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7 杜景灿;陈祖煜;弥洪亮;汪小刚;贾志欣;;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的计算机模拟[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杜景灿;陈祖煜;弥宏亮;汪小刚;贾志欣;杨镇;李新强;;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的计算机模拟[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巩城城;马凤山;张亚民;王善飞;刘自成;;基于岩体结构面统计与分维数的岩体质量评价及其在矿山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10 夏熙伦;;三峡工程岩体结构面剪切流变试验研究[A];三峡工程坝址区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研究文集(下册)[C];199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建龙;岩体结构面力学特征及地下工程结构稳定性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张宜虎;岩体等效水力学参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
3 龚汉松;岩体爆破块度控制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秦启荣;深部岩体结构面预测及其石油井壁工程稳定性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5 程骋;应变岩爆的岩体刚度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6 米德才;浅埋大跨度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工程地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7 谢冰;岩体动态损伤特性分析及其在基础爆破安全控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8 刘子侠;基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岩体结构面信息快速采集的研究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9 刘s
本文编号:1446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446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