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钢渣-硅灰复合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13 23:12

  本文选题:钢渣 切入点:硅灰 出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提高钢渣作为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利用率,该文探索了在钢渣中掺入少量硅灰对钢渣性能的改善效果。将钢渣-硅灰复合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氯离子渗透性与纯水泥混凝土、钢渣混凝土和矿渣(GGBS)混凝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水胶比(水与胶凝材料质量比)的情况下,复合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于钢渣混凝土,但低于矿渣混凝土和纯水泥混凝土;复合矿物掺合料混凝土能够获得理想的渗透性,但复合矿物掺合料对降低混凝土渗透性的能力不及矿渣。在低水胶比的情况下,硅灰的质量分数较低时(4%或7%),复合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接近矿渣混凝土;硅灰的质量分数较高时(15%),复合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超过矿渣混凝土。硅灰对钢渣性能的改善效果在混凝土的长龄期时更加明显。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steel slag as mineral admixture in concret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ffect of incorporation of a small amount of silica fume on properties of steel slag in steel slag. The slag and silica fume compound mineral admixture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chloride permeability and pure cement concrete, steel slag and slag concrete (GGBS) compared with concre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high water cement ratio (mass ratio of water and cement materials)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 mineral admixture of concret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steel slag concrete, but lower than the pure slag concrete and cement concrete; composite mineral admixture of concrete permeability can obtain ideal, but complex mineral admixtures on concrete permeability reducing ability than slag. In low water binder ratio, the mass fraction of silica fume is low (4% or 7%),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mposite mineral admixture of concrete is close to mine When the mass fraction of silica fume is high (15%),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mposite mineral admixtur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slag concrete. The effect of silica fume on the performance of steel slag is more obvious in the long age of concrete.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277)
【分类号】:TU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侯贵华;李伟峰;王京刚;;转炉钢渣中物相易磨性及胶凝性的差异[J];硅酸盐学报;2009年10期

2 王强;杨建伟;张波;;机械磨细对钢渣中粗颗粒的胶凝性能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干磊;王海风;张春霞;郦秀萍;齐渊洪;;高炉渣和转炉渣粉磨能耗和微粉特性研究[J];钢铁;2011年09期

2 张朝晖;焦志远;巨建涛;鲁慧慧;;转炉钢渣的物理化学和矿物特性分析[J];钢铁;2011年12期

3 曹伟达;杨全兵;;钢渣 熟石灰碳化砖的特性[J];硅酸盐学报;2013年10期

4 王亚军;李俊国;郑娜;;AOD不锈钢渣矿相组成及其显微形貌[J];钢铁钒钛;2013年04期

5 张玉柱;鲍继伟;龙跃;邢宏伟;;CaO对气淬钢渣中C_2S等温析晶动力学影响规律[J];钢铁;2013年11期

6 王功勋;谭琳;王佳骅;曹聪;;不同水胶比下钢渣粉与陶瓷抛光砖粉对水泥水化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14年02期

7 卢普光;刘莎;艾红梅;;固体废弃物用于水泥熟料生产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4年01期

8 李兵;杨仕教;王洪武;蒋志明;;某冶炼厂炼铅炉渣制备胶凝材料的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4年03期

9 张劲;陆文雄;王雪;张炎;马娇丽;张青;;钢渣的利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4年02期

10 滕彦国;郑艳红;郑晓霞;周磊;;攀枝花钢铁冶炼废渣中重金属钒的浸出释放特征[J];地球科学进展;2012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来君;连芳;张作顺;张光明;;钢渣处理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七章)[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强;钢渣的胶凝性能及在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硬化过程中的作用[D];清华大学;2010年

2 张同生;水泥熟料与辅助性胶凝材料的优化匹配[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谢君;钢渣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宁东峰;钢渣硅钙肥高效利用与重金属风险性评估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5 张静文;铁矿矿山充填采矿用胶结充填料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昊泽;利用钢渣和造纸污泥吸收工业废气制备建材制品[D];济南大学;2011年

2 陈荣凯;钢渣碳酸化反应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博;钢渣中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的测定及其安定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4 郭辉;钢渣重构及其组成、性能的基础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梁晓杰;钢渣和水泥碳化与水化关系研究[D];济南大学;2012年

6 聂丽霞;石灰微观结构对矿化过程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3年

7 鲍继伟;气淬钢渣析晶动力学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3年

8 杨曜;钢渣中FeO_x还原反应热力学、Fe还原回收效果及余渣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夏娜娜;改性钢渣对海水中汞和砷的吸附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马蕊;高致密硫铝酸盐水泥基材料的制备[D];济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家瑛;磨细钢渣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安定性影响研究[J];粉煤灰;2003年05期

2 陆雷,温金保,姚强;钢渣的机械力化学效应研究[J];钢铁钒钛;2005年02期

3 王玉吉,叶贡欣;氧气转炉钢渣主要矿物相及其胶凝性能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81年03期

4 欧阳东,谢宇平,何俊元;转炉钢渣的组成、矿物形貌及胶凝特性[J];硅酸盐学报;1991年06期

5 侯贵华;李伟峰;郭伟;陈景华;罗驹华;王京刚;;转炉钢渣的显微形貌及矿物相[J];硅酸盐学报;2008年04期

6 王强;阎培渝;;大掺量钢渣复合胶凝材料早期水化性能和浆体结构[J];硅酸盐学报;2008年10期

7 侯贵华;李伟峰;王京刚;;转炉钢渣中物相易磨性及胶凝性的差异[J];硅酸盐学报;2009年10期

8 丁庆军,李春,姜从盛,王发洲,胡曙光;利用钢渣制备高耐磨水泥混凝土的研究[J];混凝土;2000年12期

9 阎培渝;;现代混凝土的特点[J];混凝土;2009年01期

10 王博,戴连鹏,周明辉;磨细钢渣高性能混凝土的实验研究[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滢,杨静;复合矿物掺合料颗粒级配对水泥砂浆强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2 聂法智;刘培龄;赵芳;;矿物掺合料对水泥胶砂强度发展规律的影响[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6年02期

3 钟伟荣;贺伟荣;史美伦;庄静华;沈丽华;蔡朝彦;张衡;;混凝土矿物掺合料活性的阻抗谱研究[J];粉煤灰;2006年04期

4 贺行洋;陈益民;马保国;曾三海;苏英;;矿物掺合料细度及掺量对水泥石渗流微结构影响的分析[J];材料导报;2008年05期

5 张磊;;对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的标准规范之所见[J];河南建材;2009年06期

6 贺行洋;刘月亮;苏英;曾三海;孙维;;基于渗流理论的矿物掺合料效应分析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陈剑毅;胡明玉;肖烨;李建平;;复杂环境下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1年03期

8 张海英;马伟;马金龙;;矿物掺合料在配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时的使用价值[J];门窗;2013年07期

9 王凯;马保国;张泓源;;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抗酸雨侵蚀特性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13年03期

10 张云升,孙伟 ,刘斯凤 ,张亚梅;矿物掺合料对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抗钢筋锈蚀性能的影响[J];建筑技术;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医博;梁松;莫海鸿;陈尤雯;;对“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的探讨[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阮炯正;战高峰;;如何增大矿物掺合料掺量的研究[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送审稿)[A];“全国混凝土新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暨2007年年会交流资料[C];2007年

4 徐欣;康立中;于大忠;付杰;;矿物掺合料配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善拔;王旭;余其俊;赵三银;;矿物掺合料生产和应用中的若干问题[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云浩;管宗甫;;矿物掺合料对石膏基建筑材料耐水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胡红梅;程瑶;黄红柳;;废弃石粉作为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探索性研究[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谦;鲁统卫;王锦明;;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在冻结井壁中的应用[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振;孙永军;杨慧;张洪贵;任必穷;;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研究[A];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文梓芸;杨医博;;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对水泥砂浆干缩与开裂影响的研究[A];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广东省水泥技术情报网提供;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对砂浆干缩与开裂影响的研究[N];广东建设报;2002年

2 ;超高性能混凝土合成技术[N];科技日报;2007年

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预拌混凝土[N];中国建材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郑克仁;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疲劳性能的影响及机理[D];东南大学;2005年

2 贾耀东;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碳化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田野;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性能及抗裂机理、微观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田倩;低水胶比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水泥基材料的收缩及机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琴;高性能矿物掺合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庆伟;岩石基矿物掺合料对水泥基胶凝材料性能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3 张丽君;不同矿物掺合料的早期电学行为和水化活性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袁晓露;矿物掺合料与外加剂对水泥净浆、砂浆流变性能及经时损失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5年

5 刘书艳;新拌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定量测定[D];湖南大学;2012年

6 林聪;废弃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收缩与抗裂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7 时圣金;低用水量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8 郑蕾董;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性能及其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邱慧芳;混凝土复合矿物掺合料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李春晖;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碳化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08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608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b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