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弹性波理论的土石混填地基压实质量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7 00:10

  本文关键词: 土石混合料 压实质量 剪切波速 瑞雷面波 无损检测 出处:《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准确、高效地评价土石混填地基的压实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弹性波理论的压实质量评价新方法。通过理论与试验分析,建立了土石混合料的剪切波速模型,实现了由土石混合料宏观剪切波速推定出其中石料间细粒土的压实度,并以此来表征混合料整体压实质量。通过室内大型振动压实试验,得到在不同含石量与含水率时,混合料中细粒土所能达到的最大干密度(或压实度),以此作为土石混合料表征压实度评价的参考标准。研究了土石混合料剪切波速与瑞雷面波波速的关系,使得利用现场瞬态面波测试所得到的频散曲线来反演计算剪切波速成为可能。最后通过对某机场跑道填筑工程土石混填地基压实质量的评价,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compaction quality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a new method of compaction qua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elastic wave theory is proposed. Through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the shear wave velocity model of earth-rock mixture is established. The compaction degree of fine grained soil is deduced from the macroscopic shear wave velocity of earth-rock mixture, which i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compaction quality of the mixture as a whole. Through the large-scale vibration compaction test in laborat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action degree of the fine grained soil is different with different rock content and moisture content. The maximum dry density (or compaction degree) of fine grained soil in the mixture is used as the reference standard for evaluating the compaction degree of earth-rock mix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ear wave velocity and Rayleigh surface wave velocity of earth-rock mixture is studied. It is possible to inverse the shear wave velocity by using the frequency dispersion curve obtained from the field transient surface wave test. Finall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is verified by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mpaction quality of the soil-rock mixed fill foundation of an airport runway filling project.
【作者单位】: 中国民航大学机场学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879021) 中国民航局科研基金项目(MHRD07Z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项目(ZXH2009D019)
【分类号】:TU47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刚,赵明阶,黄卫东,吴国雄;土石路堤模型试验及压实度的波动测试[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张献民;庄旭瑞;张宇辉;邱鹏炼;;含水量对土石混合介质剪切波传播速度的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12期

3 王 龙,马松林,徐德兴,孙爱民;土石混合料的结构分类[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4 刘志丰,黄茂松;瑞利波法试验研究和理论综述[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崔建文,廖振鹏,黄振平;反演工程场地剪切波速剖面的简化剥层法[J];土木工程学报;1994年03期

6 张献民,王建华;公路工程瞬态激振无损检测技术[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10期

7 徐文杰;胡瑞林;岳中琦;谭儒蛟;;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及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8 董云,柴贺军,杨慧丽;土石混填路基原位直剪与室内大型直剪试验比较[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9 张宇辉;张献民;程国勇;;土石混合介质中石料间隙土压实度剪切波速评价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10 马松林,王龙,王哲人;土石混合料室内振动压实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燕国;土结构性的剪切波速表征及对动力特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志乐;刘保县;梁宁慧;李月;王道良;;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土石体粗料分形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2 王维早;许强;;昔格达土路基填料压实度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刘长发;赵明阶;汪魁;;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波动计算模型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李霞;朱根桥;;波动检测技术在大粒径填石路基压实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陈宇亮;徐远明;王新武;;基于动弹性模量的土石混填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技术[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1年01期

6 毛灵涛;毕玉洁;左建民;郝丽娜;王欢;;基于CT图像分析建立岩土材料数值模型的方法研究[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0年04期

7 周明松;尚纪歌;徐宇翔;;路基土石混合填筑施工工艺[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8期

8 于林平,李胜德,高潮,刘秀民,韩秋;含超粒径非均质混合土最大干密度的计算方法[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崔建文;一种改进的全局优化算法及其在面波频散曲线反演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3期

10 肖泽林;;常张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路基压实特性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文杰;岳中琦;胡瑞林;;基于数字图像的土、岩和混凝土内部结构定量分析和力学数值计算的研究进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2 廖秋林;李晓;朱万成;;基于数码图像土石混合体结构建模及其力学结构效应的数值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薛雷;李维朝;孙强;王媛媛;冶小平;黄鑫;;基于数字图像像素单元建立准三维FLAC~(3D)模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4 顾冲时;吴海真;苏怀智;;降雨作用下库岸土石混合堆积体稳定性研究[A];全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信息网2008年度技术信息交流会暨全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应用和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徐文杰;王玉杰;陈祖煜;胡瑞林;;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土石混合体边坡稳定性分析[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6 梁向前;王园;孙进忠;王新娟;;碎石土振动压实特性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罗宏;赵明华;曹文贵;胡天浩;;基于静载试验的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检测新方法[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实例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徐文杰;张海洋;于玉贞;;基于离散元的土石混合体大型直剪数值试验研究[A];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C];2012年

9 F.S.Ma;R.L.Hu;J.H.Xiong;Q.H.Deng;;Research Progress and Trend of Geotechn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Large-Scale Reclamation Proiects[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4年

10 苑伟娜;李晓;赫建明;李守定;成国文;李腾飞;;土石混合体变形破坏结构效应的CT试验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华锋;库水变幅带水—岩作用机理和作用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朱崇辉;筑坝土料的水利工程性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徐望国;加筋强风化软岩粗粒土路堤填料工程性质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韩超;强震作用下圆形隧道响应及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智超;高填方路堤流变沉降本构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6 靳建明;土密实度瞬态振动测试的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金昌宁;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沙丘分布区公路修筑及沙害防治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周志军;土石混填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9 秦尚林;巨粒土高路堤压实控制与力学性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10 卿三惠;红层软岩地区高速铁路软基路堤沉降控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高才;不同水环境下土石混填路基力学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云敏 ,姬美秀,黄博;Effect of Cyclic Loading Frequency on Undrained Behaviors of Undisturbed Marine Clay[J];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04年04期

2 韦刚,赵明阶,黄卫东,吴国雄;土石路堤模型试验及压实度的波动测试[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顾汉明,宋先海,刘江平,张学强;用瞬态瑞雷波反演横波速度评价高速公路压碾效果[J];地质科技情报;2001年02期

4 柯瀚,陈云敏;改进的判别砂土液化势的剪切波速法[J];地震学报;2000年06期

5 徐文杰;胡瑞林;;虎跳峡龙蟠右岸土石混合体粒度分形特征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4期

6 朱裕林;;瑞利波勘探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1991年01期

7 李哲生;瞬态多道瑞利波勘探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1996年03期

8 余景顺,王春发,尚岳全;路基土石混合料原位剪切试验研究[J];公路;2003年06期

9 何兆益,吴国雄,朱洪洲;山区高填方土石混填路堤压实质量控制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3期

10 何兆益 ,周虎鑫 ,张弛;山区机场高填方土石混填强夯参数的现场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颖平;循环荷载作用下结构性软粘土特性的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维能;关于应用数理统计法评价土石坝压实质量的探讨[J];水利水电技术;1979年09期

2 吉保坤;浅析影响道路压实质量的机械因素[J];公路;1996年07期

3 徐光辉,王哲人;道路压实质量过程监测与控制系统的研究[J];建筑机械;2001年06期

4 杨人凤,张永新;压实质量的动态控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3年03期

5 李晓凯;黄福义;苑竹昌;;察尔森水库土石坝坝体压实质量快速检测方法[J];东北水利水电;1990年10期

6 唐柳,唐前松;影响高速公路路基压实质量的因素[J];公路与汽运;2004年05期

7 顾淦臣;土石坝的裂缝和压实质量[J];岩土工程学报;1982年04期

8 廖舜亭;;关于高速公路路基填筑中压实质量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2期

9 于旭光;;浅谈如何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质量[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8期

10 武英杰;;关于粉煤灰填料的力学特性及压实质量的检测技术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于智敏;;关于提高公路压实质量的分析与探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子龙;碾压过程实时监测下堆石坝料压实质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D];天津大学;2013年

2 林达;碾压混凝土坝施工压实质量预测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巩树涛;高等级公路路基压实质量实时监控系统的研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14年

4 王爱国;基于碾压机做功的堆石坝压实质量实时监测与快速评估方法及应用[D];天津大学;2014年

5 杨博;应用DCP快速检测土基压实质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娟;土石混合料压实质量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7 王敬;土石混填路基压实质量快速评定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窦鹏;高铁路基连续压实质量检测指标相关性校检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40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540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1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