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泄洪低频声波诱发房屋卷帘门振动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30 22:25

  本文关键词: 低频声波 原型观测 模态分析 瞬态分析 出处:《水利学报》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伴随大坝泄洪产生的低频声波(10 Hz以下气压脉动),在一定范围内会诱发房屋门窗振动、造成人体不适等。为了评估泄洪低频声波产生的环境危害,在开展泄洪低频声波原型观测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房屋卷帘门结构系统模型。首先对卷帘门进行模态分析,计算各阶固有频率和振型;接着分别对卷帘门在不同开度及不同边界条件下进行模态分析,模拟开度和边界约束对卷帘门自振特性的影响;然后对系统进行不同约束条件下的瞬态分析,模拟卷帘门的振动响应,并根据模拟结果改进边界条件,从而减小卷帘门的晃动,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最后模拟了房屋结构振动引起的卷帘门振动响应,其振动量级远小于低频声波直接作用造成的振动。
[Abstract]:The low frequency acoustic wave below 10 Hz produced by dam flood discharge will induce the vibration of house windows and doors in a certain range and cause discomfort to human body etc.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nvironmental harm caused by low frequency sound wave of flood discharge. On the basis of the prototype observation of low-frequency acoustic wave for flood discharge, the structural system model of the rolling door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Firstly, the modal analysis of the shutter door is carried out, and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and modes of each order are calculated. Then the modal analysis of the rolling door under different opening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is carried out to simulate the influence of opening and boundary constraints on the natural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utter door. Then the transient analysis of the system under different constraint conditions is carried out to simulate the vibration response of the shutter door and improve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o as to reduce the sloshing of the shutter door. Finally, the vibration response of the rolling door caused by the vibration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is simulated, the magnitude of the vibration is much smaller than the vibration caused by the direct action of the low-frequency acoustic wave.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090501)
【分类号】:TU311.3
【正文快照】: 高坝泄洪诱发结构振动、空蚀破坏、下游冲刷和雾化等工程灾害已被人们熟知和广泛研究[1],而高坝泄洪诱发的低频声波及其对环境的危害在国内基本没人研究。鉴于某些水电站工程原型和模型泄洪时都实测到低频声波,实际工程中在一定区域内低频声波会引起房屋门窗振动,因此,分析研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景藻;次声的产生及生物学效应[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光耀;王浩;;薄钢铺板对平台主梁变形影响的试验研究和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2 常玉珍;吴敏哲;;组合肋壳几何非线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3 王青;徐港;;剪力墙结构弹塑性分析的QR法Ⅱ——计算格式、程序及算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4 王开强;孙飞飞;胡大柱;;多弹簧梁柱单元在空间钢框架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5 王江;周晖;宋雪峰;;变截面工形柱平面内弹塑性极限承载力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6 高轩能;李琨;;变截面门式刚架地震反应研究进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7 肖烨;陈剑毅;易萍华;;自由度匹配技术在框架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8 方开敏;张宜辉;;基于VB.NET连续梁设计计算程序开发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9 阎晓铭;胡守营;王传甲;;深圳某超高层公寓楼结构动力性能研究[J];安徽建筑;2011年04期

10 蒋超;;有限元加筋实体单元求解预应力混凝土梁自振频率方法[J];安徽建筑;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建国;陶钧;曾胜;金涛;;地基平面沉降下的大型石油储罐模态分析[A];第七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1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应迁;石艳;唐克伦;刘明;;外压容器临界载荷特性研究[A];第七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1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青平;白武明;王洪亮;;多重网格在二维泊松方程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李同春;朱寿峰;赵兰浩;胡继刚;;考虑坝体与坝肩动力相互作用的坝肩稳定动接触降强算法[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5 张汉云;张燎军;;基于虚拟裂缝模型的带横缝高拱坝的抗震性能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6 纪军;王安华;任增金;;圆沉箱内隔墙的设置方式[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彬;;基于APDL的大口径反射镜优化设计[A];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周清华;杜留法;杨雄辉;;减摇鳍加强结构CAD/CAE一体化的若干关键技术探讨[A];纪念徐秉汉院士船舶与海洋结构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樊征兵;何欢;陈国平;;不确定结构的模态和动响应分析[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上册[C];2011年

10 何欢;孙东阳;周兰伟;马常亮;;多腔体气囊式回收系统的着陆冲击动力学建模与分析研究[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上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哲;车身概念设计智能CAE关键技术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查云飞;类菱形车转向系统研究与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3 毛海涛;无限深透水地基上土石坝坝基渗流控制计算方法和防渗措施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潘健怡;铝合金型材挤压的数值模拟及模具结构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许兰贵;变壁厚大锥度薄壁铝罐成形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谭林;基于动力指纹的结构损伤识别可靠度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卢兆刚;基于混合FE-SEA方法的汽车薄壁件中频声学特性预测及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王晓鹏;先进三维集成电路(3D-IC)中硅通孔(TSV)和氮化镓(GaN)场效应管中的电—热—力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徐慧峰;基于弹性波的地下管线水平导向钻随钻探测理论与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李小康;基于MPI的频率域航空电磁法有限元二维正演并行计算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婷萍;大厚度电子束焊缝的超声检测及缺陷散射信号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马飞飞;框架结构轻钢加层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权;起重机减速器变位斜齿轮副有限元仿真分析与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夏云清;装载机差速器齿轮的非线性接触与疲劳寿命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志宽;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桩承载力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D];郑州大学;2010年

6 辛栋;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数值预测[D];郑州大学;2010年

7 张彩香;发射筒口分瓣式隔水膜刚度强度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8 苗军伟;注塑成型和模具结构一体化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9 胡志超;箱型钢筋混凝土倒虹吸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10 董泽民;基于VCFEM的颗粒增强高聚物宏细观双尺度模拟[D];郑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秀丽,曾光宇;低频声波定向技术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04期

2 ;综合服务[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1989年07期

3 阎晓艳;曾光宇;;低频声波对人体毁伤机理的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06年01期

4 鹿力成;马力;陈耀明;;浅海海底模型对低频声传播的影响[J];声学技术;2007年05期

5 ;低频声波除灰技术应用[J];能源技术;1996年03期

6 井娥林;曾光宇;;基于可编程模拟器件ispPAC10低频声波声检测电路设计[J];机械管理开发;2007年05期

7 陈浩;余峗;;基于HHT变换的低频声场干涉结构降噪研究[J];声学与电子工程;2013年03期

8 魏浩鹏;蒸汽型CHZ—135系列低频声波清灰除焦助燃系统介绍[J];华东电力;1996年08期

9 ;现代军事点滴[J];兵器知识;1998年12期

10 ;时林-声力克低频声波锅炉除灰技术简介[J];声学学报;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宗伟;孙超;郭国强;;浅海低频声信道的有限元模型分析[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周士弘;田玲爱;;粗糙海洋界面散射对低频声传播的影响分析[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黄迪;陈伏虎;;一种模拟双耳低频声源定向的技术[A];2009年中国东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克安;尹雪飞;;低频声有源吸收理论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199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99]论文集[C];1999年

5 朱晓天;朱哲民;;不同散射墙体对低频声场影响的研究[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建军;基于水间隙放电的低频声源设计理论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蒋冰莉;MOEMS声传感技术及低频声传播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紫峗;小型房间内的低频声重放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2 鄂治群;低频声管测试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77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477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c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