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弹性设计理论解决高密度城市公共空间弹性问题的理论与应用探讨

发布时间:2018-01-23 01:24

  本文关键词: 弹性设计 高密度城市 公共空间 慢变量 快变量 出处:《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带来人力、产业、信息、能源、资本等要素的集聚,而这些要素高度集聚的同时又有力地推进着城市的高速发展。特大城市的发展让人口进一步集中,这既创造了效率与多样性,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社会、环境问题。高密度的城市空间形态增加了城市景观系统的负荷,造成城市“亚健康”,系统抗外界干扰能力降低。城市景观弹性迎来新的挑战。本文将高密度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弹性概念构建理论框架,以典型公共空间作为实体对象,探寻契合中国城市化发展背景下的高密度城市公共空间的生态、经济可持续性,并提出具备可操作性的景观设计途径。本研究首先在弹性理论基础上,结合高密度城市问题的应对策略,构建了高密度城市背景下的弹性景观设计研究框架。该框架分为问题分析、设计策略、设计途径3大步骤,可以利用它对高密度城市中的各大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问题分析从慢变量和快变量两方面对刺激城市弹性的因素进行研究,总结高密度环境下的城市弹性的所面临的问题。慢变量刺激是外力因素对城市施加的微弱的、逐步累积的刺激。慢变量的刺激可能导致城市弹性阈值的降低,引发城市“慢性病”,如气候变化、交通、产业结构调整等。快变量刺激是外力因素对城市施加的突发的、强烈的、具毁灭性的刺激,是城市突发的“急性病”,如自然灾害、疫情、恐怖袭击、战争。设计策略分别从应对慢变量刺激和应对快变量刺激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对生态学、建筑学等学科的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与论证。针对高密度下公共空间气候变化等“慢性病”问题产生原因,在慢变量刺激的应对策略上,分别从自然生境系统和人工行为系统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指出在自然生境系统的弹性设计上应依据景观生态学的要求,充分利用GIS平台进行生态基础设施的构建。而在人工行为系统上,要着力于降低空间的知觉密度,发展TOD模式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并在绿地系统中植入适宜的人工设施。在应对城市突发的“急性病”问题的快变量刺激应对策略的重中之重便是应急避难场所和逃亡通道的规划设计,另外,在绿地系统中植入都市农业。设计途径分为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两个方面进行。宏观尺度的研究是对城市区域内的全部公共空间进行的综合的分析规划。微观尺度的公共空间研究具体到个体空间的具体设计建议。在宏观尺度上,首先应当构建好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对绿地的功能进行专项规划。专项规划包括应对城市气候问题的规划,都市农业系统的构建,以及防灾绿的构建。这些专项规划均是针对高密度城市特有的城市问题所提出的。在微观尺度上的设计途径上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加强空间的垂直建设和功能多样性设计,另一个是通过对空间细节的处理,减低人们的知觉密度。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brings about the agglomeration of elements such as manpower, industry, information, energy, capital and so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gacities makes the population more concentrated, which not only creates efficiency and diversity, but also brings a society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igh density of urban space forms increased the load of urban landscape system, resulting in urban "sub-health". Th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of the system is reduced, and the urban landscape elasticity meets new challenges. In this paper, the high-density city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concept of elasticity, and the typical public space is taken as the entity object. To explore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of high-density urban public space in the contex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an operable approach to landscape design. Firstly,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elastic theory. The research framework of elastic landscape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density city is constructed,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eps: problem analysis, design strategy and design approach. It can be used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and study the major problems in high-density cities. The problem analysis studies the factors that stimulate urban elasticity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slow variables and fast variabl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of urban elasticity in high-density environment. Slow variable stimulation is a weak and cumulative stimulus imposed by external forces on the city. The slow variable stimulation may lead to the decrease of urban elasticity threshold. Causes urban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traffic,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so on. It is a sudden "acute disease" in a city, such as natural disaster, epidemic situation, terrorist attack, war. In view of the causes of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in public space under high density, the coping strategies of slow variable stimulation are put forward in the light of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argumentation of the theories of architecture and other disciplin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atural habitat system and the artificial behavior system,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elastic design of the natural habitat system should be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landscape ecology.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GIS platform to construct the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but in the artificial behavior system, we should focus on reducing the perceptual density of space and developing the TOD model to alleviate the urban traffic pressure. And put appropriate artificial facilities in the green space system. In response to the urban sudden "acute disease" problem, the most important priority of the rapid variable stimulus coping strategy is the emergency shelter and escape channel planning and design. Urban agriculture is implanted in the green space system. The design approach is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macro scale and micro scale. The study of macro scale i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planning of all public space in urban area. Research on the degree of public space specific to the individual space of the specific design recommendations. On a macro scale. First of all, we should construct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of the city, and on this basis, the function of green space should be planned. The special planning includes the planning to deal with the urban climate probl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agricultural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aster prevention green. These special plans are aimed at the specific urban problems of high-density cities. There are two aspects in the design approach on the micro scale. One is to strengthen the vertical construction of space and the design of functional diversity, and the other is to reduce people's perceptual density by dealing with spatial details.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4.1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强;从城市演化过程看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意义[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郭江泳;以人为本 塑造高质量的现代化城市公共空间[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石永良,张智民;城市公共空间的维系[J];时代建筑;2001年03期

4 赵蔚;城市公共空间的分层规划控制[J];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05期

5 程世丹;构造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J];华中建筑;2003年01期

6 周进,黄建中;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建筑师;2003年03期

7 严龙华;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的创造——福州榕城广场[J];建筑学报;2004年03期

8 何志明,周铁军;从能量集合的角度初探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9 陈军;北京城市公共空间:解析与重构[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4期

10 马航;十九世纪的美国城市公共空间[J];规划师;200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富花;陈天;;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模式研究[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肖艳阳;;交通机动化影响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杨震;徐苗;;创造和谐的城市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实践价值观[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徐宁;徐小东;;香港城市公共空间解读[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真真;崔超;;城市公共空间的休息设施研究——以座椅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徐宁;;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综述[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设计)[C];2012年

7 马蔷;李瑾茜;;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管理初探[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设计)[C];2012年

8 周有军;黄耀志;刘强;花茜;;论后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的转向[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保奇;;建构地区联系性的城市公共空间——以三里屯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汪洋;;城市化进程中苏中地区小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以江苏省泰兴市为例[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乐渝;城市公共空间与和谐社会[N];经济观察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张军妮;现代城市走向何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郑宏;北京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建构与艺术化设计研究[N];中华建筑报;2012年

4 记者 韩焱;我市不断拓展城市公共空间[N];咸阳日报;2013年

5 记者 耿薇;城市公共空间将被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N];陕西日报;2013年

6 记者 梁新星;陕西立法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管理[N];中国建设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谈燕;城市公共空间 需以人为尺度[N];解放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赵芳;《陕西省城市公共空间管理条例》出台[N];中国建设报;2013年

9 李春朋;规范城市公共空间管理 建设美丽航天新城[N];西安日报;2014年

10 章正;城市公共空间可以释放“潮汐”功能[N];郑州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中德;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李昊;物象与意义—社会转型期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建构(1978-2008)[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耿美云;城市公共空间特色景观衍续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4 周祥;广州城市公共空间形态及其演进研究(1759-1949)[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D];四川大学;2005年

6 李辉;城市公共空间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文;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何建龙;城市向导[D];同济大学;2008年

9 吕小辉;“生活景观”视域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郢娴;从空间到场所[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杨;城市公共空间互动环境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霍s,

本文编号:1456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456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6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