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考虑膨胀效应UH模型的有限元实现

发布时间:2018-02-01 02:41

  本文关键词: 膨润土 吸力 膨胀 有限元分析 高放废物处置库 出处:《岩土力学》2015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高庙子膨润土已被确定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的首选缓冲/回填材料,进行其力学特性及应用模拟研究对合理设计处置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虑膨胀效应的UH模型是在超固结非饱和土本构模型(非饱和土UH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因引入了土体团粒的吸水膨胀作用,使其适用于非饱和膨润土。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的二次开发平台,利用Fortran语言编制模型的UMAT(user-difined material)材料子程序,进行了考虑膨胀效应UH模型的有限元实现。然后针对高放废物处置概念模型,利用编制的模型子程序对高放废物处置系统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并对渗流场和应力场的演化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究。模拟结果显示处置系统中膨润土的内应力增加,土体的稳定性较好,说明选择高庙子膨润土作为缓冲/回填材料的合理性,也同时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a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high - level radioactive waste by using Fortran language programming model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nal stress of bentonite in the treatment system is increased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soil is better . The rationality of selecting the high - temple bentonite as buffer / backfill material is also proved .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17900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No.2014CB047001)
【分类号】:TU43
【正文快照】: 1引言高放废物的特点为放射性水平高,发热量大,对社会的危害极大。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可在距地表500~1 000 m的合适地质体中建造处置库[1],通过设置人工屏障和天然屏障使其与人类的生活环境隔绝。缓冲/回填材料是处置库中的重要的工程屏障,它环绕废物罐,具有合适的热力学及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罗汀;高明;;应力路径对超固结土峰值强度特性的影响分析[J];工业建筑;2014年04期

2 杨丽平;方涛;曾祥东;;高庙子膨润土作为缓冲/回填材料的研究进展[J];矿产综合利用;2008年01期

3 罗汀;秦振华;姚仰平;冯兴;;UH模型切线刚度矩阵对称化及其应用[J];力学学报;2011年06期

4 Federic Collin;;Numerical thermo-hydro-mechanical modeling of compacted bentonite in China-mock-up test for deep geological disposal[J];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2年02期

5 姚仰平;张丙印;朱俊高;;土的基本特性、本构关系及数值模拟研究综述[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月妙;王驹;蔡美峰;柯丹;;高放废物处置库近场热-水-力耦合长期稳定性分析[A];第二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仰平;胡贺祥;侯伟;;统一硬化模型在FLAC3D中的开发及实现[J];工业建筑;2011年09期

2 穆保岗;龚丛强;龚维明;赵学亮;;大型沉井建造过程对沉井前期变位影响的数值分析[J];公路;2014年02期

3 杨祁;肖勇杰;陈福全;刘建鹏;;高频振动沉桩全过程数值模拟的方法与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4 郝爱玲;查甫生;林志月;崔可锐;;深开挖卸载条件下坑底群桩受力特性的有限元分析[J];工业建筑;2014年04期

5 王力;王世梅;向玲;;库水下降联合降雨作用下树坪滑坡流固耦合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年06期

6 杨晓美;杨晓斌;;软土区不平衡堆载下桩基负摩阻力的数值模拟研究[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4年03期

7 张吉兆;韩娜娜;;应力迁移法及其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工业建筑;2014年07期

8 柳厚祥;郑智雄;胡勇军;赵明纲;;层状岩体不同倾角对高地应力隧道稳定性影响分析[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4年02期

9 王岚声;;开挖深度对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14年07期

10 杨才;丰土根;杨景森;;高填路堤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国平;刘晓东;杨婷;;高庙子膨润土三轴剪切力学性能研究[A];第二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曹胜飞;乔兰;刘月妙;王驹;谢敬礼;马利科;姜银华;;高庙子膨润土热-水-力耦合性能试验研究[A];第三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余波;丰土根;熊中华;;接触面特性对双排桩支护性状的影响分析[A];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曹胜飞;陈亮;刘月妙;谢敬礼;马利科;李亚伟;赵星光;;膨润土参数对缓冲材料热-水-力耦合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5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罗汀;张盼盼;刘月妙;姚仰平;;超固结非饱和土UH模型的有限元实现[A];第5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 张礼仁;张友良;谭飞;刘登学;;隧道不同级别围岩监测与数值模拟分析[A];第十三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杨滕;张娴;韩波;;基于ABAQUS动荷载作用下路基沉降数值模拟分析[A];2013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祖威;;基于厂区三维渗流分析的压力管道钢衬优化设计[A];水电站压力管道——第八届全国水电站压力管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9 李兴洋;王强;陈强强;袁海洋;;基于ABAQUS单桩静载荷试验数值模拟[A];2012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邵朋龙;钱德玲;徐良义;洪路加;商桐林;董岩;;布筋方式对加筋土抗剪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柯;颗粒材料离散元—有限元多尺度耦合分析的连接尺度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胡冉;非饱和土水力全耦合模型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徐伟芳;计及靶体宏细观结构影响的低速侵彻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肖成安;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常虹;采动区地基与水闸结构相互作用机理及加固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6 曹周阳;秦巴山区变质软岩路堤填料路用性能及振动压实工艺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7 杨斌;橡胶水封的变形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8 张清珠;仿生几何结构表面土壤镇压辊[D];吉林大学;2014年

9 朱晓林;地下换热器热形变及其失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马殿光;内河航道土质岸坡生态治理技术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悦琪;砂土本构关系与LS-DYNA二次开发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石文博;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时效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郭林;连续冲击载荷作用下捣固煤饼的动力压实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薛凤霞;大断面隧道施工的力学行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5 刘琦;不同应力路径吹填软土结构性力学特性研究[D];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2年

6 贾灵艳;混合型缓冲回填材料压缩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7 吴际渊;地基塌陷对城市地埋管线影响的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彬;温度对Na-,,Cs-蒙脱石层间结构影响的分子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9 郭冲;土石坝心墙填土恒压吸湿变形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10 曹强;基于施工沉降观测值预测深层回填土地基最终沉降[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栾茂田;许成顺;何杨;郭莹;张振东;;复杂应力条件下饱和松砂单调与循环剪切特性的比较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1期

2 谢彤芳,沈珍瑶;低渗透性多孔介质渗透性能测定评述[J];地下水;1997年03期

3 沈珍瑶,李国鼎;高压实膨润土脱湿─吸湿过程研究[J];地下水;1998年01期

4 高红梅,梁冰,兰永伟;核废料地下处置过程中相关动力学问题及控制措施[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4年02期

5 王芳;曹培;严丽雪;顾春媛;;不同应力路径下膨胀土强度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6 章根德,韦昌富;循环载荷下砂质土的本构模型[J];固体力学学报;1998年04期

7 温志坚,刘月妙;缓冲/回填材料——膨润土研究国际进展[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5年03期

8 温志坚;神德敬;;高庙子钠基膨润土静力学性能初析[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5年04期

9 王乃东;姚仰平;;粒状材料颗粒破碎的力学特性描述[J];工业建筑;2008年08期

10 罗汀;秦振华;姚仰平;万征;;复杂加载下统一硬化模型的有限元应用[J];工业建筑;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文雄;;亚塑性理论框架中粗粒土的本构模拟[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喻葭临;土中剪切带扩展机理研究和扩展过程模拟[D];清华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郁陈;非饱和高庙子膨润土的体变特征及其微观机理[D];同济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国庆;2000—2040年我国高放废物深部地质处置研究初探[J];铀矿地质;2002年03期

2 郝金龙;与高放废物处置问题有关的结晶岩的隔离性能[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4年02期

3 任广元;刘晓东;陈泉水;陈庆春;;用于高放废物处置缓冲材料导热性实验设备的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年10期

4 徐国庆;;对我国高放废物处置研发工作的几点建议[J];世界核地质科学;2012年04期

5 罗上庚;;高放废物处置安全研究[J];科技导报;1992年12期

6 刘林清,余运祥;高放废物处置场断裂带稳定性遥感图象解译[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7 罗太安,刘晓东;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缓冲/回填材料研究进展[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宗自华;王驹;苏锐;;甘肃北山预选区旧井地段断裂的分形特征——中国高放废物处置的潜在场址[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6年02期

9 李学礼,史维浚;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工程中的地质工作[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10 刘晓东,罗太安,邢占文,刘卫卫,甄啸;江西广丰李家膨润土压实性能研究——高放废物处置缓冲/回填材料压实性能初探[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月妙;徐国庆;陈璋如;刘淑芬;;膨润土在高放废物处置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十年进展[C];2004年

2 刘月妙;王驹;蔡美峰;谭国焕;;高放废物处置北山预选区深部岩石物理力学性能及长期性能研究[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徐国庆;;关于我国高放废物深部地质处置研究的初步设想(2000—2040)[A];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十年进展[C];2004年

4 罗兴章;闵茂中;张光辉;李贤国;杨哲;翟利英;朱德龄;;某花岗岩体接触带某些元素和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行为:高放废物安全处置的天然类比(英文)[A];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十年进展[C];2004年

5 杨仲田;于良忠;孙庆红;范智文;;高放废物处置安全评价模式开发和验证平台建设的初步设想[A];第二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琼;王亮;王博;张春明;刘福东;;福岛核事故后高放废物的特点及处理对策[A];第十三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7 潘自强;;序[A];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十年进展[C];2004年

8 ;前言[A];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十年进展[C];2004年

9 刘月妙;王驹;蔡美峰;王树仁;柯丹;;热-力耦合条件下高放废物处置室间距研究[A];岩土工程数值方法与高性能计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徐国庆;;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有关的活动构造的时限问题[A];第三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立亭 江光亮 本报记者  李R

本文编号:1480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480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1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