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土工合成纤维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7 07:39

  本文关键词: 土工合成纤维土 动力特性 配合比 动强度 试验 出处:《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围压、纤维长度、纤维细度和配合比等因素对聚丙烯纤维加固粉砂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及动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纤维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呈应变硬化型,近似双曲线;围压对纤维土动应力-应变关系和动强度的影响较大,纤维土的动弹性模量和动强度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振动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纤维越细,动强度越大,抵抗变形的能力越强;纤维的掺入对土体动摩擦角的影响不大,主要提高了土的动黏聚力。
[Abstract]:Through dynamic triaxial test, the confining pressure and fiber length are studied. The effect of fiber fineness and blending ratio on the dynamic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and dynamic strength of silt reinforced with polypropylene fiber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of fibrous soil is strain-hardening and approximately hyperbolic. The influence of confining pressure on the dynamic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and dynamic strength of fibrous soil is greater. The dynamic elastic modulus and dynamic strength of fibrous soil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fining pressure, and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vibration times, and the finer the fiber, the greater the dynamic strength. The stronger the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is, the less the influence of fiber on the dynamic friction angle of soil is, and the more the dynamic cohesion of soil is.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3CX06071A)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20131175)
【分类号】:TU53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黄生文;;纤维土——一种新的加固材料[J];国外公路;1990年03期

2 张小江,周克骥,周景星;纤维加筋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98年03期

3 介玉新,李广信,陈轮;纤维加筋土和素土边坡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98年04期

4 唐朝生;施斌;蔡奕;高玮;陈峰军;;聚丙烯纤维加固软土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09期

5 王伟;王中华;曾媛;普群;;聚丙烯纤维复合土抗裂补强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茜;柴寿喜;李敏;魏丽;;潮湿环境中稻草的防腐效果及极限拉伸性能[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1期

2 赵宁雨;荆林立;;纤维加筋红黏土强度特性影响因素的试验[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9期

3 张树光,张向东,石东;纤维加筋土边坡的计算机模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4 唐朝生;施斌;高玮;;聚丙烯纤维和水泥对粘性土强度的影响及机理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1期

5 唐朝生;施斌;顾凯;;纤维加筋土中筋/土界面相互作用的微观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4期

6 吴继玲;武升平;郑方万;;干湿循环对纤维膨胀土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11年09期

7 黄秋峰;黄圣瑞;;山区道路灾害防治技术初探[J];硅谷;2010年03期

8 曹雅娴;申向东;胡文利;;聚丙烯纤维加固水泥土的三轴试验研究[J];公路;2011年05期

9 程火焰,周亦唐,钟国强;加筋土挡土墙地震动力特性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9期

10 李寻昌,门玉明,王娟娟;锚杆抗滑桩体系的群桩、群锚效应研究现状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S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飞;模型试验中地基材料粒径与基础尺寸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贾亮;加筋挡土墙的地震作用及动力稳定性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3 赵岗飞;网格状带齿加筋体强度、筋—土界面特性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周淮;静载下H-V加筋土挡墙的作用机理及稳定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温永钦;浮石粉水泥复合土的固化机理及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6 魏红卫;加筋高陡路堤稳定性及其涵管受力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姚裕春;边坡开挖工程活动对环境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喻泽红;加筋路堤变形特性和剪切屈服区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9 宋维峰;林木根系与均质土间相互物理作用机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10 富海鹰;地铁隧道非降水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俊才,赵泽三,高国瑞;水泥土的微结构特征及分析[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张小江,周克骥,周景星;单轴静动拉压试验仪的研制和纤维加筋土断裂特性试验[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7年04期

3 曹晓娟,孙明智,孟宪勇;改良土静强度试验及结果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4年01期

4 张义贵,丁如珍,缪林昌;淤泥类水泥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11期

5 杨果林;现代加筋土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J];力学与实践;2002年01期

6 李广信,陈轮,蔡飞;加筋土体应力变形计算的新途径[J];岩土工程学报;1994年03期

7 沈珠江;软土工程特性和软土地基设计[J];岩土工程学报;1998年01期

8 介玉新,李广信,陈轮;纤维加筋土和素土边坡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98年04期

9 黄新,胡同安;水泥-废石膏加固软土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98年05期

10 王梅,白晓红,梁仁旺,陈平安;生石灰与粉煤灰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微观分析[J];岩土力学;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明华;曾广冼;彭文祥;蒋冲;;填石料的动力特性及其弹塑性有限元分析[J];矿冶工程;2007年01期

2 李桂青;霍凯成;欧四媛;;框架轻板建筑的动力特性[J];建筑技术;1978年Z3期

3 李彦硕;水电站厂房楼板动力特性的研究[J];大连工学院学报;1982年02期

4 马震岳,董毓新;水电机组可倾瓦导轴承动力特性系数[J];动力工程;1990年06期

5 严根华;阎诗武;;水工弧形闸门动力特性的实验模态分析[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0年03期

6 路振刚,董毓新;分布裂缝对坝后压力管道动力特性的影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7 张文林;浅谈准高速列车作用下桥梁的动力特性[J];哈铁科技通讯;1995年03期

8 李桂华,许士斌,吴晓媛,时战,,白水源;大型桥梁动力特性检测方法[J];应用力学学报;1996年01期

9 孙晓燕,孙保沭,黄承逵;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超载后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5年01期

10 葛继平;王志强;王红伟;;振动台试验过程中基于加速度响应的动力特性识别[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德介;周先雁;朱之基;;一种桥梁结构动力特性修改逆问题求解方法[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2 施养杭;;料石结构房屋动力特性的分析和研究[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3 安东亚;李承铭;;地震中结构损伤后动力特性分析方法研究[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考重;王莉;李安起;王巍巍;;底部两层框架砖房动力特性实测[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5 高铭霖;夏樟华;宗周红;;五跨钢筋混凝土连拱桥的动力特性[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6 王莉;赵考重;张建阳;;动力特性测试在建筑物检测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7 朱怀亮;梁思辉;罗仁安;;多重连接加固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检测与识别[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8 陈兴冲;朱东生;贾军政;马国刚;刘涛;;雁盐黄河大桥动力特性及抗震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9 张国莲;魏德敏;;太原理工大学科学楼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8年

10 潘维霖;;浅析基于动力特性和神经网络的桥梁结构损伤检测[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谭学余;“散体动力学”的奠基之作[N];中国矿业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长军;大跨索桁桥初步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涂静;基于特征系统实现算法的桥梁结构动力特性识别[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游云川;大跨度斜拉桥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王爱国;大跨度斜拉桥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律文田;静动荷载作用下铁路桥梁桩基的动力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刘旭;影响大跨度斜拉桥动力特性的因素[D];长安大学;2014年

6 王剑利;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动力特性分析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赵毅;基于动力特性可靠性约束的三维随机结构优化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李文治;重庆涪陵乌江特大桥施工阶段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9 肖金针;多跨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10 李少一;考虑横向刚度退化的在役宽桥动力特性及其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41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541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4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