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人才创新资源的聚集
本文选题:创新型城市 切入点:创新人才 出处:《科学管理研究》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阐述了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人才创新的重要性,创新人才提供城市创新驱动基础、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营造城市创新文化环境。以美国波士顿、匹兹堡和我国深圳、杭州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案例分析创新人才的作用,提出了:政府提供人才创新的政策支持和保障,高校承担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输出,企业最终通过创新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共同构成人才创新的完整通道,实现人才创新资源的有效聚集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人才创新资源的聚集模式。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talent innov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cities, which provides the driving basis of urban innovation, promotes the ability of urba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builds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urban innov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novative city in Hangzhou is a case study of the role of innovative talents.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policy support and guarantee for talent innovation,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undertake the cultivation and output of innovative talents. Finally, the enterprise promotes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through the innovation talented person, constructs the talented person innovation the complete channel together, realizes the talented person innovation resources effective aggregation in the innovation city construction talented person innovation resources aggregation pattern.
【作者单位】: 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科技统计研究课题(KJTJ-2010-40) 天津市高校社科专项项目(20092114)
【分类号】:F273.1;C9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项民;;创新人才研究的理论综述与展望(下篇)[J];中国人才;2010年13期
2 杨小迪;华颖;;全球化对创新型城市发展的要求与挑战——以美国传统工业城市匹兹堡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12期
3 简兆权;刘荣;;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深圳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1期
4 夏天;;创新驱动过程的阶段特征及其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02期
5 吕富彪;;国外企业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开发模式及经验借鉴[J];科学管理研究;2010年03期
6 舒志彪;王裕雄;詹正茂;;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03期
7 张玉利;于好;;创新型城市理论研究探索[J];商业时代;2009年05期
8 季小立;龚传洲;;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的人才集聚机制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茜;张体勤;;基于城市环境的人才集聚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秀武;胡日东;;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力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财经研究;2008年04期
2 王高升;王欣;;从投资、创新驱动产业过度竞争角度看发展中国家竞争力[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曹永峰;;长三角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8年11期
4 刘本盛;;关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管理世界;2007年08期
5 李习保;;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变迁的实证分析:基于创新系统的观点[J];管理世界;2007年12期
6 谢科范;张诗雨;刘骅;;重点城市创新能力比较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1期
7 钟坚;;关于深圳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几点思考[J];管理世界;2009年03期
8 中国工程院"创新人才"项目组;;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9 张秋月;佘元冠;;关于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魏江;刘怡;胡胜蓉;邬爱其;郑刚;;杭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策研究[J];杭州科技;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明;;社会主义下高校德育之我见[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1期
2 王晓蕾;;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程玲;;浅谈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刘明辉;;试论高校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探索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刘薇;;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问题与策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柳敏和;鲍远明;张玉文;张怀兵;;人文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张瑞强;杨贵明;贾金才;杜磊;冯晨静;;强化学生组织在素质教育中的载体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01期
8 李忠艳;黄春丽;赵岩峰;;浅谈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1期
9 李学斌;;高校开设定向运动与野外生存课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1期
10 李成;薛全会;张亚莉;;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柯晶琳;陈阳;;中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分析[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诺;;探求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和声》公共课教学的新模式[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刘冬云;;高校音乐专业键盘和声技术训练之我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肖文涛;林辉;;绩效评估:当代政府管理创新的实践工具[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吕玮;;公共服务原则浅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礼祥;;特区服务型政府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义平;潘海波;方昕;陈建中;;大学化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探索[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刘松艳;王宝珍;王志才;张雷;;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周鸣鸣;任毅华;张睿娟;;《化学美育》课程学生作业资源开发的创新与实践[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刘建敏;孙理;;关于加强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项健 邹一娇 本报记者 靳晓燕;博士是“读”出来的吗?[N];光明日报;2011年
2 记者 刘志强 通讯员 申俊辉;贵州:“十一五”科研机构经营性收入逾9亿元[N];科技日报;2011年
3 惠铭生;我们申请“公屋”多久才能“上楼”[N];济南日报;2011年
4 本报评论员;坚持人才优先发展[N];重庆日报;2011年
5 记者 刘晓峰;“十二五”将基本实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N];经济日报;2011年
6 本报评论员;在新的历史时期再建奇功[N];科技日报;2011年
7 首席记者 杨素英;太原发布首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8 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尹文辉 吴泰伟;给食品安全装上“电子眼”[N];湖南日报;2011年
9 张遇鸣 周少诚;重庆北碚区政协搭建专题协商平台[N];人民政协报;2011年
10 记者 刘志强 通讯员 申俊辉;贵州:“十一五”科研机构经营性收入逾9亿元[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凌云;德国与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仇永民;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文社会维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元凤;创新型城市的综合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王永莲;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姜永铭;跨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饶敏;高校高绩效工作系统及其对研究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7 陈文娇;我国大学组织趋同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曲波;创新型大学建设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马艳秋;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赵映川;我国高等学校教师津贴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圣;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方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雪;创意产业与北京时装业发展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3 于启红;论地质教育的社会功能[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王齐梅;我国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产品的路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付卓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江小红;高校校园危机的教育干预体系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7 曾元源;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探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8 骆科建;当前贵州省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9 杨洋;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10 刘春阳;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成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67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567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